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乎民生必调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乎民生必调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一段,北京城市面上出现一个新景象,许多临街的理发店、小卖铺改换门庭成了“售楼处”,一间屋、一张桌、两个人、一台电脑就开张的售楼售房处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门庭若市, 店前的售楼资讯――一天一个价位的售价,成了卖房人、买房人、有房人、无房人茶余饭后的话题。可是,风云突变,当一份严厉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于4月17日公布,市场迅速作出强烈反应,售楼处又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普遍分析认为,自去年底启动本轮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以来,由于配套的具体政策不到位,以至于难以收到遏止房价飞涨的预期效果。国务院此次推出的调控政策,对市场触动最大的,是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房价过高地区还可暂停发放第三套住房贷款,其意为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同时,《通知》中还要求,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回顾近几年来,政府针对楼市的调控手段并不少,但力度如此之大、目标如此精准的却并不多。《通知》从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及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入手,力求抑房价、稳市场。

政府为何下决心加大调控力度?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房价伴随经济的发展一直呈不断上涨之势。2004年之后,不少地方房价涨势过快,泡沫较为明显,这种状况在2007年已经十分清楚,一方面,价格逐渐偏离价值,产生了重大的民生难题;另一方面,房价的不断上涨,形成泡沫,金融风险也随之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于2007年下半年曾经出台有关政策调控房价,随之出现了2008年下半年房价明显下降的局面。可是,当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滑局面出现后,有关政策没有坚持执行。国家断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启动消费,鼓励消费,作为消费龙头行业的房地产市场得到支持,并且在执行中一度出现过度宽松的现象。据央行公布的2010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一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8457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3207亿元,季末余额同比增长31.1%;个人购房贷款新增5227亿元,季末余额同比增长53.4%),占新增贷款总量2.6万亿元的三分之一。大量资金流入股市、楼市等资产领域,这是造成楼市泡沫继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一边调控,楼市价格一边上涨,甚至出现了一块“地王”诞生,当地房价一夜暴涨数千元并牵动周遍房价急遽拔高的“壮观”现象。

楼市房价关乎国计民生。楼市投机现象严重,房价居高不下,民众忧心忡忡疑虑重重。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垄断企业不论行业争相跻身房地产业逐利,房地产开发领域腐败行为频出……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真实写照。也正因如此,政府加大政策调控力度,稳定市场,缓解民生压力,防止避免潜在的经济、社会危机,实为必要选择。

再从宏观经济的基础来看,当前也具备了严厉调控的条件。中国经济已然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霾,国内外许多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将再进两位数。可以说,这是政府得以采取得力措施严厉整治楼市的重要前提,从GDP的增速观察,政府针对楼市这个“支柱性产业”进行矫枉过正,大有必要。

总之,此次严厉的楼市调控举措,会对楼市产生较大影响。我们认为,挤楼市泡沫是必要的,防范金融风险也是必要的,但更重要是政府要缔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打击“炒房”不是目的,保证最广大的人民有房住才是目的。中国楼市作为一个不完全市场化的市场,“失灵”现象在所难免,这是政府加强调控最有力的理由。但是,调控楼市价格终究不是政府的主要使命,政策出台本身是柄双刃剑,矫枉过正对市场的影响是双面性的。要从根本上避免出现楼市房价的过度波动起伏以及给投资市场以及国民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还需要在根本上让政府职能归位,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并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相关性政策,切实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真正让市场发挥其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