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 伪装 艺术写在杨宏伟的“退潮系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 伪装 艺术写在杨宏伟的“退潮系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杨宏伟用“退潮”作为展览的名字有很多人反对,觉得太平了。我恰恰觉得相反,这才是艺术家对社会应该做的。反思当下,我们不都是在咄咄逼人地生活着么。生怕错过什么,失去什么。为了名利什么都可以不顾,可怕的是他们的争夺并非为了生存,自然艺术这种精英层面的东西更不在话下。

“退”字在中国古典文化里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是君子气格的体现,也是为人的一种崇高姿态。它在东方的精神领域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质感。《礼·表记》中说:“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乱也。” 有趣的是,“乱”在当下的中国文化里竟然是一种常态。它被宣扬成“繁荣”。自数字时代来临,社会信息容量极度膨胀,以至于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已然适应并熟悉的众多文化现象和文化构成被重新解构。这样的情形在艺术领域表现得尤为惨烈。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被普及化,取而代之的是世俗文化,当然这和大众文化有本质上的差别。先锋艺术也迅速成为古董。除了已经被大家记住的几个显赫的名字之外,当代艺术已经成了过去式。诚然,大众文化因为平台的普及,越来越成为当下文化的主流,这一点在很多层面被证实。当代艺术也被社会主体也就是观者,毫不犹疑地重新审视和定义。相反,从传统文化生发出来的当下的艺术形态却开始有新的生命迹象。

我想杨宏伟的这些作品是有这种契机的,他作为艺术家的根本是东方精神里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并不是简单地对社会事件的艺术化表现。它需要从文化的根本上思考问题的所在。当代艺术有太多的设计成份,这是一种缺乏精神性的表现,它没有由来,做作、虚伪。大量的现代艺术里有这种信息, 我称它为“伪装艺术”。这已经是好听的了。

我记得朱其在2003年的一篇文章里这样定义中国当代的艺术形态,这种定义直到现在还是适用的:一种是以乡愁为背景下的艺术,作品表现主体主要是附加到传统载体上的现代主义“乡愁感”和现代情绪;另一种是所谓用西方的现代艺术概念和形式,表现中国本土的现代内容的前卫艺术;还有一种就是国际化的艺术,即所谓的国际语境下的酷艺术,这一类艺术形态植根于各种城市特征背景下的情感宣泄。那么,中国的现代性在哪里?工业文明迫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规范化,这种规范在当下升级为数字化形态。我们的生活已经到了无处可逃的地步,我们被迫开始重新反思,在社会极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文化发展当中缺失了什么?

文化的现代性在我们的文化层面似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我们定义了太多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比如制度、艺术、主流等等一系列的虚无的甚至歪曲的定义。而这些定义居然被作为引导大众,甚至学者研究的适用方向。这是一种愚昧的文化行为。而这种文化行为恰恰由一群特别的高手设计出来。设计成了主体。艺术自然也不例外,中国的当代艺术在这样的文化根源下不过是高明一点的设计品罢了。这个离艺术本身越来越远。杨宏伟的纯手工创作,在这样的语境下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我想不需要在作过多地解释了。因为,懂的人不需要,不懂的人没必要。

中国的当代艺术还只停留在初级层面。这个状况和现在提倡的主流文化一样,主流文化植根于农村意识形态下的艺术层面,即便西方将象征文化最高成就的奖项赏给了当下的东方,无论建筑还是文学。我们的文化一样的贫瘠,贫瘠到我们觉得这个奖项是我们理所应当的。

中国的前卫艺术有点艰难,无论早期的先锋模仿还是后期还在进行中的国际范儿的拷贝,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的国际化是自然而然的。

精神性的缺失,对当下人文关怀的漠视,以及做作地对当下社会事件的关注创作,都让人觉得失望。那种挑挑拣拣的材料加上拼拼剪剪的手法构成了当下艺术的全部,视觉的冲击和生理的刺激成了艺术表现的主体,裸的人望成了主要的表现手段,这种艺术形式的蔓延没有边界,而艺术对于社会的贡献价值却全然被抛弃了。所谓的艺术成了艺术家个人世界的游戏,甚至还要大家都成为所谓艺术的道具。套用一句俚语:一群傻子在圈里,一群傻子在圈外,一群傻子在等待。这就是当下艺术的状况。

杨宏伟在这次系列的作品里用“岛”的概念诠释一种对文化信仰的反思,我觉得很有特别的意味。“岛”是一种安全的隐喻,在信仰和精神被抛却的当下,这种安全显得尤为珍贵,而这种安全本身具有讽刺的意味,它是由不安构成的。我们把安全寄托于一种不安构成的假象上,当然都知道有崩塌的那一刻,但是还是不死心,这或许就是当下那些所谓大艺术家们的境遇。

福柯提过“自我的技术”的观念。一种经由自身的手法,改变自己的生存、思想,进而使自己改变状态达到不朽的境界。这种观念何尝不能使艺术家的作品完成不朽呢?我想杨宏伟所给予的思考远不止这些,这也仅仅是艺术的事情,还有建筑、空间、社会还有人文,或许他还有更大的抱负,再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