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梦想一双翅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梦想一双翅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武汉

关键词:教育

江城武汉,“九省通衢”之地,民主革命重镇。武汉人骄傲地说,中国城市,可称得上“大”者,除了“大上海”,只有“大武汉”。这样一座城市,重视教育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是理所当然的,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上也是如此,武汉的科教综合实力,傲然居于全国大城市前列。残疾人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在这座教育实力不俗的城市,残疾人教育又如何呢?走访了武汉成立于1919年到2005年、跨越义务教育、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5所残疾人教育机构,我们大概有了一个印象。教育,是一个给梦想插上翅膀的过程。残疾人教育亦如此。

江汉电大:前行路上加油站

我们的第一站是中央电大批准设置的首批9家残疾人教学点之一的、位于江汉区黄陂街24号的武汉电大江汉分校。这是几个教育机构里最年轻的。

学校明显做过无障碍改造。楼梯和卫生间内安装有扶手,有残疾学员专用的卫生间,一楼有教室和机房,轮椅使用者可以进出自如。

据校长李继强先生介绍,2005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武汉教学点正式在武汉电大江汉分校挂牌设立。首批招收了25名残疾学员,分会计和数字传媒两个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增加了行政管理和社会工作两个专业,并设行政管理、会计和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残疾学员达482名,其中本科生近70人。已有127名残疾学员顺利毕业,毕业率在90%以上。

办学伊始,是要克服很多困难的。残疾学员行动不便,需要把教室和机房设在一楼,学校不得不将出租的门面房收回。在一楼的改造完成之前,老师们要把坐轮椅的学员抬到三楼的教室。由于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践性较强,而残疾学员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校增加了学员到校接受老师辅导的时间。这样就经常可以看到老师汗流浃背抬着轮椅上楼的场景,甚至有些年迈体弱的老师也加入其中。尽管招收残疾学员,办学成本有所提高,学校仍然挤出一部分钱,用来奖励优秀残疾学员。

学员董明是个阳光的女孩,她的身上也有许多光环:奥运火炬手、残奥会形象大使……2008年9月8日,总理亲切接见了她,并为她题字“身残志坚”。老师们说,董明虽然手脚不灵便,却是一个对学习非常认真的学员。董明即将本科毕业。她表示,很感谢学校和残联为她提供的便利,希望能终身接受教育,学到最高学历,有朝一日能读到博士。但她不会以这个目标来苛求自己,她认为人最重要的还是先做好当下的事情。

肢残学员陈艳平是一家印刷厂的厂长,因为事业发展的需要,不顾路途遥远,来到江汉电大。通过学习,不仅他的企业业务拓展到技术含量更高的彩印领域,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了基础,而且一些电大的残疾同学毕业后就到他的工厂就业。

李校长表示,江汉电大的办学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要把残疾人远程教育作为公益事业来做,着眼于残疾人终身学习的需求。数字媒体与社会工作都是具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其特点缩小了残疾学员与健全人群在就业能力方面的差距。学校希望通过开设这些专业,帮助残疾学员扬长避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我们了解到,武汉市残联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残疾人远程教育的《管理意见》,进一步规范了电大残疾人教育在招生和管理方面的政策。目前在江汉、武昌和汉阳3个残疾人教学点就学的残疾学生共有1236人。

新洲特校:一个人的课程表

在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我们看到一份课程表。时间跨度是2009年9月到2010年7月,表上列有思想品德、心理辅导,缺陷补偿与潜能发展、感知肌能训练,社会适应能力、劳技训练,语文,数学,英语等6门课,分别由6名不同的老师担任。而学生,只有一个,是一个叫骆良文的肢障少年。

这是一份只为一个人制作的课程表。

校长吴玺劳介绍,新洲区特教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一所集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康复和择业指导于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学校。2009年,为了切实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平等受教育权,新洲区教育局与区残联决定成立机构,对有一定学习能力但不能“出家门,进校门”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于是,2009年5月20日,新洲特校的门口,挂起了一个新牌子:“新洲区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指导中心”。

