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开展研究性学习 创新师资培训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展研究性学习 创新师资培训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研究性学习要求在老师指导下,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研究主题,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所感、所想、所做和所得,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创造有益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氛围,在研究中学习,在反思中进行集体的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意义;特点;实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实践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师资培训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员从教育实践中选择教育问题,并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展开主动的、探究式的综合学习。

一、师资培训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一)改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培训氛围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员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同时也是一名学习者。没有了枯燥的、高高在上的理论讲述,教师和学员之间更多的是平等协作、自由交流。师生之间很容易产生平等、尊重、亲密的关系,进而建立积极的、更具人性化的培训氛围。这种氛围有利于学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二)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学员和教师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从问题的确定、研究到最终得出结论,其活动主体就是学员自己,教师只是指导和协作的角色。这与以往的教学相比是一个崭新的变化。无论教师还是学员都要面对不确定的内容和不确定的研究过程,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思考和尝试空间,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灵活性,师生可以共同进步,共同受益,促进教育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三)学员参与学习内容的制定,提高培训的实际价值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是由学员自主选择,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从教育实践中选择具有实际价值的问题,并围绕问题的研究进行综合学习。由于学员自主选择的问题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很贴近,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存培训内容上诸多令学员不满意的问题。

二、师资培训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强调学员的主体性

研究性学习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研究主题,并主动地进行知识的交流、整理和思考。学习自始至终的主动者都是学员自己,只有丢掉被动学习的惰性,使自己投入进去,学习才能得以继续。支配自己的大脑和行动永远比受别人支配更有吸引力,研究性学习极大地发挥和调动了学习者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二)重视学习的学习过程

以往的培训都是侧重认识、重视结果,认为学习就是获取信息吸收知识。但在注重创造的今天,真正的学习是和有效的思考、行为的转变及自我的重建紧密结合起来的。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本身及学员在亲身实践中的发展。学习的很多问题都是没有惟一的、标准的答案,其答案就在每个人、每个组的思考、研究过程中。研究性学习关注学习过程中一切所感、所想、所做和所得。

(三)倡导学员的团体学习

以往的学习基本上都是大家到一起而进行的个体学习,忽视了团结智慧、沟通交流、人际互动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由于研究性学习是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学习,所以需要学员自主、合作地进行学习。合作既是研究性学习的手段也是目的,只有合作才能调动各种潜在的学习资源,快速而有效地开展研究、解决问题。

(四)突出学员学习的综合性

研究性学习是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没有固定的答案。这就需要学员激活并融合各种知识,寻求多种思路,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思考、分析、尝试并解决问题。这既可促进学员活学活用知识,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也符合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三、师资培训中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一)明确师资培训中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1.学员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发展自己

主要是培养他们的研究素养及职业能力,使之成为自身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2.教师有意识地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我国《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没有参与过研究性学习,不知道真正的研究性学习到底是怎样的,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担当重任?因此,在教师培训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使教师理解和经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控制技巧,符合当前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

(二)建立有益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氛围

1.让学员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和意义,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和目标

学员对研究性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就会积极配合学习进程的展开,与教师共同克服所遇到的障碍。

2.学习情境也是需要注重的潜在因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的综合学习,必须创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比如小组的分配、学习资源的共享、必要的规章制度、益于学员交流沟通的多种渠道等,都要精心安排,以便营造一个民主化、个性化的开放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建立良好的研究性学习氛围,使学员之间形成友好的学习伙伴型人际关系。

(三)抓好选择研究课题这一关键环节

如何选好题,这即要学员主动发掘,又要教师理性的指导。学员的问题和困惑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必要一一进行研究。教师要对学员整体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引导学员提出问题,并进行科学的分析。要思考其问题的价值及可行性。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一步。只有选择适合学员水平、符合教育实际需要的课题,才能保证研究方向的正确及研究性学习过程的顺利展开。

(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学习,最初学员可能较难进入情境,教师要善于从学员的性格、兴趣、专业等方面找到入口,使学员顺利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学员遇到问题或学习进展不顺利时要能有分寸地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学员合作探讨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民主平等的气氛并形成协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每个人都要认识到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群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因为学习的能力更易产生于特定情景和实践群体的参与中。所以调动学员主动性和组织一个协作的研究群体是教师引导的关键所在。

(五)把握好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的基本阶段

长久以来,学习已在无形中被认为是吸收知识或获取信息,实际上这与真正的学习相距很远。而研究性学习是让学员通过全新的学习形式进行真正的学习,即独立地思考并提出看法、不同的观点进行撞击,彼此互相丰富思路和情感。研究、学习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和方案,学员可以围绕选定的课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研究活动。总的来讲要经过问题分析阶段,即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思考问题,产生一些初步的想法:信息收集选择阶段,即学生围绕问题开始自主学习并收集信息,并不断产生新的想法;研究学习阶段,即通过各种集体学习形式来检验和讨论每个人的想法,大家彼此影响,相互协作,共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六)及时进行集体的总结思考

总结的目的不是对任何问题都必定找出惟一正确的答案,而是欢迎大家引论据、摆事实来陈述自己的意见,同时教师也可对前期研究学习中的突出问题进行适宜的解决。学员可以及时而客观地了解不同的思路、研究方法,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学员的反思过程,从反思中丢掉不合理的,采纳更合理的,从而使下一步研究学习更科学,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刘黎明.论教师的问题意识[J].当代教师教育,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