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表征及其克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表征及其克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将情报分析置于认知心理学研究视角中,提炼出基于认知的情报分析通用流程,指出情报分析中认知偏差的诱因。进而,阐释情报采集阶段、情报选择阶段、情报整合阶段与评估论证阶段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表现。最后,提出克服情报分析各阶段认知偏差的对策。

[关键词]情报分析认知心理认知偏差

[分类号]G237.5

随着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情报分析手段与方式日益精进,但情报分析失误、无效事件仍屡屡发生。因此,技术与方法的优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情报分析无力的现状,本文将研究视角置于情报分析的主观因素方面,旨在揭示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进而提出克服情报分析认知偏差的对策,以臂助情报分析工作者应对当前不确定性、复杂性、动态性环境下的情报分析工作。

1 情报分析失误的认知偏差诱因

情报分析是一项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不同领域的情报分析侧重不同,一些细化的步骤也有所区别,但都会遵循一个通用的分析流程,即情报分析工作始于问题定义、历经计划制定、情报采集、情报选择、情报整合4个阶段,最后进入情报论证阶段,结束一轮情报分析工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步骤都需要情报分析人员主体的信息加工来完成。情报分析人员从感觉开始,通过知觉的整体反映、注意和控制,获得科学创造所必须的信息,通过记忆加以存储,再经过思维活动加工,借助于想象等心理活动完成情报分析创造过程。

认知偏差是人们普遍存在的认知心理现象,由于情报分析本身就是认知过程,因此,认知偏差根植于情报分析过程之中。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是指分析人员或者决策者仅根据情报的表面现象和虚假信息对他人、事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符合。一种最为常见的情报分析失误的全过程见图1。

图1表明,分析人员对信息的采集与选择都带有过滤性,他们更倾向于接收并选择那些同自己主观观念中一致或者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对于一些相反的观念比较排斥,从而选择性地接收信息;进入情报整合阶段,往往对于分析的事物或者人会有低估的心理存在,同时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错,但容易倾向于过度自信;进入情报论证阶段,往往受到非理性的驱使,从而忽视强有力的反面证据,最终对于一些相反的信息彻底忽略,从而导致了情报分析的失败。

2 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表现

2.1情报采集阶段:启发式偏差

由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分析人员总是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与理性人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限理性的分析者往往会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开始寻找情报分析的依据和可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认知偏差为启发式偏差。启发式偏差是指当人们要对一个既复杂模糊又不确定的事件进行判断时,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会走一些思维的捷径。体现在情报分析采集阶段,人们面对繁复信息,无法知道哪些可选,哪些可剔除,此时他们往往依赖过去的经验,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得到启示,然后利用得到的启示作出情报采集判断。这些思维的捷径,不可否认有时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快速地做出采集判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这些因走捷径而导致的对重要信息未予充分采集的偏差,就称为“启发式偏差”。

2.2情报选择阶段:证据评估偏差

采集到的每种情报来源的可靠性不尽相同,有时情报本身就是不完整的,甚至会与其他来源的情报相抵触。对于相互矛盾的信息的情报选择有赖于情报分析,需要根据现有已发生的事件,甚至在所有的证据收集齐全之前做出快速的判断。分析人员对于信息流的控制很有限。针对特定的主题,厘清其来源通常是麻烦且耗时的过程。某些重要主题的证据是零星的或不存在的。对于绝大多数依赖人作为来源的信息,二手信息就是最好的了。

因此,在情报选择这一关键性的步骤中,分析人员对于一些生动且含有具体细节的信息,往往在选择上没有问题,而容易忽视抽象或者统计性的信息,但后者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情报选择时,通常对于证据的一致性很敏感,但是对于证据的可靠性关注度不足。最终,往往对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的证据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情况导致了证据评估偏差的出现。证据评估偏差是一个集合概念,凡是与证据评估相关的偏差,统一称为证据评估偏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2.2.1

以生动性作为标准评估证据的偏差 信息对人类思维的影响与它作为证据的真实价值之间不完全相关。具体来说,那些生动的、具体的、个人的信息比枯燥的、抽象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记忆。但是枯燥的、抽象的信息作为证据,其价值往往更大。以生动性为标准,决定证据是否有影响,这种错误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证据,仅仅是因为它们过于抽象,而变得毫无影响力。尤其是统计数据,因为其缺乏丰富与具体的细节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往往会被忽视与轻视。

