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深度转型,企业一改粗放发展的最后稻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深度转型,企业一改粗放发展的最后稻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今,为少数行业依赖的阶段性政策机会优势都在逐步丧失。

多年来,中国企业一直走粗放发展路线,少数行业甚至依赖阶段性的政策机会优势。如今,这些优势都在逐步丧失。

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而企业转型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是获得短期盈利,还是致力于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已成为中国企业家无法回避的选择题。

“两化”深度融合的开展,使中国企业正在向“深度转型”迁移。这或许将成为中国企业能否成功扭转粗放型发展模式的最后一个机会。

当前,企业的“深度转型”迁移体现在企业自身经营和发展模式总体正从以生产为核心的“产品经营”,向以产业链掌控为核心的“客户经营”转变。

以贵州瓮福集团为例。2011年,瓮福集团整体营业额超过240亿元人民币,是贵州省内经营规模第二大企业。过去几年中,瓮福集团从以磷肥为核心的产品模式,成功向以“基于磷肥的产业链服务型”企业升级,为矿业企业提供硫酸处理等化工业务解决方案,获得强劲发展。当然,这只是转型结果较好的一个案例。

而放眼中国,仍有大量的工业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缓慢、转型目标模糊的急迫问题。这源于中国企业前期的转型升级过于缓慢,尤其在制造领域,转型升级就是“装备现代化”这样的认识误区仍大面积存在。

同样,用友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不仅在积极倡导“深度转型”,自身也在加速实践“深度转型”。自2010年开始,我们先后制定并推动“深度转型”三个阶段的目标,其中第一阶段已于2011年完成。预计2013年底,用友将基本达成既定的转型目标。而我们“深度转型”的总体目标,即“为客户创造真实价值,进而获得自身更好发展”这一诉求,也是绝大部分现有企业的根本目标。

而对一家立志更为长远的企业而言,创新机制转型、人才机制转型和管理机制转型这三个深度转型所包含的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谈到创新,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中国企业如何在多个方面与先进的国际企业实现“对标”,从国内最大、国内最强,向国际最大、国际一流转型。

其中经营模式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占据首位。很多国内企业,从原材料到产品线,从质量控制体系到客户管理体系,都已建立并管理起来了,采用的也都是最新、最具竞争力的设备和技术,但为什么跟国际领先公司对比,差距依然存在?

究其原因,差距的根本在于经营模式问题。放眼整个软件行业,不少中国企业在经营上依然只着眼在“如何卖出更多产品”,而非聚焦于“如何帮助客户更好地解决问题”上。可见,经营模式和思维模式创新是企业当前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此外,企业要深度转型,必须有公开、公正、公平的创新机制存在。

还有,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我们这几年实施“深度转型”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感受。最为直接的感受是,信息化应用水平最弱的行业,往往也是专业信息化人才最匮乏的行业。这也从反面验证,无论是“两化深度融合”,还是“深化转型”,都必须充分重视人才的积累和部署。

而人才问题,不仅对用友,就整个社会,都已成为明显的问题和压力。中国劳动力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从人才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人才供给应当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和企业的整体业务结构、经营结构关联度很大。如果企业在经营理念和经营结构上要“深度转型”,人才结构跟不上,转型就很难成功。

所以,人才结构、人才供应链、人才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性,是当前中国企业必须重视和强化解决的环节,而非只是单纯地建立和规范人力资源制度。

再者,很多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日常经营中涉及最多的就是管理问题。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与国际强竞争力企业间的差距主要是中国企业自身在管理体系、管理机制、管理文化上过于粗放、易变,而管理作为企业竞争力发展的基础,短板效应也愈加明显。这直接导致企业在经营规范、风险控制、流程制定、执行力等多个环节都受到不利影响。

因此,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人才聚集和稳定的基础;而人才聚集则是创新机制得以贯彻的基础;只有创新机制有效,中国企业的“深度转型”才有可能得到有效部署和取得预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