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浴火重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浴火重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9月上海召开的“2009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华文媒体”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论坛并于9月20日就此主题发表《上海宣言》,宣言中提出:“华文媒体要在危机中‘浴火重生’,需要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改进现代传媒营运方式;需要精诚合作,增强凝聚力;更需要我们对华文媒体的未来发展坚定信心。”

新型阅读方式是发展的新方向

作者:吴抵抗(菲律宾《潮流》董事长)

媒体生存环境的优劣.离不开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协调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菲国经济同比增长仅0.4%,远低于政府先前估计的1.8%-2.8%的增速,成为自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菲律宾经济增速最为缓慢的一季度。菲高层经济官员甚至表示,如果后几个月菲国经济运行状况较第一季度没有明显改善的话,菲律宾经济可能在年内进入衰退。

与电台、电视及网络媒体相比,印刷媒体在经济危机中显得尤为脆弱。2007年,菲律宾还有5家华文报纸争奇斗艳,短短两年间,1983年创刊的《菲华日报》已于2009年5月因债务问题宣布暂时停刊,而《菲律宾华报》创刊仅两年却已几易其手,在近期经过大规模改组和调整后,才避免了关门倒闭的厄运。在菲律宾华人社会存在时间较长的《商报》(1919年创刊)、《世界日报》(1981年创刊)和《联合日报》(1973年创刊)虽然经营状况相对良好,但也是几多艰辛,大部分依靠翻译当地媒体的内容为生,普遍缺乏自采的新闻产品,与20世纪上半叶菲律宾华文媒体的黄金盛世不可同日而语。

金融危机对华文媒体的影响不容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事实上,华文媒体目前的读者集中在老一辈华人和新侨这两大群体中,要扩大老一辈读者群并不现实,因此华文媒体生存的希望就落在如何把握新侨这个市场上。作为新侨,他们的母语是中文,无论如何,看中文比看英文感觉更加亲切自然,另一方面,许多新侨初来乍到,有很多华人社会的讯息需要从华文报纸中汲取。所以,有这个需求在,华文报纸就仍然有继续发展的市场。更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旅菲新侨在国内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过去高,阅读华文报纸更有基础。

但与此同时,不少老报人也发现,与老侨民不同的是,新侨普遍没有看报纸的习惯,工作上的繁忙占据了他们的阅读时间。如何让新侨在忙碌的工作中接触并离不开汉语信息是菲律宾华文媒体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而新型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和掌上电子设备阅读则是菲律宾华文媒体发展的新方向。

办有水准的免费报纸

吕家明《明报》北美行政总裁

旧金山《明报》的停刊,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北美的市场局限、办报的人才不足,令《明报》在旧金山的生存并不乐观,再加上金融危机的“雪上加霜”,短期之内《明报》在旧金山前景并不明朗。与其耗费资源作艰难挣扎,不如暂时停刊,以从长计议、谋求东山再起。

利用金融危机之时,进行这类调整,精简传媒的架构,对于海外华文媒体的长期发展反而是件好事。

在这次危机下的调整中,《明报》的纽约版,也从原来的收费报纸变成了免费供阅。这是当前海外华文媒体所处市场生态改变下的“产物”。从收费到免费,并不意味着报纸质量的下降,在纽约等人口密集的城市,办有水准的免费报纸,十分有前途。

改成免费供阅后的《明报》,其纽约市中心的发行量要超过该区域内的一些华文报纸,广告收入也随之大大提升,比原来增长了至少四分之一。

对于金融危机过后的海外华文媒体前景,我从来感觉都是良好的。尽管《明报》的多伦多和温哥华部分也在金融危机下作了架构调整,但金融海啸中其加拿大方面仍是盈利,没有亏本。

金融危机给我们很好的机会去调整、精简海外华文媒体的架构,以寻求更好的发展。虽然在这场危机中,很多海外华文媒体进行了“深度调整”,但作为海外华人的民族感情联系桥梁,伴随着中国的日益;_工大和海外华人社区的扩大,海外华文媒体将谋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机遇。