2.2.2

证据缺乏的评估偏差 情报分析的主要特点是缺乏关键性的信息。被挑选出来进行分析的问题是基于它们的重要性与用户的需要,而没有更多考虑到信息的可用性。分析人员对于现有信息尽可能地深入分析,有时甚至要考虑很多相关信息。理想情况是,情报分析人员能够识别缺少哪些证据,并把这些作为要素归入他们的算筹之中。他们也应该能够估算这些丢失数据的潜在影响,并相应调整判断的可信度。不幸的是,这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很少存在。

2.3情报整合阶段:估计概率偏差

情报整合阶段需要分析人员对已经经过优选的情报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简化、编码、合并、分解。在整合阶段的认知活动经常受到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控制和限制。该阶段主要是对信息的整理过程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包含三部分的内容:①编码(codjng):在对不确定事件做出判断时考虑的是发生概率大还是小,其中发生概率的值相对于某个参考点所确定,通常参考值受到目前面临的情况和分析人员对未来的预期影响;②合并(combination):合并出现相同结果的概率,可以简化问题;③分解(cancellation):将期望分解为无风险因素和风险因素。编码、合并和分解都包含在信息的整合阶段中,分析人员在整合阶段的认知偏个体的判断与决策过程,最可能产生的心理偏差表现为估计概率偏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2.3.1

可用性法则 人们在判定概率时通常使用一个简单化的经验法则,即可用性法则。在这种环境下,“可用性”指的是记忆中可想象的或者可追溯的。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了在判断一个事件的概率时,人们不自觉地会使用两条线索,他们可以想象到的一个事件的相关实例,或者他们很容易想起的这类事件的频率。当人们估计频率或者概率时,使用凭经验的可用性法则,往往会根据过去记忆中的事件发生概率来判定当前事件发生概率。通常在关于可能性或者频率判断小应用可用性法则是一种非常省时的判断方式。

然而情报分析人员必须了解这些流程的优势与不足,能够识别它们多大程度上会对人产生误导。对情报分析人员来说,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可用性法则时,必须要十二分小心。否则,会直接导致事件概率判断失误。

2.3.2 脚本概率评估 情报分析人员通常以脚本形式表达判断,脚本包括一系列事件,以一种叙事的方式串联在一起。要计算出脚本概率的数值,就需要对每个独立事件的概率相乘。如,一个脚本有三个事件,每个事件可能(70%可能性)发生,该脚本的概率是0.70*0.70*0.70或34%多一些。如果加上第4个事件的可能(70%),脚本的概率将会降到24%。很多人并不具备掌握概率性推理的能力。对于此类问题,一个简化的方法就是假设一个或者更多的可能事件将会发生。这将会排除判断的不确定性。另外一个简化问题的方法是的对每个事件概率的粗略平均做出判断。在上文提到例子中,如果利用平均的方法给出整个脚本的概率是70%,那么脚本发生的概率远远超过实际的情况。

当采用均值方法时,脚本中的高概率事件会抵消低概率事件。这违反了“木桶”原则,即一链不能超过其最薄弱的环节。从数学上来说,对于脚本中最低概率的事件设置一个概率上限。如果采用平均值的策略,就需要在脚本中加入更多额外的细节,这样使得它们看上去合理,提高了预期的脚本概率值。同时,从数学上来说,额外的事件必然会减少概率。脚本概率评估偏差由此而生。

2.4情报论证阶段:事后偏差

情报分析的评估偏差,是指分析人员对于他们自己判断的自我评价,或他人对于情报产品的评价,由于认知的系统偏差会受到曲解。结果是,分析人员高估了他们自己分析绩效的质量,而他人低估了分析人员工作的价值与质量。这种现象源自于人类心理流程的本质,非常难以克服或根本就无法克服。

