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观点要有启发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观点要有启发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名师胜典

所谓“观点”,就是指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观点包括主题,但不等于主题,观点的外延要远远大于主题。所谓“启发”,就是阐明的道理能引起人的思考并使其有所领悟。

所谓“观点具有启发性”,主要指观点富涵哲理,具有思辨性。就是说,文中的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豁然开朗;或者观点较为辩证,使人加深了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虽不全面,但能使人产生对某个问题其他侧面的思考,拓展了人对该问题认识的广度;或者观点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丰富了该观点的内涵,等等。总之,不是读完就了事,而是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和灵魂的震颤,获得思想境界的升华。

写作指导

一、描叙中渗透感悟

要想写出见解独到的文章,必须对生活现象有深入的感受和领悟。例如2010年江西卷满分作文《找回童年》,文中有这么几段:

“姐姐带你下河吧。”

弟弟抬了抬头,望望河,望望我,“权衡”良久,平静地说:“前天刚买的鞋呢?”

“笨蛋,哪有人下河不脱鞋的?”我又想笑,又很伤感。也许,这是弟弟第一次做如此“冒险”的事情。

我牵起不情愿的他,走下河堤,帮他脱下闪亮的新鞋,轻轻地推他,一小步,一小步,浅浅的水漫过他的脚背,夕阳斜打在水面,柔和而安谧。弟弟回头看我,几分欢喜,几分狐疑,我只是笑,看他的可爱与胆怯。

“姐姐给你唱首歌吧:‘大风车吱呀吱悠悠地转……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

弟弟笑个不停,说太难听了。

但我要唱,不停地唱,因为我唱着这首歌过童年的河,他也应当这样。

弟弟在对岸招手,我笑着,夕阳顽皮地泻满整条河。

这是我的童年,是他的童年,是我们的童年。

河水不停地淌,风车不停地转啊转,转啊转。

文中没有直接点明“找回童年”,只是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叙述童年在弟弟身上的缺失,并偶用笔墨点染“我”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从而形成对比,慨叹今不如昔,水到渠成地引出“我”带着弟弟找回童年的深刻意旨。文字简洁而富涵诗意,将理性的思考化为灵动的表达,极具诗情画意。结尾处更是精彩,以意境示人――“但我要唱,不停地唱,因为我唱着这首歌趟过了童年的河,他也应当这样”“弟弟在对岸招手,我笑着,夕阳顽皮地泻满整条河”,读来余味深长。

二、议论中点亮哲思

好的议论往往内涵丰厚,能引发人们深入思考,获得人生的教益。例如蔡海鹏的《石牛》一文,描写自己在地摊上以8元钱的低价抱回了一头石牛,它“笨重丑陋,暗淡无光”,被冷落在书橱的一角,全家人都不喜欢它。后因朋友(鉴赏文物的行家)一句“这是唐货”而骤然成为“稀世珍宝”。后来,它却在人们以惊奇的眼光传看时,“啪”的一声摔得粉碎。那位朋友听到此事后,意味深长地说:“那石牛虽说不凡,可是它已过惯了那种寂寞、平凡的生活,一旦改变了生活方式,受到人的仰慕,反而使它走向了毁灭!”作者借独具眼光的行家之口,揭开了石牛摔碎的哲理内蕴:当头衔、掌声、金钱、地位等微笑着向你走来时,你要耐得住“寂寞与平凡”,保持一颗平常心;否则,等待你的将是失败与毁灭。这点睛之笔,点亮了哲思之光,使文章熠熠生辉。

又如满分作文《思乡毒》,开篇点出“长久以来,故乡一直是游子们魂牵梦萦的地方”,然后用“但是”一转,指出我们在冷冰冰的现实和伤人的挫折面前需要有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我们把所有的希望砸在“故乡”二字上,于是,像染上毒瘾的人一般,心情失落时把“故乡牌”海洛因拿出来抽一抽,进而满足地在一切温暖的幻想里泪流满面。这样的观点不啻石破天惊,令人在目瞪口呆之后,为之拍案叫绝。篇末处,作者以“精神若充实,无处不故乡”“精神若空虚,何处是故乡”以及“请让我们戒掉思乡的毒”点睛――以上句子充满哲理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认识问题的深度。

