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教学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教学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人类已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二十一世纪,时代呼唤创新精神,呼唤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主旨是排除各种阻力,把学生的创新潜能尽可能的挖掘出来。对于数学,由于其学科内容的自身特点,使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学起来很单调、枯燥、无味。作为数学教师,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除了纯粹的教授数学知识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去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方式,引导不同性格学生勇于去思考问题,去探索奥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关键词:数学;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基础”。教肓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点热情,便是创造之神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就能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这句话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创造潜能,只要我们不辞辛劳,怀抱信念,勇于探索,才能充分挖掘出自己的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

一、初中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的原因分析

目前,厌学已是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学生年级越高,年龄越大,学生的厌学心理就越严重。甚至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都认为学习没啥意思,一到学校就“烦”,学生普遍的厌学心理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学习是一种发现性的认识活动,它可以满足人们发展的需要,对于成长中的初中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就能获得无穷的乐趣,在学习中可以以攻克难题获得真理而体验到满足和喜悦,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但广大初中学生中却有大约一半学生厌学,这一问题时刻困扰着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

二、初中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的解决办法

新课改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展,以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和技能.所以在以上研究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基础上,我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1.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生活是一切创造的源泉和动力,人类的一切都不可能脱离生活,只有植根在生活的土壤里,我们的学习才会有发展和创造的潜力.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初中生仍保留一些小学阶段较为直观的思维习惯,他们通过平常接触到的事物去理解记忆所学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心理上越来越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同,又喜欢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是引起兴趣的重要方法。如在学习“黄金分割”时,可以从生活入手列举古希腊的帕提侬庙的高:宽=0.618,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完美建筑;画家设计出人体身材最优美的腿长:身高=0.618:1;音乐家发现二胡演奏中的“千金”分弦的比是0.618:1时,奏出的音调最和谐最悦耳;自然科学家还发现:当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的0.618倍时,人会感到最舒服.诸如此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架设起一座通向数学宫殿的兴趣之桥,使学生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去发现兴趣的源泉,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所取得的成就,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欢乐.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

2.直观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初一数学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通过让学生亲自调查、实验、策划,开辟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一改旧教材中抽象的“字母表示数”,避开了教学的难点,使中小学知识的过渡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动手操作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相似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剪几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然后让他们看看这几个正方形是否相似.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拼剪,得到结论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图形.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高亢,并且这个推导过程会给他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当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留给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操作的时间和机会,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全员参与、分层导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也要不断(下转第117页)(上接第114页)学习和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注意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材鲜活起来,逐步形成具有自已特色的教学风格,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设置障碍质疑——产生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的重难点、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索处适时地、精心地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之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要顾及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一些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抓着“青橄榄”的探索性问题.诱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创设悬念,是教师根据教材的数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正比例”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谁能有办法测量我们校内操场树的高度呢?同学们顿时兴趣大发,争论不休,却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教师对同学们说:“我倒有一个很简单的测量办法,不用爬树也不用砍树便可以测出树的高度”.同学们哗然,产生悬念:老师是用什么办法测量树高的呢?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了求知欲望,由此,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盎然,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收到良好效果,悬念也得到解决.学生在挑战中找到乐趣,在积极思维中培养思维的坚韧性,在“无疑”处发现疑问,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开展竞赛游戏——增添学习兴趣

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激发他们学习成功的欲望.对一些具有优良思维品质和发展潜能的优秀学生,应针对性进行培养和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增进思维发展,树立进取意识和探索精神,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特长”的综合型人才;而对于中差生,要稳定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有信心赶上优秀生.所以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安排一些竞赛活动,可用“比一比,赛一赛,限时作业、限时练习、快速抢答”等方法,把竞争游戏方式引进课堂.如在“分解因式”这章中,讲完“完全平方公式”时,为使学生熟练掌握,课堂上给学生做练习,让学生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且每次上黑板板演,老师不用点名,学生争先恐后,气氛激烈和谐;有时小组与小组参加比赛,有时男女同学之间进行比赛.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绝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以鼓励为主,及时表扬做的好的同学,并先肯定做的差同学的优点、成绩,然后加以指导,继续让他自己完成,使他品尝成功的乐趣.学生对知识一点一点地掌握和理解,自信心就会一点一点的加强,对数学的兴趣也就一点一点的浓厚起来.

三、初中学生对学习数学中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就应该把自己的学生,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魂、有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有自己的智慧和个性特点的人,教师们走进课堂,所想到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教会他点什么,更重要的还应该想到唤起他作为一个人的崇高感和神圣感,我们可以通过英雄和伟人们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业绩,来点燃他们渴望在未来的岁月里创造伟大业绩的火焰,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对知识学习的热情。我们的脸上要常常带着对他们的勇于思索和创新表示赞许的微笑,我们的语言中要常常对他们的充满好奇的探索和提问流露出赞美。在教师的心灵里,任何一个学生的智慧和能力都是一座深埋地下的巨大的宝藏,不管覆盖在这宝藏上面的是松软易挖的泥土,还是坚硬的岩石,教师都应该对他充满信心和希望,绝不能因挖掘困难而失去耐心……这样,师生之间就会互相感化,从而把教与学推到了和谐的极致。此时的教师,无须对学生做出任何处罚,就能收到最好的教学和教育的效果。在这种和谐的教学和教育中,根本就不会出现学生做错一道题罚抄十几遍的事件,亦不会出现因考试不理想而被当众羞辱的事件,更不会再有因不堪承受心理压力而自杀的儿童少年!培养中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有很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探索过程,是当前素质教育应着力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一种有效途径. 虽然这些都是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但它们只应适时、适当的出现在教学教程中.倘若不考虑实际情况,乱用、滥用,不但不能有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等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学”,“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