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留学生量词偏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个”是现代汉语中地位与作用都较为特殊的一个量词,存在泛化的趋势。留学生,特别是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在使用“个”时很容易犯错误。本文以“个”为例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例子来谈谈留学生量词偏误的类型、原因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个 量词 个化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教学策略
“个”上古即已有之,其最早见于书面语是作量词用的。如《礼记•大学》:“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枝,其心休休焉”。“个”作为一个出现较早的量词,一开始只能用于称竹的数量,现在已发展为在现代汉语600多个量词中与名词搭配率最高的一个量词。
一、量词“个化”
现代汉语个体量词“个”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学者注意到“个”使用泛化的问题。黎锦熙、刘世儒(1959)认为,汉语量词将会完全被消灭,一切量词都将归于“个化”。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提出,几乎所有的个体名词――不管有没有自己的专用量词――都能论“个”。
学者们在对量词“个化”现象进行讨论时,对量词“个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讨论的范围与目标并不一致。周荐之、孙汝建等先生论及的量词“个化”,所指量词为现代汉语中的一切量词,而刘世儒、戴婉莹、司徒允昌等先生指的则是现代汉语量词中的个体量词。另外,对于所谓“个化”,各家所指也不相同。有的认为其他量词趋于消亡,除部分有特殊色彩或表情意味的量词外,皆由“个”来替代,量词“个”形成一统天下之势。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刘世儒、周荐之、戴婉莹、司徒允昌等先生。而孙汝建、何杰等学者谈及的“个化”则是指“个”使用的泛化,“个”与其他量词并存,只是使用的频率较高、范围较广。我们似乎可以对量词“个化”进行这样的界定:现代汉语量词中,具有相当强的“量・名”组合功能的特殊量词“个”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出现泛化现象。
二、偏误类型和原因
正是由于“个”的泛化趋势,留学生,特别是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在使用它时比较容易犯错误。下面我们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一些例子来看看其偏误类型和原因。
(一)冗余
(1)好多个人都写了电视明星等等人物,可她写了我世界上最爱的人有两个,我的外公和外婆。
(2)她是个开朗的一个韩国人
例(1)“好多个人”中“个”可以省略。我们通常说“好多人”,而不说“好多个人”。如果说这样解释的依据是我们的使用惯例,没有什么说服力的话,那我们可以用马尔丁内的“语言经济原则”来解释。马尔丁内认为,语言运转的基本原理是“语言经济原则”,人们的言语活动中存在着从内部促使语言运动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可归结为人们的交际、表达的需要和人们在生理上(体力上)、精神上(智力上)的自然惰性之间的基本冲突。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促使人们采用更多、更新、更复杂、更具有特定作用的语言单位,而人们的惰性则要求尽量使用比较少的、省力的、具有较大普遍性的语言单位。这两方面因素相互冲突的结果使语言处在经常发展的状态之中。马尔丁内认为,语言经济原则能够对语言结构演变的特点和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可以这样说,人们的惰性和交际的需要使人们的话语日益简约,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说“好多人”而不必再加量词“个”。
例(2)中,前面的那个“个”显然是多余的。这个句子前后都使用量词“个”,不仅显得冗余,而且出现语法错误。“她是一个开朗的韩国人”,不仅正确而且不拖泥带水。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上述量词“个”的偏误类型为冗余。
目的语规则泛化是留学生量词习得中犯冗余偏误的一个原因。量词是汉语的特征之一,也是汉语表达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词类。关于量词的使用已积累了一定的规则,留学生在使用量词时会将这些规则过度泛化,不该使用量词时也使用量词或是一个句子前后的量词重复使用,造成冗余现象。
(二)遗漏
(3)大自然中的这小学校,一共有九十八个人的儿童。
(4)当时第一人常跟他接触就是父母。
例(3)中,代词“这”后直接带“小学校”,原则上需要加上量词“个”或者是“所”。例(4)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出生以后最先接触的人是我们的父母。所以“第一人”也需改为“第一个人”。这一类型的偏误比较简单,具体来说,就是该用量词“个”时却没有用,即遗漏。