三、抒情中渗透理性

有位同学在叙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时写道:“一幅摄影作品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姑娘带着迷人的微笑,翩翩起舞于一间破败的教室,缕缕阳光透过没有玻璃的门窗洒在她的褶裙上。多么美丽宁静,多么富有诗意――你也许这样想。但当你知道这间教室是被轰炸过的废屋子,当你知道屋外的巴勒斯坦是怎样的局势时,你还会这样想吗?”字里行间流动着一股难以抑制的悲愤,但还没有揭示浪漫的诗意和残酷的现实背后的伤痛。可贵的是,文章接着写道:“也许你会感慨,这美丽与诗意是多么脆弱,一颗炮弹就可以使它灰飞烟灭。也许你会叹惋:小女孩脸上那迷人的微笑还能盛开多久?她那纯净的心灵,能否不飘进一片战争的乌云?战争摧毁的竟是这般美丽、这般美好的事物!物质的毁灭可以重建,但心灵的创伤能否愈合?”在女孩的美与摧残美的战争的对比中,渗入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同时形象地诠释了战争是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恶魔这一公理。

又如2010年江苏卷优秀作文《绿色生活》,以放松恣肆的写作心态,轻灵生动的细节描写,在“忆往昔、看今朝”的比照中表现对题意的独特理解。作者最后写道:

忽然明白了什么才算是绿色生活,不仅是双眼满含着绿色风景,绿色,更代表一种和谐,代表人与人之间的亲近。

我想祈祷,祈祷那汽车尾气别打乱我的翠绿芭蕉,祈祷那一扇扇防盗门别阻隔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

玻璃窗透明得漂亮,有时让我误认为不存在。然而一伸手,还是冰冷。

这扇“隔阂”,我真想打碎它。我童年的绿色生活哟,我好想“回家”!

“我想祈祷”“我真想打碎它”“我好想‘回家’”,情蕴其间,很能体现作者的心绪;“玻璃窗透明得漂亮,有时让我误认为不存在。然而一伸手,还是冰冷”,则一语双关,言浅而意深。

四、炼句中升华主题

精警深刻的用词,隽永深挚的造句,总能给人怦然心动的美感。用富于意蕴的词句表达思想,必定会绽放奇丽的光彩。有一篇题为“友谊的故事”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小故事:饿狮在扑向与之角斗的囚徒罗莱斯的一刹那,突然停止进攻,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瑟瑟发抖的罗莱斯。原因很简单,就是在这头狮子受伤时,罗莱斯曾经救治过它,与它建立了间无言的友谊。令人赞叹的是,作者讲完故事后,仅用一句话点示主旨,却很有力度。这句话就是:“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救助,谁就应该在平时播种友谊。”格言式的语句简洁明了,启迪人心。特别是“播种”一词,将“友谊”化为种子的形象,不仅生动活泼,并且让人自然地联想到,困厄时得到援助,那就是采撷友谊的鲜花,收获友谊的果实。

又如满分佳作《带着感动出发》,作者写“感动”,内容厚重;写“出发”,则寓意深远。在文末,他感慨道:

作为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我们都很容易被感动,但是,真正的感动却拒绝有限的时效,它没有终点。

……

没有带着感动出发的人生,是徒然苍白的人生;没有带着感动终结的人生,是失却韵律的人生。只有带着感动出发的人生,才能谱写出色彩缤纷的乐章,铺展出惊天动地的旋律;只有带着感动出发的人生,才能在高尚的追求中实现伟大的抱负,完成“为天地立心”的使命。

一句“真正的感动却拒绝有限的时效,它没有终点”和接下来的对偶句,在扣题紧密、句式灵动之外,更值得称道的是展示出了可贵的理性思维、创意思维――思辨性阐释,正反性说理。

考场佳作

“余”味绵长

2010年上海一考生

没完没了的会议,从早到晚的宴会,城市繁华而喧嚣,畸形滋长的欲望,都使我们的生命很满而生活很空。

丹麦人和孟子有一个共同的智慧――将小鱼放回大海,经过成长繁殖,反而能带来更多的鱼。

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可我们实行得并不好,“余”仿如一张通行证,贯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余,自然才得以平衡和谐。羊群吃草时懂得一片一片地吃,不断迁移,使新草生长;虎豹捕猎,常常挑些老弱病残者,使猎物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不至于自己断粮。而我们人类,似乎将“有余”的哲理视为小儿科,对地下矿产无休止地挖掘,对北极熊毫不留情地残害、杀戮。我不禁要呐喊:贪婪的人类,请放下手中的猎枪,咽下对野味的垂涎吧!如今频发的灾害,不正是大自然对人类不留余地、无尽抢夺的“回报”吗?

