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设计是一种态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设计是一种态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磨出来的茧子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原研哉说:

我身为设计师,不意味着我是一个很会设计的人,而在于我是一个用设计的概念去生活的人。

另一位殿堂级的设计巨匠福田繁雄则说:

设计,就是做有趣的事情。

我想,设计是呈现,设计是解决,设计是优化的手段,设计是一种态度

从“退而求其次”到主动选择

我自幼就宅,为数不多排解独处时孤独感、博长辈们关注甚至夸赞的伎俩,就是涂涂抹抹,当渐渐画出了些小小的起色时,就开始简单地以为将来的自己会是画家、艺术家。然而文化产业的现实已经给了我们回复……画家的产生总是凤毛麟角的,还不太能养活自己……

多数像我一样年纪,又有一些美术基础,却着实无法到美院深造的同学,就有些被动地进入了设计专业,并且在毕业后也顺从地、似乎理所当然地投身于这个行业。

当然,做出这个选择,几乎是被动的,几乎是带有“退而求其次”意味的。

而随后的几年里,我显然又做了一次选择,这回是主动的……很多设计专业的同学陆续放弃了这个行业。对此,倒也不算意外,毕竟设计行业带有其特殊性……要活泛又要专注,要灵感频出又要遵从市场的甄选,新人辈出,淘汰率很高。在这些因素驱使下,有的人选择了退出,有的人则真的不再是最初“退而求其次”式的被选择,而是真的更投入更享受地,选择了这个行业、这个领域。

我想我是后者。

三思而后行

我得说,自己的怪癖会体现在……前一天定稿了的方案,一时倒是还满意甚至得意,但隔一夜,通常都会产生怀疑和要调整的冲动。

可否定得如何如何彻底,我还真的没有经历过。从菜鸟设计师,到如今担当一个网站的视觉,历年各个时期的设计产出,偏差、不完美在所难免,但从不,也绝对不能让它们在自己这一步就先完全否定掉。这不是来自于盲目的、主观的自信,而是在于,一个方案启动伊始,本就应该做好周密的考量。修改以及否定都应该存在于构思、思辨的过程中,而不是呈现在客户面前的时候。

磨出来的茧子

我想我目前所推进着的“副业”,暂时还谈不上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品牌”。

尽管我会下班之后画图到凌晨,会自费找工厂定制能让自己满意的胚衣、丝网印制印花,可我暂时还不想太铺陈式地售卖它们,这其中就是在于我在思量,我想我还没有把它们做到自己由衷的满意。

至于为什么会设计这些,一方面,在于日常的公司业务、商业设计之余,我愿意用一种相对自由度更高、更主观的呈现方式、题材来使自己放松、抒发一下。二来,我自己也是T恤控,喜欢用不同图案的T恤来展现自己的观点。

所以我会热衷于设计T恤,在担当某服饰类电商的签约T恤设计师之外,我定义了一个自己的品牌,它叫“Callus”,即我们所说的“茧子”,这个灵感在于我想表达一种信念:生活中所有伴随我们,甚至折磨了我们的那些境遇,既未曾击倒我们,反而还让我们磨出了茧子,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如果设计脱离商业那将走向衰败甚至灭绝

我从不认为设计会跟商业相矛盾……甚至,商业不发达的话,设计这门行业都要衰败、灭绝的吧?从我的理解层面,恰恰是因为有了商业的发展、发达,恰恰在于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和提升之后,才会开始为功能与美学之间的兼顾共生做权衡、找途径,设计才应运而生的。

我对此的理解是,艺术可以是艺术家冥想的产物,是艺术家独特个性的直接反映,是艺术家在自己世界里的独奏,所以艺术最起码能满足一个人――艺术家自己。而设计师的工作,跟艺术家的工作,有一个共同的依赖物……灵感。只是,设计同艺术之间,有一丝微妙的差别:和艺术是艺术家在自己世界里的独奏不同,设计是一个公共的交流方式,设计需要协商。

专注地去做才能发现灵感的宝藏

国外的设计水准优于我们本土的设计水准,这的确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么去想的话,本土设计的品质也好、氛围也好,有落差,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有朋友曾经哀叹本土的设计师都是被美院拒之门外,同时又无力学些理工、金融学识的失败者、孤陋寡闻者。对于这个说法,我还是相信事在人为,若真有心,设计师也许真的无法运算复杂的公式,编不出缜密的代码,看不懂大盘K线,但,总归是年轻人,专注设计的前提下,去领略、去浅尝也未尝不可,设计师本就该是个杂家。

身处古国,步履难免更迟缓沉重,但,这种负担里,一样也是份巨大的灵感宝藏。

小编感言:

这次是小编很少能遇到的不仅拿作品说话,而且可以说是一位洋洋洒洒就是出“小说”的设计师。拿到手里的资料“史无前例”的齐全,甚至让小编我有些“受宠若惊”到不知该从哪下手“删减”了!从中看来,滑梯轻骑兵真的就像对待他的设计一样,对待工作、交往等等这一系列事情,是个认真、尽责并快乐地去做事的人。他说了一句话令小编印象深刻:将设计仅仅视其为一种糊口手段,囫囵草率对待的同行,大多也是把日常生活过得糊涂、苍白的年轻人。我总觉着,少些功利心,多些涉猎,多些思辨的话,显然能令设计这门差事也好、手段也好,都变得很轻松,让人很有成就感并充满了乐趣,这才是我想要的。我想,我们也是时候开始思考一下,我们对待自己的工作是否也有不小心被说中的人吧!

说句题外话,小编在做整理的时候还是下了“狠手”,删减了很多内容,但我心里是忐忑的,不知道有没有将设计者的大体意思表达出来了?不知道读者们能从删减后的内容里有所收获吗?不知道会不会被总编大人扣掉本就卑微的系数?不知道会不会已经被归类为:生活过得糊涂、苍白的年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