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排污治理中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排污治理中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状况,本文通过对污染源的排污企业和政府监督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建立监督博弈模型,并以此分析政府和排污企业之间的博弈均衡,从而提出解决排污治理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博弈论;排污治理;纳什均衡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当前经济发展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特别是像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高能耗、粗放型为基础。众多的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大量的工业废气排放的空气中,破坏了生态环境和城市的生活环境。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河流、空气是公共产品, 如果不对排污进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 势必会出现“ 公地悲剧”,排污企业常常不需要承担污染责任, 也就是污染收益大于污染成本,企业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产生负的外部性效应,生产企业违规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超额的收益越多, 违规的诱惑力就越大;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和政府、居民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排污企业得不到有效监督。基于此, 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入排污治理政策, 对于解决中国违规排污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环境是建立在完善的规范制度和有效的政府监管基础之上的。政府制定的有关环境的规范制度的实施是生产企业与政府之间围绕规范与违规的一系列重复博弈的结果。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政府部门和排污企业之间的互动, 建立博弈模型, 讨论二者的策略选择, 并且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二、模型构建

1、模型基本假设

(1)理性假设: 排污治理中的双方都是理性的, 能够自觉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即政府的目标是确保在依法条件下的收入最大化,而企业则是在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限度内确保自己利润最大化。

(2)在排污治理博弈中, 参与双方为企业和政府监督机关, 各有两种战略选择: 排污与不治污, 检查与不检查, 两者之间存在混合纳什均衡。

(3)假定企业为风险中性者, 企业与政府监督机关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4)只要监管部门检查就一定能查实问题。

2、模型的建立

为了便于分析设企业不治理污染物的收益为额外收益C即治理成本,D为企业的违规的心理成本且D0。查处的罚金为F,则根据假设企业主动治理的总收益为0,被查处未进行污染治理企业的总收益为C-F-D,监管部门检查企业的费用为A,则当被检查企业治理时监管部门的收益为-A,当被检查企业没有治理时监管部门的收益为F-A。

由于企业和政府双方信息不对称使得一次博弈可能出现以下四种结果: 一是企业违规排污、 政府检查发现; 二是企业违规排污、 政府不检查未发现; 三是企业依法治理废污、 政府检查; 四是依法治理废污、 政府不检查。现实中双方博弈是多次博弈的结果。

对四种博弈结果的逐一分析。双方各种结果的支付如下:

当企业违规排污、政府监管部门检查时,政府获得的预期收益为F-A,企业得到的预期收益为C-F-D;

当企业违规排污、政府监管部门不检查时,政府获得的预期收益为0,企业得到的预期收益为C-D;

当企业进行污染治理、政府监管部门检查时,政府获得的预期收益为-A,企业得到的预期收益为0;

当企业进行污染治理、政府监管部门不检查时,政府获得的预期收益为0,企业得到的预期收益为0;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可用如下表格表示:

当生产企业不违规时,政府不查处的收益大于查处,其最优的选择为不查处。但是,当政府选择不查处时,生产企业违规排污的收益大于不违规收益,其最优选择是违规。

当生产企业选择违规时, 政府的最优选择取决于不查处的损失与查处成本比较;当不查处的损失大于查处成本时,其最优选择为查处;反之为不查处。

当政府选择查处时,生产企业的最优选择取决于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后的收益与被查处的损失的比较,当CF+D时,其最优选择是违规排污。

所以假设 C>F+D,F>B。则在此假设下,该博弈模型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即无论政府选择检查还是不检查企业的占优战略都是排污。若此时我们假设F>B,则政府的占优战略是检查,因此该博弈模型的纯战略纳什均衡为(检查, 排污)。这一结果具有现实意义,企业为了使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一定会排污尽可能多地节约治污成本,即使被发现或检举, 由于获得的额外利润大于交纳的罚款, 因此许多企业宁可冒风险交罚款,也不愿花费成本治理污染物。并且地方政府出于自身政绩和企业税收的考虑, 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象征性地对违规企业罚款。这就造成政府监管不力,企业污染不止的恶性循环。

如果C

3、混合策略均衡分析

三、模型结果分析

(1)企业违规排污概率r与检查成本A成正比

(2)企业违规排污概率r与罚金F负相关

(3)政府监督机关检查的概率p与罚款金额F负相关

(4)企业排污的期望收益与政府检查概率p成反比

(5)政府检查概率p与企业违规排污心理成本D负相关

社会责任与保护环境的意识直接反应企业对排污法规的接受程度,是决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想协调良性循环的关键因素。企业环保意识强,选择舞弊时承受的心理成本D就越大,预期收益就会相应的减少。当整个社会企业的环保和责任意识很强时,p就会趋于0,会达到一种理想状态:即监督部门不需要付出任何检查成本,企业都会自觉依法治污。

(6)政府监督机关检查的概率p与检查成本A正相关

检查成本越多, 企业违规排污的概率越大,从而政府检查的概率也大,必须加强对违规排污的查处力度。

四、博弈分析结论及建议

由博弈模型结果分析可知,从企业的角度讲,对违规排污行为的选择与否, 主要取决于政府监督机关的检查概率、 检查成本、 处罚标准和企业内部成本等因素。从监督机关来讲, 提高检查概率、处罚标准和增加企业的内部成本等手段都是防止和减少违规排污行为的有效措施,从而促使社会总效益最大化。

因此,在排污治理的问题上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规则的强制力, 降低违规获利的诱惑力。一方面加大规制强制力,对违规企业严厉处罚。另一方面降低违规排放所获得的利益,完善环保制度。(2)降低检查成本, 提高检查人员的专业水平。检查机关可以通过培训或引进专业人才和新技术提高检查效率。(3)建立完善的政府监管激励约束机制,如定期对这些企业及其附近的河流的水质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受到污染或企业有排污行为应及时制止并处以相应的处罚。(4)严惩任何的排污违规行为。制定严格的监管法规,而且要对每一起违规排污事件及时严厉的查处。因为生产企业对监管政府过去违规事件的查处结果作为观察信息来修正其对监管政府信誉的判断, 推测其对未来违规事件的查处方式, 并作出是否违规的决策, 其中存在一种学习机制,而监管政府的行为存在一种示范效应。任何对违规行为的放纵都会对监管政府的信誉和法规的严肃性带来严重危害,必须坚决制止。

参考文献:

[1]高鸿业.微观经济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3]郭桂祯.企业排污治理的博弈分析[J]科技信息, 2008年.第2期.

[4]张俊、张荣.博弈论在治理河流水污染中的应用[J]绿色经济第54期.

[5]陶满得、彭兴庭.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基于房地产政策的分析[J] 2006: 珠江经济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