做一张传播中国的英文报纸

文/黛薇(美国中国之星媒体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令美国报业遭到重创。美国名牌传媒纷纷倒闭。我们却从危难中见到惊喜,我们已让今天只管“向钱看”的很多唯利是图者相形见绌,因为我们这个海外华人传媒群体,向人们宣示了一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散布在世界各地,有水有阳光就春风吹不尽。

14年前《辰报》创刊,今天已经在华人社区的读者心灵中,有了自己的一个位置。在人们以为中国之星肯定要倒闭之时,我们不但在危机中坚持不申请破产保护,坚持着让我们的中文报纸《辰报》(英文名字是《CHINASTAR WEEKLY》)继续发行。中国人有句话,背着抱着一般沉。我们如果抱着缩减的哲学,即使缩到零点也不能免除目前的窘迫与负增长。我们确实无法等待美国经济的自然恢复。一切求发展的愿望和意志。取决于我们有没有退路,取决于和我们有着众多关注的人们,他们的幸福和中国之星的整体荣誉是我们的责任。目前在全北美,乃至全世界,正面传播中国的海外英文报一份也没有。中国在海外需要一份能渐进全球的报纸和综合传媒形象。为此,中国之星媒体集团很早就开始进入主流做各种积蓄。沿用UCS(UniversalChina Star)这个名字:还通过其所在的芝加哥新闻协会CJA以及国际新闻协会IPCC,希望尽快通过英文传播凸现美国华人社会形象以及今日中国经济文化概貌。

学习他们的新闻语言,接受他们的审美模式,以及一些只有他们的母语才能做得到的精彩的新闻报道细节。我们不应在美国只做一份只有中国人读的报纸,还要做一份美国大众也愿意去读的报纸。

《UCS WEEKLY》,就是中国之星一个新的起跑点,完成一个最终的转变需要核心价值的确立和超越功利的目的。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更多的人认同和参与。从这个起点上,我们目前仅站在起跑位,应该知道任重而道远。

金融风暴,让我们一马平川地看到了地平线的另一端。无论经历的是足以被嘲笑的狼狈、尴尬,还是坚持、发展,今天的我们终成为幸存者,立足美国,背靠中国,幸运地被浪潮推动着。尽管前进中的船还在颠簸摇晃,今天我们勇敢地冲过风暴,就是为了明天能够一次又一次地面对风暴。

加大华人商业公司的宣传

文/任传功(2CR澳洲中文广播电台国语节目主播,澳洲《新市场报》总编《澳华电视传媒》创办人)

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背景之下,海外华文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付这种挑战,在危机中求生存、在危机中求发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把危机当作机遇,成为华文媒体的要务。

中国的发展与强大,自然对海外华文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有利好的局面。从长远来看,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会进一步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形象也会越来越好,而其在海外市场也将不断地受欢迎。这不仅是由于中国产品的自身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更重要的是中国产品大都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日常日用消费品,而且这些产品大多物美价廉,在金融危机之下越来越呈现出好的趋势并被广泛接受。因为这些产品在经济不景气之下,与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购买力相吻合。

明智的海外华文媒体,会加大华人商业公司企业的宣传推广力度,或把商业推广目标更多地转移到华人市场中来。这样,华文媒体不仅不存在生存的问题,而且还会把危机变为机遇,并因此而得到长久与永恒的客户,为自己的发展找寻难得的发展空间。

研究金融危机下华文媒体的生存之道,应首先研究中国在金融危机下的现实与较为长远的发展前景,还有与此相联系的经营“中国制造”的中国产品的海外商业企业公司,包括以中华文化为依托的海外华人各路商家能手,以及面向中国和海外华人市场的企业部门机构。因为它们早已或正在不断地形成一个生命及利益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