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组织管理中员工忠诚度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保持或提高员工的忠诚感与奉献精神,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员工的忠诚度常常像一只无形的手,在左右着组织业绩。员工的忠诚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对于企业弥足珍贵。忠诚的员工必然在工作中释放他们的最大潜能,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员工忠诚度的概念
1、忠诚
忠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人文概念。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对忠诚的定义和推崇,传统的忠诚观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原则。首先它弘扬高尚的情操,推祟为社会正义而献身;其次,它强调忠诚的合理性,主张忠诚双方道义上的平等;同时,在世俗的忠诚观中,也赋予了忠诚者理性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而西方哲学中有关“忠诚”这一概念的理性准则,要属1908年哈佛大学乔西亚・罗伊斯教授出版的《忠的哲学》。他指出忠诚有一个等级体系,也分档次类别。处在底层的是对个体的忠诚,而后是对团体,位于顶端的是对于一系列价值和原则的全身心奉献,他还认为忠诚本身不能以好坏来评论,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判断的是人们所忠于的原则,正是依据对这些原则的忠诚程度人们才能断定是否以及何时应该中止对一个人或者团体的效忠。
2、员工忠诚度的主要观点
谈起员工忠诚度的理论主要有行为忠诚观、态度忠诚观和综合观三种观点。
行为忠诚观。主要代表是鲍勃。他认为员工的忠诚是员工表现出来的对企业的一系列具体行为,着重强调对企业的贡献标准。
态度忠诚观。刘聚梅、郑艳、周亚越等学者认为。忠诚实际上是员工对企业的一种态度,应该着重考察员工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等方面。
综合观。赵瑞美、李桂云则认为忠诚是员工对企业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的统一。企业中员工忠诚不但要看员工对企业的态度,而且要看员工对企业的表现行为,这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才具有应有的价值。
陈萍则认为对于员工忠诚可分为主动忠诚和被动忠诚。主动忠诚是指员工主观上有强烈的忠诚于企业的愿望。这种愿望往往是由于企业与员工目标的高度协调一致,企业帮助员工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等因素造成的。被动忠诚是指员工本身并不愿意长期留在该企业,基于企业与员工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或信息的不对称而建立,以约束限制员工的流动或因员工个人的工作态度及能力的局限性而不可能流动,从而形成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二、员工忠诚感的形成过程
员工忠诚度是员工对其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及所表现的行为。从本质上讲,员工忠诚度来自员工满意度,而员工满意度取决于员工的期望与实际结果的比较,也就是员工个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因此,要从员工满意度抓起。使员工期望与企业实际尽量的吻合。提高员工满意度。
1、员工忠诚感的初步建立
员工在加入组织之前,往往有着不同的工作动机和价值观以及工作偏好。在招聘过程中,组织和个体都应该展示给对方真实的信息。使组织招聘到的员工动机和态度与组织要求相近,个体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一致,如此,员工忠诚感在招聘初期就容易奠定基础。员工进入企业后,一方面会继续收集新的信息,另一方面会将已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相互比较、验证。由于员工忠诚度正处于一种萌芽阶段,因此,矛盾的信息极易侵蚀员工对组织的信任。此阶段,新员工一旦发现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难以契合,或无法使个体价值观整合在组织价值观之中时,就很容易产生忠诚感下降甚至离职的想法。研究证实,员工离职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是工作开始的3个月到半年。因此,站在组织管理的角度而言,员工受聘后的早期社会化经验不可忽视,必须有意识地定向引导。
2、员工忠诚感的维持、改变、调整
新员工在组织中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失去最初的热情和积极性。此时员工会对工作和所在组织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估,然后决定这种忠诚感是否维持、改变还是调整。组织在这一环节决不能掉以轻心。忠诚感维持还是变化受到背景和政策的影响:员工个人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作类型、工作年限以及组织和部门的大小等背景因素都会对此产生影响。另外。组织内部大气候、人力资源政策与实践、是否能参与管理等相关政策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引发的员工忠诚感的状态可能是信赖或者破坏。在信赖的情况下,员工的态度表现为愿意为组织承担义务、生活满意、雇佣关系和谐、工作――生活平衡,生活稳定,会因为受到激励而成为组织忠诚的一员并努力工作;但如果这种忠诚感受到破坏或违背,员工会对组织和管理者失去信任,在谴责的同时降低对工作的要求甚至可能引发离职。
三、新环境下员工忠诚度的变化
员工忠诚度的形成是建构的过程,所以其影响内容不会一成不变,而会随着时间、境况和形势的变化而改变。随着职业压力的增加,一系列工作环境的改变促使员工心态、期待、社会态度等出现波动,而员工的忠诚度也随之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其主要因素包括:
(1)全球化趋势使国内外竞争加剧,公司间兼并收购频繁,世界经济面临全球范围内的产业更新与调整。再加上公司组织系统的结构型变化等原因,公司已很难为员工提供完全的劳动保障。这就使得强调工作保障的员工忠诚感下降,甚至会影响员工满意。有研究证实,现在的员工更关心工作中能够得到帮助和指导以及更好的职业发展等因素,而不是长期雇用等忠诚方面的因素。