为什么会造成遗漏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母语负迁移。留学生母语中如果没有量词,那么他在学习汉语时通常也没有量词的概念,造成量词遗漏也是不难解释了。如果学生的母语中有量词,那么会是另一种情况。据相关研究者基于语料库统计,母语有量词结构背景的,如日语学习者,汉语量词习得的水平略高于英语母语者。
(三)误用
(5)她是第一次理解我的苦恼的人。
(6)穷人和富人都拥有一个很珍贵的生命,若因挨饿失去这一生命,那这下世界则太恐怖了。
例(5)要表达的意思是“通过那次谈话后,她理解了我的苦恼”。“人”用“次”来修饰,这当然是非常不合适的,但学生又想强调那次谈话的重要性所以就犯了错误。例(6)中生命用“个”来修饰也是不太合适的,并且通常是用量词去量化生命。我们可以说“穷人和富人的生命都很珍贵”。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这一偏误类型是误用。
(7)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还是跟世界各各国家和各各民族一起来办事。
(8)各别地区有了不少的女子中学和男子中学。
(9)流行歌曲对社会对各各人都有很大的好处流行歌曲是现代社会的象征。
以上三例一看就知道是误用。为什么会误用呢?不难看出,这是谐音所造成的误用。
另外,误用中还有一种是由于不合语境造成的,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但有一个原因,三个月前辞职了。”仅仅从量词的使用来看,好像并没有什么错误,但读起来不通顺。可能是要表达“由于某种原因,我或者是其他人于三个月前辞职了”。
(10)我经历了怎么交新朋友,一力月要花多少钱怎么生活等。
(11)爸爸去世时,我仅仅三岁,妈妈生了六兄兄弟姐妹,我排行第五。
(12)为了医疗费他们忙得不得了,为了照顾病人,一人人一定要在医院里。
以上三例也属量词误用。在考场上,有些人可能会紧张,所以导致了笔误的结果:“一个月”写成了“一力月”,“六个兄弟姐妹”写成了“六兄兄弟姐妹”,“一个人”写成了“一人人”。
三、教学策略和建议
量词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因此,要使留学生更好地习得量词,我们要采用多样而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防止量词“个”的泛化
很多留学生在不该使用量词“个”的地方使用了量词“个”。他们在平时的交际和阅读过程中了解到“个”是使用非常广泛的量词,朋友或老师给的建议是在平时不知道用哪个量词时,用量词“个”代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言语交际中的一项策略,但这也直接导致了量词“个”的泛化,时间长了,在不该使用量词“个”的地方也使用量词“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说明量词“个”不是万能的,并把量词“个”和其他的量词在表达上的不同做一对比。
(二)语境练习法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除了考虑到词义和通常搭配习惯之外,时间、地点、说听双方的身份、地位、职业、文化素养等情况的不同往往使得量词与名词也要有选择地搭配。也就是说,量词有独特的语用色彩,常常涉及到汉语的语义、句法以及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等多种因素。比如在课堂上可采取师生或同学间相互对话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量词使用的语体差异。如“你们两个去不去?”“你们两位去不去?”前后句中不同量词的选用与说听双方的身份、地位、关系或心态等是有关系的。
(三)实物展示说明法
通过量词教学,让学生熟记量词特别是要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量词。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向学生作以名量搭配的形象性及理据性说明。比如学习“一个苹果”时,可以向学生展示苹果。这样比较形象,学生有兴趣听老师授课,并且记忆深刻。当然,这种教学方法是有缺陷的,即实物有限,不可能把抽象的事物带到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量词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错误。教师必须了解容易出现偏误的类型和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使留学生的量词习得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婷婷.量词“个”的历时发展及其表量泛化的原因分析[J].文学界(语言研究),2010,(8).
[2]闫乃权.论汉语量词“个”的意义及其应用[J].毕节学院学报,2007,(1).
[3]薛健.量词“个化”问题管见[J].汉语学习,2005,(5).
[4]郭晓沛.浅析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产生偏误的原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5]关执印.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偏误类型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
(杨婧 湖北襄阳 襄樊学院文学院 44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