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希望特质在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希望特质在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采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成人一般希望量表(ADHS)对348名大学生的有效样本进行调查,探讨生活事件、希望特质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希望特质呈显著负相关。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生活事件量表得分与希望特质的交互作用显著,低希望水平被试比高希望水平被试更容易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从而产生自杀意念,因此希望特质在生活事件与消极自杀意念之间起着显著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模型提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大学生自身心理保护机制的建设,从积极心理角度来减少和防御大学生自杀。

关键词:自杀意念 生活事件 希望特质 调节作用

分类号:B849

1 问题提出

2000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结果显示,自杀已成为15-34岁人群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自杀率显著高于同龄人其他群体,是同龄其他人群的2~4倍,并且呈持续上升趋势,自杀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自杀(suicide)涉及到一系列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包含了自杀意念(Suicide ideation)、自杀计划(Suicide plan)、自杀未遂(Suicide attempt)和自杀死亡(Completed suicide)等不同过程的连续体,每一个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素增加最后自杀死亡的可能性。其中,自杀意念作为自杀行为的前兆和开端,“有了明确伤害自己的意愿,但没有形成自杀的计划,没有行动准备,更没有实际伤害自己的行动”。虽然产生自杀意念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自杀行为,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自杀意念是心理健康问题、危险、犯罪行为和物质滥用等问题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而且从自杀预防角度来看,自杀意念作为一种关于死亡的消极观念可能会引发消极情绪的产生,从而增加实施自杀行为的可能性。大量研究也证明,作为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的重要预测因子,自杀意念成为评估自杀危险因素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自杀意念的研究有助于为大学生的自杀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以往对于自杀的研究多聚焦于与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其中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证实,个人生活历程中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经历的一些负性事件会增加自杀意念产生的可能性,如家庭冲突矛盾(家庭功能失调),儿童期受虐待经历、目睹暴力行为发生、频繁的家庭搬迁等,因为这些负性经历会使青少年形成某种固定的认知和情感模式,从而使得他们容易出现心理功能失调进而出现自杀意念。但是这些危险因素的预测效度是有局限性的,在现实中常常会发生预测的积极性偏差,比如,虽然有的个体遭遇到了困难情境,但他并不一定会考虑或尝试自杀,也就是说危险因素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自杀。因此除了引发自杀的危险因素之外,一定还存在着一些保护因素,在自杀行为的发生中发挥着复原或缓冲作用。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引发了学者对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积极心理品质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可以对那些威胁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发挥一定的抵御作用。Johdith Johnson提出自杀的缓冲假设:除了引发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之外,自杀行为中还存在各种具有积极作用的心理复原因素,它们是独立于自杀危险因素的另外一个维度的概念,能够调节危险因素对于自杀的影响力。自杀简明评价模型(the schematic of appraisals model of suicide,SANS)认为积极自我评价对于自杀想法与行为具有缓冲作用,当个体面临压力生活事件的时候,积极自我评价可以降低自杀意念发生的可能性。相关研究也表明,尽管抑郁情绪是自杀意念形成的首要决定因素,但是乐观主义等人格因素可以调节抑郁情绪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自杀的研究,不仅仅要关注可能引发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危险因素,更应该寻找可能保护人们远离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复原因素,这对于自杀危机干预实践将更具有指导意义。

希望作为一种积极心理品质,近年来日益受到学者关注。Snyder对希望的定义是:“一种基于内在的成功感的积极的动机状态,它包括意愿动力,即一种目标性指向的能量和路径,即用来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计划。”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能量,拥有高水平希望特质的个体能够找到替代性途径来实现所期望的目标,缓解风险性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好地面对压力事件,从而影响其心理发展和健康状况。因此,希望特质对于自杀来说可能是一种重要的缓冲因素。因此,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基于自杀的缓冲假设,探讨希望特质在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从而为高校自杀干预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河南省某高校抽取360名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收回348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其中,文科194名,理工科154名;男生166名,女生182名。

2.2 研究工具

2.2.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z LifeEvents Checklist,ASLEC)由刘贤臣于1997年编制,由27个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生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对于每个条目,被试需先判定最近一年有无发生,如果没有发生记0分;如果有发生,再用1-5分来评价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分别表示“没有影响”、“轻度”、“中度”、“重度”、“极重”。事件评分之和为总应激量。该量表经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2 成人一般希望量表

成人一般希望量表以Snyder等人的希望理论为构架,共12个题项,分为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两个维度,采用4点计分,量表总分越高表示个体希望水平越高。已有研究表明该量表信度良好,亦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2.3 自杀意念量表