(2)新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为生活而工作的“享乐族”。他们要有丰厚的收入,同时还要有追求个人兴趣的空间。因此,就需要组织变换工作形式,比如弹性工作制等。NHK舆论调查表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向被视为组织生物的日本人选择“工作志向”的比例也出现大幅下降,远远落后于选择“余暇志向”和“工作及余暇两立”的人,而这种种因素都不同程度促进了雇佣双方员工忠诚度的改变。
四、员工忠诚度模型
员工忠诚度作为员工忠诚程度的反映,其高低直接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而员工忠诚源于员工满意之上,又间接作用于用户满意度和用户忠诚度,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员工忠诚度不仅是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企业改进业务流程、实现组织高效运作、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用户忠诚度的强大动力。因此.研究确定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在下述模型中(图1),员工忠诚是员工管理中企业追求的目标,而总体满意度被置于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因果互动系统中。该模型可解释员工忠诚的原因,并能指示出满意度高低将带来的后果,从而赋予了整体满意度和忠诚度前向预期的特性。员工忠诚度模型是由多个结构变量构成的因果关系模型,员工忠诚度是最终所求的目标变量,员工预期、对企业行为的感知、感知的平衡是原因变量,员工满意是中
间变量。
企业要想留住员工,必须设法建立员工忠诚感。只有员工的忠诚感增强了,才会减少人员的流动,减少企业的成本。因此,我们必须对影响员工忠诚度的一级指标进行分析分解,从而得到二级指标(如表1)。
五、组织管理的相应变化
事实上,就像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当中一样,由于内心价值观的形成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即使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其忠诚度也非一成不变的。因此,根据员工满意度模型和指标,针对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变化,组织管理应随着员工忠诚度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调整。具体表现为:
1、在员工忠诚度的形成阶段
目前最有价值的莫过于人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难得,而具有高度忠诚的人才更是十分难求,很多优秀的企业在录用员工时,往往将忠诚摆在所有品德的第一位来考虑,在他们看来,越是能力较强的员工,如果忠诚度不够,一旦出现问题,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
(1)加强员工忠诚度的认同感知
对员工忠诚度的认同和感知,是始于招聘录用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面试过程中应注意将企业真实情况告知应聘者。同时不要给予应聘者超出现实的期望,这样一方面可以招聘到适合组织价值观和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应聘者在进入组织一段时间之后产生与组织相背离的行为。
(2)利用心理进行沟通管理
每个员工心里都会持有关于员工和组织之间互相认同的信念。如员工认为他可能在组织中拥有更高的工资、更多的提升机会等,在员工心中作为平等交换的将是为组织发展贡献自己的精力、时间、技术和真诚。在管理实践中,要留住员工的心,就要跟踪员工心理变化轨迹,公开交流和沟通,修正和加强心理沟通,使员工有信心在为企业作贡献的同时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最终让职业忠诚同企业忠诚达到完美结合。
(3)给员工发展的机会
员工更愿意为那些能给他们以指导的公司服务。留住人才的上策是,尽力在公司里扶植他们。学习绝非空耗光阴,而是一种切实需求。大多数员工都明白,要在这个经济社会里生存下去,必须强化其技能。正如诺基亚中国有限公司的人事总监严金坤所说:“人才希望不断地发展,公司有发展空间,他就会留下,没有就会离开。要留下他们就要给他们一个发展机会,让他们看到确确实实的前途。”
2、在员工忠诚度的维持及改善阶段
员工忠诚度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者们在研究中证明,觉察到组织行为对员工忠诚感的变化、破坏,并不一定会导致员工在情绪和行为方面产生变化,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员工对这种行为变化、破坏的解释和举动。所以,对组织而言,当员工的满意度甚至忠诚感变化、破坏或违反时.要及时地进行解释和采取一系列的举措.以降低组织中的员工流失率,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1)公司必须不断成长
有人认为,忠诚只是弱势群体对强势一方不得已地依赖和效忠,一旦形势发生逆转,忠诚便不复存在。因而,竞争越激烈,造成员工的流动率越高,公司也必须在激烈竞争中寻求成长。成长的公司,发展空间大,人才也愿意来。但是公司一旦停止成长,员工就可能对公司的前景产生怀疑,信心不足就会产生人员流动,流动率一旦变高。公司手中的项目计划就更难掌握,一旦造成失误,订单就会进一步流失,如此恶性循环。公司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危机。
(2)建立自我管理团队
如果说在管理中授权是一个最响亮的口号,那也有其原因。毕竟员工最喜欢这种授权赋能的公司。较多的授权并不意味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既能保证员工一定的自,又能起到监督功能和协作功能的组织形式就是自我管理工作团队。
(3)让员工共享企业所有权
员工获得工资仅是获得报酬的一部分,作为财富创造者还要以绩效工资、员工持股等形式与出资者、经营者共同分享企业的成功,承受企业的失败。很多企业即使不提供养老金,至少也会在员工的黄金年代给他们些现金或股票,如霍尼韦尔公司允许其员工拿出15%以下的薪金投入一个存款计划,同时还允许员工半价购买等值于自己薪金4%的公司股票。另外,员工能在公开股市上购买霍尼韦尔股票。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