事后偏差影响情报报告的评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分析人员通常高估了他们过去判断的准确性;②情报使用者通常低估了他们从情报报告中获取的知识;③情报产品的审查员,他们负责对情报失误进行事后分析,由于其已知分析结果,他们倾向于认为分析人员理应作出更为有效的预见,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偏差都不奇怪。分析人员虽然在自己身上看不见,但在别人身上都能观察到这些倾向。让人无法预料的是,这些偏差不仅仅是自我的产物,也是缺乏客观性的产物。在其他环境中不乏见到这类偏差,它是植入了人们的心理流程的,仅仅通过简单的提醒,如希望人们看待问题要客观,则很难克服这些偏差。

3 情报分析中认知偏差的克服

3.1 以正确的情报为分析的前提

情报本身在分析和判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情报分析过程中的判断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完备性。往往判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偏差很多因为缺乏或者忽视了信息本身导致,控制认知偏差的产生就是要客观地对待需要分析和判断的问题,并收集充分的信息进行决策,而不是建立在主观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于那些需要在瞬间做出判断的,情报分析人员也需要在收集必要的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而不能贸然判断以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2明确情报分析的根本目标

没有目标就无法保持理性,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信息,不知道哪些信息有关,哪些信息无关,很难从选项之间做出选择,甚至会经常对所做出的选择感到后悔。明确的情报分析的目标能使分析过程变得容易,并帮助分析人员排除干扰。一次成功的情报分析,应当在发现问题时就对问题进行认真的定义,想清楚为什么要做分析和判断?如何做分析和判断?如果没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还不知道判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贸然进入分析流程,这样的分析和判断必然失败。因此,在情报分析之前,要按照以下步骤首先确定情报分析的目标:①找出围绕情报问题最关注的事情;②将所关注的事情简化为目标;③弄清楚每个目标的意义;④明确实现目标能否解决情报分析的关键问题,对分析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要针对一个问题设定一个目标,而不能把目标订得过多,过于笼统,更不能试图通过一次分析活动就解决所有问题。

3.3采用针对认知偏差的分析框架

竞争假设分析(analysi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ACH)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分析师小理查兹・J・豪雅(Richards J.Heuer,Jr.)于1999年在其专著《情报分析心理学》中首次提出的。该方法逻辑性非常强,包括8个相当简单的步骤:

第一步,生成假设。这一步需要进行发散思维,以保证各种可能性,即各种假设都被考虑到,同时进行聚合性思维,以保证多余的、不合理的假设被排除在最终假设之外。

第二步,列举证据和论点。在这一步中,要对证据进行更大范围的搜集,以包括所有可能对假设的判断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合理设想或者逻辑推理,目标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标准程序等。

第三步,制作矩阵。将第一步生成的假设排在矩阵的第一排,把第二步收集的证据排在矩阵的第一列,然后对每条证据与每个假设的一致性进行逐个判断,一致标记为(+),不一致就标记为(一),不相关标记为(N/A),这将帮助分析人员决定该证据是支持还是驳斥该假设。对每条证据都采取同样的步骤,以判断其与假设的关系。

第四步,完善矩阵。重新评估假设与证据的一致性,重新考虑或重新组织假设(改变假设的表述方法)以反映所有重要可能。一些假设可能需要与其他假设进行组合,或者分为两个假设。标注但不要删除与所有假设都一致的证据(如果某证据与所有假设都一致则没有诊断价值),不要删除在简单ACH分析中没有用的证据,因为它可能在结构化ACH中成为关键证据。

第五步,得出初步结论。根据假设与证据一致性的判断,再次认真判断每个假设的可能性,并对每个假设的相对可能性形成初步结论。

第六步,重新评估关键证据。对结论有关键作用的证据或假设进行两次评估,考察是否存在可疑的假设,是否有不完整或有误导倾向的证据。

第七步,报告结论。ACH真正的优势在于它能使分析人员在完全明白整个分析过程后再进行逻辑推理。在进行报告时,要同时报告结论以及其他被验证和排除的假设。

第八步,设定未来观察的标记。由于事件始终呈动态发展,易受很多因素影响,分析的结论通常都是初步的。因此,提前指定某些指标,如果这些指标发生变化的话,将导致已确认的或其他假设的可能性发生重大改变。对后继信息的持续收集同样会暗示未来事件变化的可能性。

