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乘法分配律”教学中的“正例”与“反例”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乘法分配律”教学中的“正例”与“反例”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学习并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乘法分配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它不仅是单一的乘法运算,更涉及加减法运算。因此,学好乘法分配律既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为学生进行简便计算提供前提和依据。

一、追根溯源

“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定义是: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乘法分配律”的基本表达式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或者a(b+c)=ab+ac。在运用“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有正向运用和逆向运用两种方式(如表1所示)。

学生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时,经常出错,其错误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运用“乘法分配律”时漏乘。例如:25×404 =25×400+4。二是缺项时不知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例如:15×99+15,学生看不出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三是在比较复杂的运算中不知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例如:8.2×3.3+8.2×4.7+8.2×2,学生看不出可运用“乘法分配律”,便使用原始算法。虽然三种错误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问题。

二、“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正例”和“反例”的应用

在“乘法分配律”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应提供标准“正例”,更应充分运用“非标准正例”和“反例”,以使概念的教学过程更有层次感,从而提高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水平。

1.通过直观、具体的“正例”,引入概念

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来源于直观、具体的现实世界,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入概念,可先让学生获得直观、具体的经验,使他们建立抽象概念和感性经验之间的联系。

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概念的定义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将学生熟悉的直观、具体的生活经验引入新课教学。例如:学校为学生订购秋季校服,一件上衣45元,一条裤子35元,四年级共需订购20套,要付多少元?通过这一情境,学生很快列出算式:(45+35)×20或者45×20+35×20。接着,教师可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异同。于是,学生很快发现:这两个算式虽列法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算出的结果相同。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大量类似的例子。

在“乘法分配律”概念的引入阶段,教师采用具体、直观的“正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感性经验和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由于数学概念的本质是抽象的,因此,在适当的时机,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尽可能抽离具体、直观的背景,使概念上升到抽象的水平。这样,教师在充分结合学生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2.通过“非标准正例”,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乘法分配律”是简便运算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富于变化,所以需要学生灵活变通地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多样的“非标准正例”,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教师可列举四个“正例”:

99×77和100×77-77;

101×35和100×35+35;

99×98+99+99和99×(98+1+1);

102×87-87×2和(102-2)×87。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时,教师通过充分引入“非标准正例”,以变换概念的非本质属性,从而突出其本质属性。于是,学生在学会剔除概念的非本质属性的同时,逐渐掌握了“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

3.通过“反例”,帮助学生辨别错误

在“乘法分配律”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恰当使用“反例”,可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加清晰、深刻地认识“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的内涵。

例如,教师可列举三个“反例”:

25×404和25×400+4;

102×78-2和10×78-2×78;

8.2x3.3+8.2x4.7+8.2x2和8.2×8+8.2。

通过这几组反例的呈现,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意义理解左右两个算式之间的差别,从而认识到二者并非等值。“正例”与“反例”相结合,有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属性,进而有效避免错误的出现。

三、教学反思

在“乘法分配律”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一个制作校服的“正例”,引导学生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基本表达式;接着,运用多组“非标准正例”,体现“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的非本质属性,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最后,教师通过几组“反例”,让学生认识几种常见错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乘法分配律”这一概念。

在“乘法分配律”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正例”“非标准正例”和“反例”,既排除背景干扰,又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基本表达式。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标准“正例”“非标准正例”和“反例”,能更好地揭示概念的基本属性,真正达到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台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