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求一个小数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得基础上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理解表示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的问题,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理解表示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四)教法、学法:

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教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一样,也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位数,由于保留的位数不同,求得近似数的精确度也不一样,特别是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道理要让学生明白,基于这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第一个环节:检查预习

1.说出几个学过的小数,并把它们写在黑板上。

2.引出新课题,板书课题。

3.思考:如何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 (求整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是否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旧知铺垫,猜想,让学生自然的把新旧知识有效的联系起来,对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激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新授课

1.情景导入

在一项调查中,三个人的调查结果分别是:豆豆的身高0.984米,O.98米,1.O米,请问谁说的正确?豆豆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

通过了这个问题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2.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

杜朗口教学的成功经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为主,激发学生最强烈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把课本上的例题制成预习提纲,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1) 0.984≈( )(保留两位小数)想:保留两位小数就看( )位上的数,它是( )不满( )就( ),所以0.984≈( )

(2) 0.9 84≈( )(保留一位小数)想:保留两位小数就看( )位上的数,它是( )已满( )就( )所以0.948≈( )。

(3) 0.948≈( )(保留整数)想:保留整数就看( )位上的数,它是( )已经满( )就( ),所以O.984≈( )。

(4)各小组汇报交流,自己总结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方法。

这样设计的教学意图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学法上予以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再次指导学生观察以上几道题你还发现了什么?表示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O(不能去掉)

(教学意图:拓展提升,升华知识,突出重、难点)

3.展示环节,多样化练习

各小组用不同的形式来来展示学习成果。

例:做练习的方式:3.47、0.239、4.08(保留一位小数) 3.344、6.628、0.402(保留两位小数).

做游戏的方式:游戏的名字叫找朋友,一个小组拿的有题目,一个小组拿的有答案。拿题目的小组唱“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咱们握握手”拿答案组的同学配对后,齐读结果:

编顺口溜的方式:

你拍一,我拍一,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你拍二,我拍二,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你拍三,我拍三,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你拍四,我拍四,大家要牢记,表示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制作成果记录卡的方式: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

1.完成P74一做一做,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2.完成P75一第一题,按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

第四个环节:拓展训练:

1.请同学们想一想商品的标价保留了几位小数?为什么这样标?

2、一个小数保留位数的多少与它的精确度有什么关系?

“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