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掺液降粘技术在锦州油田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掺液降粘技术在锦州油田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稠油,即高粘度重质原油,国际上通常称为重油及沥青,是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突出的特点是沥青胶质含量高,一般含蜡量较少,因而原油粘度很高,流动性差,开采难度很大,过去很长时间无法开采。因此,我们采用了掺液降粘工艺对其作业,力图使其降粘,达到可以开发的效果。

关键词:稠油 掺液降粘

一、稠油油藏的基本概念

稠油油藏是指在油藏条件下原油粘度大于50mP·s,相对密度大于0.9000(20℃)的油藏。联合国培训研究署(UNITAR)推荐的分类标准,将油层温度下脱气油粘度为100~10000 (密度为934~1000/cm3或重度为 20~10oAPI)的原油称为重油,将粘度大于 1×104mPa·s(密度大于 1000kg/m3或重度小于10oAPI)的原油称为沥青。

中国的稠油资源分布很广,储量较多。早在60年代在新疆克拉玛依油区就发现了浅层稠油。70年代又在胜利油区及辽河油区发现了许多稠油油藏。稠油用常规开采方式较为困难。目前锦州油区开采油井普遍采用掺液降粘的方法进行油井生产。

二、掺液降粘工艺结构

掺液降粘采油工艺可以通过空心杆或油套环空掺入降粘液体,掺入方式分为泵上掺、泵下掺。通过掺入降粘液体能够有效地降低井筒内原油的粘度,使油井可以正常生产。同时,掺液举升方式解决了原油地面集输困难的问题。但是,采用掺液降粘方式降粘需要充足的降粘液体,同时还要求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对该举升方式进行论证和设计。泵上掺液的优点是掺入液不影响泵的有效排量,可实现小泵深下;缺点是不能降低进泵原油粘度,只能降低杆柱运行阻力,存在掺液不均匀及掺液增大井底流压(从而产量降低),甚至会进入地层的问题。适用于稠油粘度相对较低并可以进泵的油井。泵下掺液与泵上掺液相反,它可以降低进泵原油粘度,但掺入液及产出液一同经泵吸入、排出,影响泵排量,降低了泵效率。使掺液不过抽油泵,影响泵中液体的降粘或清、防蜡的问题。泵下掺入方式适用于原油粘度大、进泵困难、产量低的油井。并且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地面上的泵注和恒流阀装置来配合,才能实现定量掺液。掺液降粘主要包括掺水降粘、掺稀油、掺化学剂降粘。

1.掺液降粘原理

1.1掺水工艺技术

1.1.1泵上掺水工艺原理

在普通稠油下井管柱的泵上加一封隔器,将油管套管隔开,封隔器上再加一筛管,使油套环型空间和泵上油管连通。然后从附近注水井上接入高压掺水管线至油井套管,使高压(12.0~14.0 MPa)热水(温度 55~60℃)经套管、筛管进入泵上油管中,一方面保持原油温度在粘温曲线拐点以上,防止由于温度降低。

引起稠油粘度的异常变化,另一方面掺入水与泵产出液混合后,降低了稠油在油管中的流动阻力和抽油杆的摩擦阻力,保证泵筒中抽汲的原油顺利地采到地面管网中。该方法的特点在于仅在泵上掺入高压热水,不影响泵效,不会由于油水粘度差异大造成油井含水高,而且投入低,见效快,操作简单,可达到有效降粘、少投入多产出的目的。

1.1.2适用条件

1.1.2.1掺水温度不低于粘温曲线拐点值,防止由于温度太低,粘度突变(也可以对掺入水进行加热);

1.1.2.2原油粘度一般为2000~10000 mPa·s,对常规稠油井低含水阶段也可应用;

1.1.2.3稠油油藏开采早、中期,油井供液较好;

1.1.2.4油井正常生产时,冲次小于3.0次/min且抽油杆缓下。

1.1.3现场应用注意事项

与常规抽油机井举升工艺计算相比较,掺水降粘举升工艺计算的关键在于井下掺液器深度、掺入量、井口的掺入温度和掺入压力的确定。这四个参数主要受油层采出流体物性(如原油组成、粘度及粘温关系等)的制约,以及流体在循环通道中流动阻力的影响。除此之外,其计算思想和基本理论与常规抽油机井举升工艺计算相同。

1.2掺稀油降粘

1.2.1降粘原理

1.2.2降粘规律

1.2.2.1轻油掺入稠油后可起到降凝降粘作用,但对于含蜡量和凝固点较低而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的高粘原油,其降凝降粘作用较差。

1.2.2.2所掺轻油的相对密度和粘度越小,降凝降粘效果也越好;掺入量越大,降凝、降粘作用也越显著。

1.2.2.3一般来说,稠油与轻油的混合温度越低,降粘效果越好,混合温度应高于混合油的凝固点3~5℃,等于或低于混合油凝固点时,降粘效果反而变差。

1.2.2.4在低温下掺入轻油后可改变稠油流型,使其从屈服性假塑性体或假塑性体转变为牛顿流体。

1.2.3掺稀油举升工艺基本流程

掺稀油工艺是将稀油从泵上或泵下掺入,通过掺入稀油降低井筒中原油的粘度使油井正常生产,同时也解决了原油地面集输困难的问题。

1.2.4掺稀油降粘实验分析

掺稀油降粘时,掺入稀油的比例、掺入温度、混合效率等对降粘效果都有一定影响,掺入稀油的比例越高,温度越高,混合时间越长,降粘效果越好。考虑到举升成本,应尽可能减少稀释比。①泵上或泵下掺稀油都能降低井筒流体粘度,能有效改善抽油杆柱受力状况。②泵上掺稀油时悬点最大载荷较空心杆泵下掺稀油时的小,这是常规泵与空心环流泵结构不同的原因所至。③泵上掺稀油的举升效率较空心杆泵下掺稀油时的高。 ④由于泵下掺稀油造成井底流压升高,使得泵下掺稀油产油量较泵上掺稀油的产油量低。

三、结论

掺液降粘技术具有不污染地层,不影响泵效,投入低、产出高、占井周期短,生产过程稳定的特点,实现了井筒降粘、稠油井常规开采的目的。目前这一工艺技术的应用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掺液降粘技术在锦州油田各稠油开发单元使用,此项技术与其他稠油开采技术相配合综合利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延令《采油技术问答汇编》[M] 石油工业出版社(上、下)1998.11.

[2]邹艳霞《采油工艺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