该方法提出较早,但由于情报分析方法的众多,为人们忽视,ACH在应对分析人员认知偏差方面有其针对性,如果实际中得以有效应用,则对情报分析的成功大有裨益。

3.4 引入群体决策的分析机制

情报分析的各阶段都需要决策,如果仅仅是情报分析人员单打独斗进行个体决策,则情报分析的结果

势必会存在一些弊病。管理学大师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有如下优点:①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通过综合多个个体的资源,可以在决策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信息;②增加观点的多样性,除了更多的投入以外,群体能够给决策过程带来异质性,这就为多种方法和多种方案的讨论提供了机会;③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许多决策在作出之后,因为不为人们接受而告夭折,但是,如果那些会受到决策影响的人和将来要执行决策的人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他们就更愿意接受决策,并鼓励别人也接受决策,这样决策就能够获得更多支持,执行决策的员工的满意度也会提高;④增加合法性,在西方国家,群体决策被认为比个人决策更合乎法律要求,如果个人决策者在进行决策之前没有征求他人的意见,决策者的权力可能会被看成是独断专行。

情报分析整个过程充满情报分析人员的决策问题,在某种情况下情报分析的结果相当于决策的结果,因此,将群体决策的思维引入到情报分析流程中,考虑在分析过程中多人协同协作分析,可以有效地避免个人的认知偏差为情报分析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4 结语

情报分析一直是情报学研究的主要阵地,情报分析活动对于国家、社会、政府、企业、图书馆、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在日本,情报分析能力被视为国力指数的十大要素之一,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情报分析活动作为人类思维最复杂的形式之一,要想成功地进行该项活动,分析人员的认知偏差问题不可回避。本文根据情报分析的流程,揭示每个阶段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进而提出纠正情报分析认知偏差的几点建议。对于认知偏差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而将情报分析置于认知心理的视角中去审视则是少之又少。本文旨在引起情报工作者、图书馆情报分析与服务人员对认知偏差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注,将其更好地应用到情报学领域中,以提供更优质的情报分析产品,促进情报工作整体的提升与优化。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表征及其克服/严贝妮 汪传雷 周贺来等

[摘要]将情报分析置于认知心理学研究视角中,提炼出基于认知的情报分析通用流程,指出情报分析中认知偏差的诱因。进而,阐释情报采集阶段、情报选择阶段、情报整合阶段与评估论证阶段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表现。最后,提出克服情报分析各阶段认知偏差的对策。

[关键词]情报分析认知心理认知偏差

[分类号]G237.5

随着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情报分析手段与方式日益精进,但情报分析失误、无效事件仍屡屡发生。因此,技术与方法的优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情报分析无力的现状,本文将研究视角置于情报分析的主观因素方面,旨在揭示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进而提出克服情报分析认知偏差的对策,以臂助情报分析工作者应对当前不确定性、复杂性、动态性环境下的情报分析工作。

1 情报分析失误的认知偏差诱因

情报分析是一项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不同领域的情报分析侧重不同,一些细化的步骤也有所区别,但都会遵循一个通用的分析流程,即情报分析工作始于问题定义、历经计划制定、情报采集、情报选择、情报整合4个阶段,最后进入情报论证阶段,结束一轮情报分析工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步骤都需要情报分析人员主体的信息加工来完成。情报分析人员从感觉开始,通过知觉的整体反映、注意和控制,获得科学创造所必须的信息,通过记忆加以存储,再经过思维活动加工,借助于想象等心理活动完成情报分析创造过程。

认知偏差是人们普遍存在的认知心理现象,由于情报分析本身就是认知过程,因此,认知偏差根植于情报分析过程之中。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是指分析人员或者决策者仅根据情报的表面现象和虚假信息对他人、事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符合。一种最为常见的情报分析失误的全过程见图1。

图1表明,分析人员对信息的采集与选择都带有过滤性,他们更倾向于接收并选择那些同自己主观观念中一致或者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对于一些相反的观念比较排斥,从而选择性地接收信息;进入情报整合阶段,往往对于分析的事物或者人会有低估的心理存在,同时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错,但容易倾向于过度自信;进入情报论证阶段,往往受到非理性的驱使,从而忽视强有力的反面证据,最终对于一些相反的信息彻底忽略,从而导致了情报分析的失败。

