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剑和他另外的人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剑和他另外的人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篇 命运

恰巧

对于那些用规律难以解释的事情,我们称之为“恰巧”。

李剑出生在山东临沂,当语文老师的母亲常常在他耳边念叨的一句话是:—个人啊,最可悲的就是貌不惊人,语不压众。

李剑自小就是“孩子王”。孩子王,一种有趣的组织现象。你会发现今天那些关于领导力的培训其实都是在培养孩子王。孩子们不知道什么理论,他们自发在一起并且最终诞生一个组织“头目”。头目的特质无外乎两点:一是愿意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分享,二是大家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他坚持自己的意见。就这两点。

李剑认为是母亲给了他最初的商业启蒙。这个现在已经80多岁的老太太至今仍然不断在儿子面前念叨,“李剑啊,给娘找点生意做啊!”她闲不住,退休后就开始倒腾一些买来卖去的小生意,老人家最近的要求,据说是一定要去儿子的火锅店外卖红薯。

1995年,李剑从临沂师范学院毕业,他当时是校学生会主席。那一年,也是大学毕业生工作由国家包分配的最后一年,李剑把去当地挂职当副乡长的机会让给了另外一个同学,他说,“我觉得临沂好小啊。”

他想去美国。想去更大的花花世界。于是,他拿着家里给的5000元坐了三天三夜的汽车来到了北京。将在这个城市的外国语大学参加一个关于托福考试的培训班。

北京好大啊。一条马路,来的车流向前淌,去的车流向后淌。李剑说,他连续三天晚上站在天桥上,觉得这个城市真的美。他住的地方是这个城市著名的地下室,三人合住,除了蟑螂老鼠和床,其他什么都没有。

他不觉得苦。那年春节培训班放了假,李剑恰巧没有回家。他恰巧去了东八里庄附近的一个农贸市场买年货。年货市场上恰巧有个大妈正在卖四川麻辣串。

生意怎么这么好啊?他缠住大妈教他方子。“我突然不想读书了,想挣钱了,这东西估计当时在北京是第一家。我跟那大妈说你在东边开,我去西边开,我还拿了张地图跟她比划。”

最终,900元钱,李剑拿到了方子。很快,北外校园旁边多了一个小摊,小摊一直摆到后半夜,一天能有300块的流水,一个月下来能挣个四五千块的纯利。“还上什么培训班啊”,李剑对自己说。

起早贪黑的小老板生活,他不觉得累,票子不断进来让他觉得人生有了希望。但他的身体觉得累了,有次突然起身李剑竟然昏倒过去。等到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漫天繁星了。仗着年轻,李剑倒不为自己身体担忧,反而觉得自己挺了不起。他说那个场景就像电影里的情节一样。“当一个人被自己感动了,还能不成功吗?人在做天在看啊。”

很快,小摊有了回头客。一位前台小白领说,你能每天给我们公司送点盒饭吗?我们公司有十来个人,八块钱一份。

“能啊!”李剑回答得特别大声。

北京第一家写字楼餐厅

“我当时哪里会做盒饭啊,也就灵感一闪。北外背后不是中央民族大学吗?外面5毛一两的米饭,里面就一毛,我每天去里面倒腾出两三个菜,然后端回小摊上一组装,每天二三十份的盒饭不就成了吗?”李剑说。

正是这每天二三十份的盒饭,触发了李剑的商业嗅觉。于是,他去了中关村,当时的中关村最高的楼还是中科大厦。李剑对一位姓崔的物业管理人员说:“我是学生,我家庭贫困,我有学生证,我自食其力,我来联系送盒饭。”

这年轻人有志气!崔大爷自然让李剑进去了,就这么一来二往,有一天那位大爷突然说,“小伙子我看你也不容易,我楼下有个夹层,你也不用这么一家家联系了,搞个小食堂吧。”

机遇比勤奋重要,有时你不得不承认。1996年,北京的写字楼并不多,更别提相关配套。白领们吃饭困难,物业找来七姑八姨搞个食堂,结果老有投诉不胜其扰,换言之,物业也想甩包袱。而李剑搞的这个食堂,无意中成了北京城第一家由第三方开办的写字楼餐厅。

再也不能小打小闹了,李剑找来北外同住地下室的两位兄弟,外加五六个员工,一通煽动性的远景描述后,开干了。这生意实在太好了。为什么?一份盒饭8块钱,如果办卡,每人每月就是220块钱。通过物业游说,一家公司办了,其他公司也啪啪啪跟着办,一栋楼办下来,往往就是七八十万元,毛利还保持在百分之六七十。

更重要的是,通过物业把关,其他外面送盒饭的不允许进写字楼了,典型的卖方市场。中科大厦初战告捷,李剑一方面完善管理厚道经营,另一方面又开始四面出击寻找新的写字楼。“那时候我每天在外面跑,有的写字楼还在挖大坑,我就已经开始联系物业了,就这样五年下来,中国银行总行、建设银行总行、国贸、嘉里中心,啪啪啪扫下来,一共做了50多栋写字楼的员工餐厅。”

在最顶峰的2001年,这家名为全意达的写字楼员工连锁餐厅,一年的流水将近三个亿。那一年,李剑27岁。

当然,五年的时间并非一直顺风顺水。比如,有员工看着全意达挣钱容易,自己开始出走单干了;又如其他更大的公司盯上这块蛋糕,开始进入了。

梦大了,会胀

管理?这个词显然刺痛了彼时只有27岁的李剑。他稀里糊涂地走上这条路,继而稀里糊涂发财,稀里糊涂做大。他还太年轻,还不足以驾驭一家每年流水过三亿的公司。

更可怕的是,他开始膨胀。创业第二年买了台别克,一年后立马换成宝马,每天拎着百来万的现金打牌、,莺歌燕舞,吃喝玩乐。

“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李剑说,当时自己身边聚集了一帮酒肉朋友,他觉得自己创业之初的那种意志被消磨了。

很快到了2002年,李剑突然感觉到全意达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了,公司里甚至慢慢出现有供应商前来催欠款了。

“全意达失败的内因是管理不善,自己变得膨胀,没了创业初的斗志;而外因则是大环境的改变,2011年‘911事件’后全球经济受到影响,北京写字楼里也不平静,更重要的是,这一年中国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了。”“比如,朝阳的嘉里中心,鼎盛时写字楼里有两三千人,到2011年年底,人少了一半,每天都有搬走的公司。”

矛盾在一夜间爆发。要账的供应商越来越多,有的甚至还动用了黑社会,合作伙伴们相互责怪,兄弟们也散了。而此时,年轻的李剑作出的对策却只有两条,一是躲,二是拖。局面由此变得更加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