自杀意念的测量选取Osman,Gutierrez,Koooer和Claims等人编制的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uicide Ideation,PANSI)。该量表强调对于近两周内被试感受的测试,注意时效性。量表分为积极自杀意念和消极自杀意念2个维度,共14个项目,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进行评定。积极自杀意念采用反向计分,与消极自杀意念项目总分相加后得到自杀意念总分,得分越高,自杀意念程度越高,其信效度在中国被试身上已得到良好的验证。

2.3 施测程序与统计分析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匿名作答,所有问卷当场回收。将所有数据录入后,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首先,对研究中的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本研究中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P

3.2 希望的调节作用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对希望在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首先将研究中各变量去中心化即取各变量的Z值,从而避免共线性的问题。接下来通过三个步骤,将各变量依次纳入回归方程中:第一步,将人口学变量纳入分析,作为控制变量;第二步,将自变量(生活事件)和调节变量(希望)纳入回归方程;第三步,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构成的调节项,即生活事件×希望,纳入回归方程中,考察两者的交互作用,如果该项的效应显著,则表明调节效应显著。

由表2可以看出,在自杀意念的总得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交互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将自杀意念分为积极自杀意念和消极自杀意念两个维度,分别构建回归方程,结果发现,消极自杀意念的回归方程中,生活事件与希望的交互效应显著,即调节效应显著(β=-.96,P

为了进一步分析调节变量对于消极自杀意念的具体作用,我们根据希望量表的得分,寻找中位数,将被试分为高希望组和低希望组,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生活事件对消极自杀意念的影响仅在低希望组中达到统计显著水平,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8,t=3.28,P=.001.05,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也就是说,在高希望组中,生活事件对于消极自杀意念没有预测作用。这表明,希望在生活事件与消极自杀意念之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分别绘制这两组被试的生活事件对消极自杀意念的回归线,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高希望组还是低希望组,随着生活事件影响程度的增加,消极自杀意念都会增加,但是对于低希望组被试,两者存在更强程度的正相关,生活事件可以显著预测消极自杀意念的产生。也就是说,与高希望组相比,低希望组被试自杀意念的产生更容易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而高希望组则可以抵御住负性生活事件对于被试的消极影响,从而证实了希望特质在自杀意念中的缓冲作用。

4 讨论

4.1 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以往研究表明,压力性生活事件是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引发变量,负性生活事件所带来的急性应激和慢性心理压力都是引发自杀行为产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说明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就越容易引发个体产生自杀意念,进一步支持了以往的相关研究。不同的生活事件对于个体心理造成的影响作用可能存在差异,据此可将负性生活事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分为急性应激和慢性心理压力,两者作为相互独立的危险因素影响着自杀行为的发生。对于大学生来说,既存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重要的慢性压力来源,也会发生丧失、受惩罚等急性应激性生活事件,这些负性生活事件都可能成为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来源。

4.2 希望特质在自杀意念中的保护作用

“应激-易感素质”模型提示我们当个体遭遇应激事件时,个体素质与外部因素会发生交互作用。应激事件只是自杀的诱发原因,个体素质会调节应激与行为后果之间的关系。个体素质包含各种生理和心理因素,其中一些是促使自杀产生的危险因素,如相关研究表明神经质人格得分较高的青少年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后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积极的心理特质承担着重要的心理保护机制。本研究结果表明,希望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说明其对于自杀意念水平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同时希望的调节作用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部分证实。尤其是在消极自杀意念维度上,对于低希望特质水平的个体来说,负性生活事件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消极自杀意念的出现,而高希望特质水平的个体面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并不会带来消极自杀意念的增加。

根据snyder的希望理论可知,高希望特质者能够拥有一种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帮助个体在遇到困难和压力的时候产生更多的应对方式,从而调节个体的压力,缓解负性生活事件带来的冲击力和消极情感。相关研究也证实了希望特质在压力与幸福感、心理健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说明希望特质是个体应对压力的一种重要的弹性资源和心理能量。而且有研究也表明,尽管希望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个人特质,但是通过持续的干预也可以得到提高。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自杀干预工作中,除了排查和减少可能引发自杀的危险因素之外,还可以从教育和培养缓冲自杀的复原性因素着手。对于高校来讲,可以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转变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不仅要做好严重心理问题的排查、疏导与治疗,更应该防患于未然,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的希望特质等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教育、培养和训练,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内在心理资源来应对各种压力事件,从而构建起一道坚实的自杀防护墙。

5 结论

(1)负性生活事件可以正向预测自杀意念,而希望特质可以负向预测自杀意念;

(2)希望特质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希望特质可以缓冲负性生活事件对于自杀意念的影响,对个体起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