区教育局和区残联印发了《新洲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管理办法》,明确“送教上门”的对象为有一定交流能力、有求学愿望的6至15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区残联入户调查,提供未入学适龄重残儿童少年名单,教育局、残联组成“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对名单进行入户合适,确定教育对象,分期分批实施服务。经调研全区共有54名重残儿童少年被列为送教上门对象,从2009年9月1日开始,新洲特校对吴思华、骆良文等15名重残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每月送教四到五次,每学期对送教上门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不少于两次。

送教上门对执行教师是一项新的挑战。需要针对每名学生制定个别的教育计划,征得家长的同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送教的丁娟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他们是一些封闭、敏感、脆弱、孤单的孩子,我们只有付出真诚,才能让他们不因自卑而抗拒,不因冷漠而排斥。

送教上门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特殊教育普及率和发展水平。

15岁的骆良文因患股骨头坏死导致双下肢瘫痪,不得不呆在家里,学业时断时续。成为送教上门对象后,每周有老师上门辅导,他进步很快,参加全区小学生作文竞赛还获得了三等奖呢。

武汉一聋:艺术教育是传统

武汉市第一聋校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式学校,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显得更加的静谧。

武汉一聋的前身,是创办于1946年的两所私立聋哑学校。1959年两校合并,为武汉市第一聋校。目前有在校学生412名。

经过60余年的努力,从建校初期仅有小学低年级6个班,到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的20多个班,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也慢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韩洪冬校长概括为三句话:以康复教育为基础,以信息技术教育为纽带,以艺术教育为传统。

学前部分以康复为主,充分挖掘学生的残余听力,帮助其回归主流社会。有的学生在这里康复了,已经到普通学校就读。该校为全国信息技术实验聋校之一。办公、教学,基本实现信息化。学校有自己的校园网;所有办公室、教室,全部联网;每个教室都有投影仪,每位老师都配了笔记本电脑。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网络作为桥梁,多了方便,少了障碍。

然而最令一聋骄傲的,还是艺术教育。名传四方的孔雀仙子邰丽华,就是武汉一聋的毕业生。上央视春晚的《千手观音》,有7名主要演员出自这所学校。今年3月,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中,该校选送的节目《楚风古韵》获得了湖北省唯一的一个金奖,还上了颁奖晚会。有人把这里称作残疾人艺术人才的摇篮,可谓名副其实。

当然,学校并没有为了发挥学生特长,而忽视整体教育。高中部毕业生最近几年参加特教高考,升学率几乎全为100%。今年49个学生正在各地参加考试,看来情况也是比较好的。市残联李丹芳理事长有言在先,如果今年还是100%,她要到校祝贺的。

学校能走到今天,韩校长表示要感谢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和残联的重视、关心。在我们到校采访的前一天,武汉市财政局、教育局专门还为办学经费来学校调研。

残联的支持是多方面的。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的补助;康复设备方面,市残联2006年一次就提供了80套助听器;特别是艺术教育这一块,没有残联的支持,是达不到现在这样的高度的。像《楚风古韵》,20多名演员,包装、打磨、参赛要五六十万元,学校自身是没有能力解决的。粗粗算一下,最近几年残联支持艺术方面的资金达100万元左右。

武汉二聋:为了聋生的明天

走进武汉市第二聋校的大门,首先闯入眼帘的是凸显在黑色大理石座碑上的7个金色大字:“为了聋生的明天”。这个办学理念听起来很大很笼统,却被贯彻得很细很有效。

创建于1932年的武汉二聋,是一所拥有学前康复、小学、初中、高中四个阶段,集学前教育、康复医疗、短期培训和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经过77年的发展、数代特教人的努力,在康复教育、职业教育、体艺特长、教育科研等方面锤炼出自己的特色。学校于1988年成立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先后收训188名聋童,其中85名康复效果良好,达到国家康复标准,回到普校随班就读;文艺、体育培养方面也是成绩斐然,学校艺术团参加各级各类调演,多次获奖,还曾随朴方主席赴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学生在全运会和全国锦标赛屡获佳绩,2008年,学校篮球队和足球队代表湖北省参加第二十一届聋奥会选拔赛暨全国聋人锦标赛;从“九五”到“十一五”,学校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并多次在评比中获奖。凡此种种,均令人印象深刻。

