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换心”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换心”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在1967年世界医学史的纪录

1967年12月2日午夜,德内·弗里德曼站在南非开普敦的赫鲁特斯库尔医院的一间手术室里,并没有意识到人类医学史上一项新纪录正在诞生。

当时,她正帮助心脏外科医生克里斯蒂安·巴纳德操作心肺机器,巴纳德在为53岁的患者路易丝·沃什坎斯基移植心脏。这是人类以前从未尝试过的手术。

2007年12月3日,数十人聚集在赫鲁特斯库尔医院,他们和全世界10多万人一样,因接受了心脏移植而活下来。40年前的那一刻与他们的生命息息相关,让他们有理由来纪念。

“一切都还像发生在昨天。”参加纪念聚会的弗里德曼面对法新社记者回忆说,“连张照片都没人想起来拍,我们没想到宣扬什么,只想着是为了病人康复。”

她说,巴纳德很早以前便在器官移植方面展开了研究和实验,一直等待出现心脏供体将理论付诸实践。

最终巴纳德在开普敦的赫鲁特斯库尔医院成功进行了全球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1967年12月2日晚,一名25岁的南非女子在车祸中身亡,她的血型和沃什坎斯基匹配,她悲痛的父亲也最终同意捐献女儿的心脏。于是巴纳德等30名医护人员于2日午夜进入手术室,次日早晨8点结束手术。18天后,因为抑制排异反应的药物损害了病人的免疫能力,瓦希康斯基死于肺炎。手术后,巴纳德却表示:“这是一种非常易于移植的器官,今后将在医学领域内出现更为伟大的科学突破,因为心脏移植并不是一项科学突破,而只是一项技术突破。”虽然沃什坎斯基接受手术18天后因为双肺感染死亡,但事实上那次手术完成了心脏移植,被移植心脏在受体内自主搏动并具有供血功能,实现了医学界里程碑式的进步。

另外,巴纳德对于南非前白人政府的种族隔离制度一直持反对立场,他首次在手术中使用非白人护士,打破了先前非白人不能治疗白人病人的惯例。而且他还曾首次把一颗取自白人妇女体内的心脏植入到了一名黑人男子的体内。

如今在赫鲁特斯库尔医院心脏移植科当主任的约翰·布林克说,在心脏移植手术的早期,只有1/10的病人能存活两年以上,但自上世纪80年代新型抗排异药物诞生后,心脏移植手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一种常规疗法。

英国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67年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至今,全世界大概进行了17万例心脏移植手术。不但如此,术后患者的生存周期也越来越长。目前有记载的心脏移植患者存活最长的记录为29年。

完成了全球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的南非外科医生克里斯蒂安·巴纳德在塞浦路斯的一个海滨度假胜地突然死亡,享年78岁。据初步推断,他死亡的原因却是自己心脏病发作。

据报道,巴纳德医生当时正在塞浦路斯西南部海滨度假胜地帕福斯度假,2011年9月2日早晨坐在旅馆的游泳池旁的巴纳德突然倒下,同住在旅馆内的一名医生试图用人工呼吸将他救活,但没能成功。根据迹象显示,如此短暂的猝死过程很可能是由于心脏病发作,但巴纳德的死因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1978年,中国首例心脏移植术

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的心脏移植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1978年4月,上海瑞金医院张世泽医师执刀进行了我国首例心脏移植,患者是一位38岁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术后死于排异反应,这也是亚洲第一例心脏移植术。

近几年,我国已有数十家医院先后开展了这一手术,手术成功率达90%左右,1年生存率为75%。国内心脏移植术后最长存活者已达14年。

现在国外心脏移植病人的年龄已囊括成人、儿童及婴幼儿。在国内,成人心脏移植已很成熟;婴幼儿的心脏移植尚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最小年龄的心脏移植时间是2013年1月武汉同济医院为8岁女孩小雨换上20岁心脏。

“希望女儿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33岁的周玉玲坐在女儿小雨的病床边喜极而泣。8岁的小雨在医院成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成为中国目前健康存活的最小的心脏移植儿童。

小雨家在湖北钟祥市,从出生起她就浑身无力,几乎常年住在医院,3岁还不会走路,5岁还经常摔跤,想出去跟小朋友玩,稍微走快点就喘不过气。前年,母亲送她去上学,她很开心,但生活仍无法自理,上厕所需要老师扶,否则蹲下去就站不起来,吃饭也是同学们帮忙送到她面前。

2011年8月,小雨突然剧烈腹痛,呕吐不止,被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由于心肌收缩渐渐无力,心脏不断扩大,最后将因不能有效射出血液而死亡,如今小雨的心脏比成年人的还大。医生说唯一的治愈方法就是心脏移植,但由于没有合适的供体,只能等待。

合适的心脏更不知何年何月才有,绝大部分患者都难以等到供体出现。小雨只能靠大剂量激素和强心药维持小雨的生命。在医务人员人员以及小雨的坚持下,终于等到了一颗合适的心脏。

专家介绍,小雨心脏虽大,胸腔却小,想找到合适的供体很难,这名20岁的捐献者心脏比一般成年人的要小,正好可以放进孩子的胸腔。

虽然供体找到了,但成人的心脏用到孩子身上还是头一遭,手术面临很大难题。移植的心脏与小雨心脏的血管口径相差悬殊,如果不能“无缝衔接”,将会导致移植失败。专家采取渐进缩窄吻合,将血管成功缝合在一起。

然而,移植的心脏相对患儿胸腔仍然较大,无法顺利关胸。魏教授将心脏两侧的纵膈胸膜打开,为“新”心脏腾出足够的空间,手术终于圆满成功。

术后,小雨身体十分虚弱,在ICU病房住了两个多月,她终于渡过肺部感染、营养不良、呼吸衰竭、急性排斥、败血症等重重难关,现在恢复良好。

2003年,山西首例心脏移植手术独立完成

2003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独立完成了一例心脏移植手术,这也是山西省首例独立完成的心脏移植手术。

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是一位年轻的晚期心肌病患者。小伙子患的是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频发恶性心律失常。入院后,他的心脏极度扩大,相当于正常心脏的4至6倍,极度衰竭的心脏随时可能停止跳动。据专家介绍,对于各种类型的终末期心脏病,心脏移植是惟一有效的办法。

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针对患者的情况,决定充分配合,实施“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以挽救患者年轻的生命。手术历时138分钟,情况良好。

1967年首例人类心脏移植成功以来,心脏移植效果已有了显著提高。目前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人接受心脏移植手术。至1999年为止,全球已经有304个医疗中心完成心脏移植手术48841例,心脏移植已成为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