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族地区公共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意义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族地区公共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意义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少数民族政府在进行公共决策的过程中确保群众参与是政府决策民主、科学、高效的重要保障,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以及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途径。但是由于民族地区大多经济比较落后、公众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以及特殊的行政文化等条件限制,导致现阶段民族地区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程度偏低。民族地区政府必须从自身做起,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充分调动民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切实把公众参与融入到公共决策过程中

[关键词]民族地区;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参与路径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公众越来越迫切的希望参与到政府决策过程中来。另外,由于社会情况的复杂多变,政府单方面制定的政策也难以满足公众最迫切的需求。目前中国已经处于一个公众参与的时代,民族地区也需紧跟时代步伐。

一、民族地区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意义

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不仅是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权利的重要举措,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基本要求。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不够充分,只有通过群众共同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才能是决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群众的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观念不够完善,只有通过群众参与公共决策这种形式才能有效预防公共权力的腐败。

(一)有助于民族地区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就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发展政治民主观念。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过程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离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同时,又因为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的直接面向各族群众,由于各族人民需求和习俗的差异,只有让群众参与到政府决策的过程中来,政府才能真正了解公众的真实情况和要求。

(二)有助于少数民族群众自己管理当地事务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于政治参与的热情,少数民族群众从自身相关的利益出发,积极的参与社会管理,参与公共决策,这也恰恰体现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精神。《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处理涉及本地方各民族的特殊问题的时候,必须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尊重他们的意见。”少数民族群众作为民族地区的主体,理应成为与自身切实利益相关的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和监督者。

(三)有助于保障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

由于民族地区社会情况的复杂性以及地理上的闭塞,其公共管理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由于长久以来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社会现状,民族关系复杂,各个民族的价值关念也存在较大的区别,某些地区或者民族之间甚至存在一些矛盾等原因,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公共管理的进步。正是如此,民族地区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更应该慎重。因此就必须充分听取民意,让群众参与到决策制定中来,发挥民智,使政府制定的政策最能代表民众的呼声,最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民族地区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公众参与物质基础薄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政治参与行为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铺垫。因为地理位置不佳,以及历史因素,导致现在的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极度落后。虽然自上世纪改革将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后,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了巨大的飞跃,但相较于全国而言仍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据统计,2013年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二分之一,有些地区甚至仅仅处于温饱水平以上,仍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落后的经济导致人们无暇顾及参与公共决策和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

(二)民族地区公众文化水平低,自身素质不够

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政治情况瞬息万变,日益复杂的社会状况对每一个政治参与者的素质提出了跟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导致教育事业也不能良好发展,民族地区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许多群众的文化水平不足以理解和处理政府需要面对的事物。最近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中文盲比例偏高,其中接近三分之一,超出全国平均水平7倍多,西部地区存在众多的成年人完全不具备参与日常政治生活的能力。

(三)传统行政文化的负面影响

由于少数民族传统政治体制的固有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别有用心的分裂分子对我国目前的民主政策存在的误解甚至抵触。这严重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的发展,对民族地区民主行政发展带来极大威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和政治秩序的稳定,最终导致民族地区发展的滞后。

三、提高民族地区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参与的决策机制

参与型公共决策机制是指政府在制定公共决策时主动接受公众的参与,是一种政府内在设定的一种允许公民参与的制度化体系。只有建立健全一系列法律规范,为公众提供制度性的、主流的参与途径,才能减少非制度性的、非主流的参与渠道。参与型决策机制的具体制度有很多,例如:行政监督制度、行政决策咨询制度、行政信息公开制度、行政听证制度等。行政信息公开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尤为重要。

(二)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

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是否有能力参与到政府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是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为此,民族地方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使每一位成年公民都能具备政治参与的基本素能和意识。另外,要加强对少数民众基本政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每一位群众真正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拓宽参与路径

要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水平和热情,必须对政府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对群众要求的输入和公共决策的输出进行适度调整。政府在制定决策时必须充分了解民意,汲取民智,保证决策制定的科学、民主、透明。另外,民族地区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增加社会稳定、生态安全、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程度等指标。

参考文献

[1]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2]马啸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3]赵新国.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