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该校的职业教育。

该校原副校长雪湘明先生曾经说过,“天下什么事最大?吃饭的事最大。现代人靠什么吃饭?靠技术,靠文化”。也许是“吃饭的事最大”、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安身立命的朴素观念,促使学校决策层早在1980年代初就注意并重视职业教育。1982年试办聋人职业教育,1986年开办职业班,1991年正式在中南地区首办聋人职业高中……从当年的一个专业3个职业班,到现在的5大专业17个班,近20多年的发展,培养毕业生600余名,其中近400人考入高校,毕业生的总就业率达95%,不能不说是一项骄人的成绩。

在学校的成果展览室,许多优秀毕业生的故事被用来激励他们的学弟学妹。其中有个93届的毕业生何达维,职高毕业后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学成后先后做过出版社美编、多媒体工程师、三维动画师等,现在是一家动漫公司的技术总监。

办好聋生职业教育的同时,该校也积极拓展办学功能。罗跃萍校长介绍,学校接受了中国残联“长江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任务,计划5年内对800名武汉市社会残疾人进行动漫、IT和机械制图专业的培训,目前已完成6期,培训158名学员,其中78名学员受培训后找到了薪酬较高的合适工作。

武汉盲校:爱,让生活增色

2009年12月,武汉市盲童学校隆重地庆祝了自己的90华诞。想必校庆的时候,对于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可期的未来都做了一番细细的梳理,以至于半年后,校庆的印象还能如此细致、准确地被传递给我们。

1919年,美籍瑞典人艾瑞英创办了武昌瞽目女校,当时只有4名学生。1956年更名为武汉市盲童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34人,教职工43人,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1992年开办“洪山区按摩培训学校”,培养学生近千人; 2001年,受湖北省教育厅委托,挂牌成立了“湖北省视障教育师资培训中心”;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中德“低视力教育”6所培训盲校之一和两个“低视力康复教育”培训基地之一。办学层次日益丰富,办学功能逐渐拓展。

齐传干校长很有底气地说,学生在这个学校学习、生活是幸福的。

环境是美丽、便利的。在武汉市校园环境评比中列十佳,评分是第一名。孩子们的住宿条件,跟研究生的条件一样。体育、音乐活动很多。盲校组织乐队不是新鲜事儿,但是盲生跳踢踏舞的可不多,参加艺术节还获奖的,就更少了。学生在这儿学按摩,毕业后是不愁找工作的,基本上供不应求。如果你有追求,想继续深造,学校还有专门的高考辅导班,去年参加的学生全部被长春大学录取。今年由于条件所限,只有一名学生参加,但是一个学生五六个老师辅导,有老师专门护送去长春考试。只有一个,也不放弃。

学校提倡的付出,“爱和汗水”,换成了“爱和智慧”。这里不变的是爱。这种爱体现在各种细节里。扶手上的盲文提示,是老师用大头针钉的;运动场的篮球架,是包过的,免得学生不慎撞到;很多教具,是老师亲手做的。

谈到学校下一步怎么发展,齐校长说,主要是向两头延伸,学前教育要起步,高中教育遇到了困难,也一定要做。外国人能够把武汉盲校做起来,我们自己没有理由不做起来。我们不追求大,不追求高,我们追求的是内涵,是质量,是学校整体的提升。

齐校长相信,在各界的关心关爱下,盲校的孩子们会幸福,盲校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