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领略诗歌中的“无言之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领略诗歌中的“无言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学是一种以言达意的艺术,即无形的情感诉诸于有形的文字。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继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①因此,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更深刻的“言外之意”需要我们认真去领会,诗歌尤其如此。领略诗歌中的无言之美”对我们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诗歌用最凝练的词语传达人们的真挚感情,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由于篇幅和格式的限制,诗人借简短、凝练的语言来表现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有限的语言中追求无限的情意。诗人往往选取现实中最典型的事物或瞬间来表现思想情感,创造艺术形象或审美意境。诗歌中的言不尽意之处正如绘画中的留白,跃然于纸上的是我们能看到的,而那看不到的蕴含了更多的可能性,那想象之地给人以揣摩和切己之感的余地。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留一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才能使其产生更深刻的美感体验。“无言”不是不说话,而是注重含蓄不露,使感情有所寄托。“无言之美”体现了诗味,展示了诗的魅力,可以说把握了诗歌的“无言之美”即把握了诗歌的灵魂。诗歌“无言之美”的艺术境界是通过意象烘托及创设意境来达到的。只有在理解意象、融入意境的基础上,我们才能领略诗歌中的“无言之美”。

一、积累意象

意象是构成诗的基本而又重要的因素,欣赏诗歌理应首先从分析意象入手。《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谓以文字写成的书,无法完全表达所要说的话;言语也不能完全表达心中所想的意念。②“立象以尽意”,即意象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情志,是诗人感情的寄托。

诗歌的本质美是自然的现实美和诗人的精神美的结合。袁行霈先生在《感受・联想・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一文中讲道:“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树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我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这类作品,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述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个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中国古典诗歌。”③承载了诗人主观感情的意象并不是一目了然,俯拾即见的。在诗歌源远流长的长河中,很多意象已经约定俗成了。作者、读者对意象的意义、功能应有自觉而明确的认识。

近人李叔同创作了一首广泛传诵的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歌词基本上包含了唐人离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长亭、古道、杨柳、夕阳、春草、美酒以及南浦、明月等,这些包蕴性极强的意象都积淀了深厚的离别情怀。比如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传神而又细致地表现了惜别之情。“柳”与“留”谐音,折柳赠别,寄予了依依惜别之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最早将杨柳与离别联系在一起的名句,从此以后,柳的意象便与中国诗歌的离别题材密不可分了。④离别的伤感、不舍之情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常将深沉而又真挚的惜别之情蕴含于特定的意象之中,使诗歌更耐人咀嚼。

中国古代诗歌中沉淀了很多典型的意象。在托物言志诗中,常见的意象有松、竹、梅、菊、石灰等;梧桐、红豆、大雁、鹧鸪、明月等寄托了相思之情;长城、楼兰、烽火、柳营、羌笛等常与战争有关……只有对这些事物作为意象的内蕴和功能有了一定的理解,才能进一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应有意识地积累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让意象与情感之间建立自然而然的联系,这对我们欣赏诗歌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

二、感悟意境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部件,这些散金碎玉串联而成了具有丰富寓意的意境。意境的耐人寻味使诗歌有着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重要特征。诗歌通过创设意境来展现无穷无尽的意味。中唐的诗僧皎然有句云:“诗情缘境发,法性寄荃空。”皎然认为诗人的思想和真情实感不宜直接写出,而应通过一种形象来艺术的加以表现。即诗的构思,诗的风格,诗的鉴赏,都离不开意境。⑤诗人的情思志趣,要通过意境来实现;读者也只有通过对意境的体认才能领会诗中的丰富内涵。意境在诗歌中呈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也就是说,意境的最大特点就是虚与实两种境界及其中的想象空间。感悟意境,就是通过审美想象,实现虚与实,景与情之间的统一。

诗歌意境强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导致了诗歌欣赏中的空白,这片空白必须调动和运用充分的想象去弥补。杜甫的《春夜喜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喜”意贯穿全诗。“好雨”不仅“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而且“润物细无声”。“好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所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悄无声息的到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果“好雨”下上一夜,无数花朵沐雨绽放,红艳欲滴,整个成都到处都是花的海洋。由眼前的“雨”想到“好雨”“随风潜入夜”带来的万物的繁荣和花海簇拥的城市的美丽。跟随着作者的驰骋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好雨”的无限喜爱之情及对“好雨”象征的“好人”的崇高品格的赞美之情。读者的想象要缘于语言文字,但又不受语言文字的羁绊,应凌空而起,从诗歌的字里行间中升腾变幻出无数的画面,以填补诗歌欣赏中的空白。⑥诗中有画,我们应揣摩语言文字,通过想象融入到诗歌构建的图画中去领会诗人倾注的感情。

留白需要主观的想象去充实,意境产生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也就造成了读者对诗歌的多元解读。李商隐的《锦瑟》就是典型的范例,有人读出了对亡妻的悼念之情;有人读出了对逝去年华的追忆;有人读出了对侍儿锦瑟的思念……读者尽可以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探寻诗歌的唯一主题,但莫衷一是的解读争论并不妨碍《锦瑟》的价值。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但不可否认《锦瑟》是一首堪享盛名的杰作。意境生成的意义空白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体现了读者个人体验的差异性。我们总是在试图领悟诗人感情的过程中,发现了自我,在情感共鸣中获得了某种慰藉。正是由于激起了读者相应的艺术感悟,诗歌意境的未定性与空白才获得了审美意义。没有接受主体的呼应与共鸣,寓意再丰富的艺术空白也只能是无奈的空白,永远得不到填充。⑦带着诗人的感情“入”,带着自己的感情“出”,这才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欣赏全过程。

鉴赏诗歌,我们要通过表面语言挖掘潜在信息,在体物入微中感同身受,发现“言外之意”,领略“无言之美”。语言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不在陈述而在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把所有的话都说尽了,读者的想象就没有发挥的机会,虽然“观止于此”,究竟“不过尔尔”。⑧正是在理解意象、感悟意境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创作过程与欣赏过程浑然相融,欣赏诗歌成了一种完整的审美体验过程。

――――――――

注释:

①⑧朱光潜:《无言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15页。

②⑤艾治平:《诗词二十四美》,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58、151页。

③李露菲:《领略无言之美的钥匙――意象――浅谈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阅读与鉴赏》,2007年第10期。

④何方形:《唐诗审美艺术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⑥唐翠:《浅析诗歌意境及对教学的要求》,《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8期。

⑦唐燕飞:《无言之美: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考试周刊》,2010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