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刘庆邦的矿井小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刘庆邦的矿井小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底层的视角阐释矿工生存环境的特殊性,探讨作者书写煤矿的原因与意义,从身份认同、异化等方面剖析农民矿工在城乡交叉带中的夹缝人生,从死亡角度分析是什么导致悲剧的发生,探求死亡背后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他的终级意义是要表达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珍爱。

关键词:底层写作;悲剧意识;矿井文学

文学取材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人说要想认识中国就要了解中国的农民,而要了解中国的农民就要研究中国的矿工,中国的矿工是中国农民的另一种生命形态。“煤矿文学”不仅仅是关于煤矿而己,矿工也不仅仅是远离我们生活的职业工人而已。他是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一个角落里对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煤矿世界里也有许多文学创作资源,是文学的一座富矿,古今中外上有许多写矿区题材的作家,比如说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埃米尔.左拉,他的代表作《萌芽》就是以煤矿工人罢工为写作背景,描写了矿工的悲惨生活。又如出生于矿工家庭的英国文学家劳伦斯他的小说作品中最著名的包括《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些小说中故事都发生在作家的故乡一个条件恶劣的矿区。中国本土的煤矿文学更是具有现代性的意义,煤矿文学不单是记录了农民矿工的生活,更是揭开了农民矿工特殊的生存状态。在现代化进程中,在城乡对峙中,煤矿是当代文学找寻乡土的一个精神摇篮,又是反思现代性的一个文本。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的过程与西方的城镇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不是农村的城市化,而是农村的大型化.处于城镇与乡村之间的矿区则是展现城乡交接带来变化的重要地点。

文学要有震撼人的心灵的功用,要给人敲响警钟.整个世界的煤矿都是相似的――物质匮乏,精神贫瘠,生存艰辛,环境恶劣。首先矿难就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每年都有矿工死于矿难,而中国的矿难又是全世界较为严重多发的地区,事故的原因也很复杂,主观的客观的掺杂在一起。刘庆邦的小说也试图通过描写一场场矿难,探求一下煤矿给人的生命造成的痛苦,想改变一下惯常的做法发生矿难只算经济账尝试一下去算下生命账。我们通常衡量一场事故的损失是以经济作为标准尺度的,刘庆邦试图用自己的创作唤醒麻木的人心。

文学的创作与作家的自身经历是分不开的或多或少都带些自叙川色彩刘庆邦选择煤矿为题材与他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关系,刘庆邦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农村,在农村十九年的成长经历为他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农村的风土人情,寸草寸木、人情世故都是他的书写对象。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了一个煤矿厂当了九年矿工又使他接触到另一种生活状态。煤矿让他看到了炼狱般的世界,因此在他矿区小说中,刘庆邦为我们展现了像炼狱般的生活场景.煤矿无情而又贪得无厌地掠走人的生命,吞噬着人性,埋葬了人的希望,滋生着贪婪的欲望.煤矿不仅通往幽深黑暗的地底,还通往人的心底,在里面发生了许多关于人性的故事。人性是与煤矿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煤矿特殊的环境影响着人性,改变着矿工们的性情,煤矿是一个独特的生存地域,它是城乡混合的经济形态。矿区残酷的现实给刘庆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庆邦说:“我一直认为,煤矿的现实就是中国的现实,而且是更深刻的现实。”(1)刘庆邦在煤矿九年的工作经历,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使他真正理解了矿工们的艰难。

文学要表现抗争,没有一个行业像矿工这样和大自然艰苦抗争;文学表现死亡,矿工每天都面对死亡;文学表现女性,矿区恰恰因为缺少女性而特别渴望女性。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煤矿都有取之不尽的故事。”(2)九年矿区工作经历震撼了作家刘庆邦的心灵,他真正认识到了矿工的苦难,真正亲身体验到了中国土地上还有这样艰辛的劳作。亲身经历巨大苦难和对这种巨大苦难的难以忘怀,是他进行苦难书写的又一动因。福克纳说过:“作家的天职在于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使他们的勇气、荣誉感、希望、自尊心、同情心、怜悯心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些正是昔日人类的光荣――复活起来,帮助他挺立起来。”(3)煤矿在他那里已不单纯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它代表着新与旧、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等对立文化的冲突、撞击。选择煤矿题材也与他的文学观念有关,作家创作要讲良心,劳动人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创作要把劳动人民的疾苦反映出来,关心百姓的疾苦是作家的良心所在。刘庆邦通过描写矿区折射现今中国存在的问题,矿区是中国社会的缩影。穿越煤矿掘进人性的深处,穿越黑暗的煤层表现煤矿工人最真实的生存状态,既艰辛苦涩又盲目自私。他的煤矿小说是与农村题材的小说对应来写的,是创作的两个极端.但是都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刘庆邦的小说中弥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作家用笔描绘了一幅幅悲惨的场景,悲剧意识作为一种审美意识渗透在刘庆邦的许多作品之中。刘庆邦是从豫东平原的农村走出来的作家,他经历了中国政局动荡,经济的萧条,经历了种种磨难,在煤矿亲身体会到矿工的艰难在农村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刘庆邦的自身成长经历也充满了悲剧色彩,九岁丧父,而后又相继失去了祖父与弟弟,杜书瀛在《文学创作的审美实践论》中说:“由于文学创作总是具有作家的自我表现的一面,因此,不但作家的气质、秉性等融于审美机制对创作发生影响,而且作家的与众不同的个人经历和遭遇,他一生之中(包括儿童时期)所受到的心灵上的磨难,甚至连他的疾病在他精神上所留下的印痕等等,都有形无形地同他的审美机制相融,表现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在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身上。”(4)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刘庆邦的作品到处充满悲剧与苦难。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也认为,当儿童看到死亡尤其是自己亲近的人死去的时候,儿童就把死亡视为生活中最大的不安全和最大的危险。(5)因此死亡也成为了刘庆邦创作的主题。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突然的消失,肚子的饥饿精神的饥饿构成了一幅幅惨烈的图景。

参考文献:

[1] 刘庆邦:《红媒》,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第374页

[2] 夏榆:《刘庆邦眼中的矿区生活》,《南方周末》,2004年12月3日

[3] 刘宝端等译:《美国作家论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4,第 368 页,转引自洪治纲:《底层写作与苦难焦虑症》,《文艺争鸣》,2007 年第 10 期。

[4] 杜书瀛.文学原理――创作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5]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周朗译.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P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