2 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表现

2.1情报采集阶段:启发式偏差

由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分析人员总是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与理性人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限理性的分析者往往会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开始寻找情报分析的依据和可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认知偏差为启发式偏差。启发式偏差是指当人们要对一个既复杂模糊又不确定的事件进行判断时,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会走一些思维的捷径。体现在情报分析采集阶段,人们面对繁复信息,无法知道哪些可选,哪些可剔除,此时他们往往依赖过去的经验,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得到启示,然后利用得到的启示作出情报采集判断。这些思维的捷径,不可否认有时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快速地做出采集判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这些因走捷径而导致的对重要信息未予充分采集的偏差,就称为“启发式偏差”。

2.2情报选择阶段:证据评估偏差

采集到的每种情报来源的可靠性不尽相同,有时情报本身就是不完整的,甚至会与其他来源的情报相抵触。对于相互矛盾的信息的情报选择有赖于情报分析,需要根据现有已发生的事件,甚至在所有的证据收集齐全之前做出快速的判断。分析人员对于信息流的控制很有限。针对特定的主题,厘清其来源通常是麻烦且耗时的过程。某些重要主题的证据是零星的或不存在的。对于绝大多数依赖人作为来源的信息,二手信息就是最好的了。

因此,在情报选择这一关键性的步骤中,分析人员对于一些生动且含有具体细节的信息,往往在选择上没有问题,而容易忽视抽象或者统计性的信息,但后者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情报选择时,通常对于证据的一致性很敏感,但是对于证据的可靠性关注度不足。最终,往往对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的证据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情况导致了证据评估偏差的出现。证据评估偏差是一个集合概念,凡是与证据评估相关的偏差,统一称为证据评估偏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2.2.1

以生动性作为标准评估证据的偏差 信息对人类思维的影响与它作为证据的真实价值之间不完全相关。具体来说,那些生动的、具体的、个人的信息比枯燥的、抽象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记忆。但是枯燥的、抽象的信息作为证据,其价值往往更大。以生动性为标准,决定证据是否有影响,这种错误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证据,仅仅是因为它们过于抽象,而变得毫无影响力。尤其是统计数据,因为

其缺乏丰富与具体的细节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往往会被忽视与轻视。

2.2.2

证据缺乏的评估偏差 情报分析的主要特点是缺乏关键性的信息。被挑选出来进行分析的问题是基于它们的重要性与用户的需要,而没有更多考虑到信息的可用性。分析人员对于现有信息尽可能地深入分析,有时甚至要考虑很多相关信息。理想情况是,情报分析人员能够识别缺少哪些证据,并把这些作为要素归入他们的算筹之中。他们也应该能够估算这些丢失数据的潜在影响,并相应调整判断的可信度。不幸的是,这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很少存在。

2.3情报整合阶段:估计概率偏差

情报整合阶段需要分析人员对已经经过优选的情报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简化、编码、合并、分解。在整合阶段的认知活动经常受到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控制和限制。该阶段主要是对信息的整理过程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包含三部分的内容:①编码(codjng):在对不确定事件做出判断时考虑的是发生概率大还是小,其中发生概率的值相对于某个参考点所确定,通常参考值受到目前面临的情况和分析人员对未来的预期影响;②合并(combination):合并出现相同结果的概率,可以简化问题;③分解(cancellation):将期望分解为无风险因素和风险因素。编码、合并和分解都包含在信息的整合阶段中,分析人员在整合阶段的认知偏个体的判断与决策过程,最可能产生的心理偏差表现为估计概率偏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2.3.1

可用性法则 人们在判定概率时通常使用一个简单化的经验法则,即可用性法则。在这种环境下,“可用性”指的是记忆中可想象的或者可追溯的。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了在判断一个事件的概率时,人们不自觉地会使用两条线索,他们可以想象到的一个事件的相关实例,或者他们很容易想起的这类事件的频率。当人们估计频率或者概率时,使用凭经验的可用性法则,往往会根据过去记忆中的事件发生概率来判定当前事件发生概率。通常在关于可能性或者频率判断小应用可用性法则是一种非常省时的判断方式。然而情报分析人员必须了解这些流程的优势与不足,能够识别它们多大程度上会对人产生误导。对情报分析人员来说,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可用性法则时,必须要十二分小心。否则,会直接导致事件概率判断失误。