季羡林先生曾将和谐分为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和自己的和谐三个方面。对待人生,我们切不可抱着“悬肉为林,以酒为池”的贪欲来占有。毋宁说人生是占有不了的,因为我们迟早要将它交还。为生活留下一片“余”的天空,能让我们更豁达地品味人生。当有人提出为钱学森盖将军楼时,他婉言拒绝,回到生活中从容地“余”;当塞林格因《麦田里的守望者》走红全美时,他却躲回乡间一隅,因为那是他心灵宁静的“余”地。

留有余地,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进;留有余地,是生活中的平淡和从容,更是灵魂上的丰盈和豁达;留有余地,不仅应该是一个人的生存观,更应成为一个社会的发展观。中国的GDP正在高速增长,然而,与其一同增长的是人们的腰围;下跌的不仅有股票,还有人们的幸福指数。人们的房子越住越大,而待在家中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因为都被迫变成了房奴在外奔波;人们会在市场购物时斤斤计较,却对最珍贵的生命毫不珍惜。在中国,物质和精神的矛盾已成为大家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从民生的建设到前几天长江中华鲟的放生,越来越多地显示出我们正在学会如何留有余地!

面对时代的进步,尤其是所处的这个国家取得的长足进步,我欣然落笔,化作墨痕。虽然前路会有许多艰辛,但只要我们对自然、对人生、对发展都留有余地,那么我们定会向着阳光的方向生长。

点评:

此文给我们的启示是:有见识才能显现文章的水准,有功底才能表达作者的思想。

先说有见识。看看作者在文中阐述的哲理:有“余”,自然才得以平衡和谐;为生活留下一片“余”的天空,能让我们更豁达地品味人生;留有余地,不仅应该是一个人的生存观,还应成为一个社会的发展观。由此可见,该考生是同龄人中的思想成熟者,是年轻人中的胸怀远大者。这应该是一位成熟的90后的代表人物。

再谈有功底。思想要顺畅、得体地表达,当然还必须依赖篇章结构、遣词造句。作者开篇由生活镜头从反面入题,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生命很满而生活很空”,也即严重地缺乏“余”;然后以一个独特的比喻“‘余’仿佛一张通行证,贯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中心句,引出下文作者所看到的社会现象,以及自己对这些现象的见解、思虑与担忧;结尾处,以抒情性很强的语句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和希望。文章的题目很有特色,值得回味:“余”字一语双关,与“鱼”谐音,妙!“余”又是点睛,解释、揭示了观点的核心内涵,绝妙!行文用语也很出彩,像“我不禁要呐喊:贪婪的人类,请放下手中的猎枪,咽下对野味的垂涎吧”“毋宁说人生是占有不了的,因为我们迟早要将它交还”“留有余地,是生活中的平淡和从容,更是灵魂上的丰盈和豁达”以及“中国的GDP正在高速增长,然而,与其一同增长的是人们的腰围……”都意蕴丰富且不乏力度。

新题演练

健康,是人们的追求。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

请以“健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提示:这是一道写作思路比较灵活的发散式的作文题。正如题目已提示的,“健康”是个大概念,包括身体健康、思想健康、心理健康等。写作时如果只是把“健康”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概念,那么很难从多个角度新颖立意。所以得学会“化大为小”“化虚为实”,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选取自己最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以此作为主攻目标,其余的可以不写或一带而过,决不可贪多致滥。

参考拟题:1.乐观――健康的伙伴;2.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3.说说畸形心态;4.向锻炼要健康;5.健康是最大的财富;6.克服心理压力;7.远离精神;8.不要透支健康;9.要有健康的爱好;10.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