2.3.2 脚本概率评估 情报分析人员通常以脚本形式表达判断,脚本包括一系列事件,以一种叙事的方式串联在一起。要计算出脚本概率的数值,就需要对每个独立事件的概率相乘。如,一个脚本有三个事件,每个事件可能(70%可能性)发生,该脚本的概率是0.70*0.70*0.70或34%多一些。如果加上第4个事件的可能(70%),脚本的概率将会降到24%。很多人并不具备掌握概率性推理的能力。对于此类问题,一个简化的方法就是假设一个或者更多的可能事件将会发生。这将会排除判断的不确定性。另外一个简化问题的方法是的对每个事件概率的粗略平均做出判断。在上文提到例子中,如果利用平均的方法给出整个脚本的概率是70%,那么脚本发生的概率远远超过实际的情况。

当采用均值方法时,脚本中的高概率事件会抵消低概率事件。这违反了“木桶”原则,即一链不能超过其最薄弱的环节。从数学上来说,对于脚本中最低概率的事件设置一个概率上限。如果采用平均值的策略,就需要在脚本中加入更多额外的细节,这样使得它们看上去合理,提高了预期的脚本概率值。同时,从数学上来说,额外的事件必然会减少概率。脚本概率评估偏差由此而生。

2.4情报论证阶段:事后偏差

情报分析的评估偏差,是指分析人员对于他们自己判断的自我评价,或他人对于情报产品的评价,由于认知的系统偏差会受到曲解。结果是,分析人员高估了他们自己分析绩效的质量,而他人低估了分析人员工作的价值与质量。这种现象源自于人类心理流程的本质,非常难以克服或根本就无法克服。

事后偏差影响情报报告的评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分析人员通常高估了他们过去判断的准确性;②情报使用者通常低估了他们从情报报告中获取的知识;③情报产品的审查员,他们负责对情报失误进行事后分析,由于其已知分析结果,他们倾向于认为分析人员理应作出更为有效的预见,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偏差都不奇怪。分析人员虽然在自己身上看不见,但在别人身上都能观察到这些倾向。让人无法预料的是,这些偏差不仅仅是自我的产物,也是缺乏客观性的产物。在其他环境中不乏见到这类偏差,它是植入了人们的心理流程的,仅仅通过简单的提醒,如希望人们看待问题要客观,则很难克服这些偏差。

3 情报分析中认知偏差的克服

3.1 以正确的情报为分析的前提

情报本身在分析和判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情报分析过程中的判断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完备性。往往判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偏差很多因为缺乏或者忽视了信息本身导致,控制认知偏差的产生就是要客观地对待需要分析和判断的问题,并收集充分的信息进行决策,而不是建立在主观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于那些需要在瞬间做出判断的,情报分析人员也需要在收集必要的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而不能贸然判断以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2明确情报分析的根本目标

没有目标就无法保持理性,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信息,不知道哪些信息有关,哪些信息无关,很难从选项之间做出选择,甚至会经常对所做出的选择感到后悔。明确的情报分析的目标能使分析过程变得容易,并帮助分析人员排除干扰。一次成功的情报分析,应当在发现问题时就对问题进行认真的定义,想清楚为什么要做分析和判断?如何做分析和判断?如果没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还不知道判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贸然进入分析流程,这样的分析和判断必然失败。因此,在情报分析之前,要按照以下步骤首先确定情报分析的目标:①找出围绕情报问题最关注的事情;②将所关注的事情简化为目标;③弄清楚每个目标的意义;④明确实现目标能否解决情报分析的关键问题,对分析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要针对一个问题设定一个目标,而不能把目标订得过多,过于笼统,更不能试图通过一次分析活动就解决所有问题。

3.3采用针对认知偏差的分析框架

竞争假设分析(analysi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ACH)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分析师小理查兹・J・豪雅(Richards J.Heuer,Jr.)于1999年在其专著《情报分析心理学》中首次提出的。该方法逻辑性非常强,包括8个相当简单的步骤:

第一步,生成假设。这一步需要进行发散思维,以保证各种可能性,即各种假设都被考虑到,同时进行聚合性思维,以保证多余的、不合理的假设被排除在最终假设之外。

第二步,列举证据和论点。在这一步中,要对证据进行更大范围的搜集,以包括所有可能对假设的判断

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合理设想或者逻辑推理,目标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标准程序等。

第三步,制作矩阵。将第一步生成的假设排在矩阵的第一排,把第二步收集的证据排在矩阵的第一列,然后对每条证据与每个假设的一致性进行逐个判断,一致标记为(+),不一致就标记为(一),不相关标记为(N/A),这将帮助分析人员决定该证据是支持还是驳斥该假设。对每条证据都采取同样的步骤,以判断其与假设的关系。

第四步,完善矩阵。重新评估假设与证据的一致性,重新考虑或重新组织假设(改变假设的表述方法)以反映所有重要可能。一些假设可能需要与其他假设进行组合,或者分为两个假设。标注但不要删除与所有假设都一致的证据(如果某证据与所有假设都一致则没有诊断价值),不要删除在简单ACH分析中没有用的证据,因为它可能在结构化ACH中成为关键证据。

第五步,得出初步结论。根据假设与证据一致性的判断,再次认真判断每个假设的可能性,并对每个假设的相对可能性形成初步结论。

第六步,重新评估关键证据。对结论有关键作用的证据或假设进行两次评估,考察是否存在可疑的假设,是否有不完整或有误导倾向的证据。

第七步,报告结论。ACH真正的优势在于它能使分析人员在完全明白整个分析过程后再进行逻辑推理。在进行报告时,要同时报告结论以及其他被验证和排除的假设。

第八步,设定未来观察的标记。由于事件始终呈动态发展,易受很多因素影响,分析的结论通常都是初步的。因此,提前指定某些指标,如果这些指标发生变化的话,将导致已确认的或其他假设的可能性发生重大改变。对后继信息的持续收集同样会暗示未来事件变化的可能性。

该方法提出较早,但由于情报分析方法的众多,为人们忽视,ACH在应对分析人员认知偏差方面有其针对性,如果实际中得以有效应用,则对情报分析的成功大有裨益。

3.4 引入群体决策的分析机制

情报分析的各阶段都需要决策,如果仅仅是情报分析人员单打独斗进行个体决策,则情报分析的结果势必会存在一些弊病。管理学大师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有如下优点:①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通过综合多个个体的资源,可以在决策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信息;②增加观点的多样性,除了更多的投入以外,群体能够给决策过程带来异质性,这就为多种方法和多种方案的讨论提供了机会;③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许多决策在作出之后,因为不为人们接受而告夭折,但是,如果那些会受到决策影响的人和将来要执行决策的人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他们就更愿意接受决策,并鼓励别人也接受决策,这样决策就能够获得更多支持,执行决策的员工的满意度也会提高;④增加合法性,在西方国家,群体决策被认为比个人决策更合乎法律要求,如果个人决策者在进行决策之前没有征求他人的意见,决策者的权力可能会被看成是独断专行。

情报分析整个过程充满情报分析人员的决策问题,在某种情况下情报分析的结果相当于决策的结果,因此,将群体决策的思维引入到情报分析流程中,考虑在分析过程中多人协同协作分析,可以有效地避免个人的认知偏差为情报分析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4 结语

情报分析一直是情报学研究的主要阵地,情报分析活动对于国家、社会、政府、企业、图书馆、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在日本,情报分析能力被视为国力指数的十大要素之一,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情报分析活动作为人类思维最复杂的形式之一,要想成功地进行该项活动,分析人员的认知偏差问题不可回避。本文根据情报分析的流程,揭示每个阶段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进而提出纠正情报分析认知偏差的几点建议。对于认知偏差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而将情报分析置于认知心理的视角中去审视则是少之又少。本文旨在引起情报工作者、图书馆情报分析与服务人员对认知偏差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注,将其更好地应用到情报学领域中,以提供更优质的情报分析产品,促进情报工作整体的提升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