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壶风雅韵 紫砂俊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紫砂源于泥土,成于造化,贵能传情达意,悦人悦己。一把紫砂壶,是一首自然与人性的天籁。紫砂穿越千年的时空,艺术前辈高山仰止,书画名流激情唱和。”
――吕俊杰
时间是最好的魔术师,不经意间就将每个人引向悲喜异同的人生轨迹。岁月不饶人,但它厚待了吕俊杰。
吕俊杰生于紫砂艺术世家,16岁开始专心研习紫砂艺术,基础功课扎实,起点也颇高。1993年吕俊杰赴新加坡南洋艺术学校深造,接收系统的美学理论教育,归国后,就职于江苏省人文环境艺术研究院陶瓷研究所,并创立醉陶居艺术工作室。
原创至上 艺术无界
吕俊杰一直强调作品的原创风格,认为一味地沿袭古人会失去作品在当代的意义。他的作品在保持学院派的含蓄、传统紫砂艺术的质朴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活泼、率性的元素,使他的作品简约与丰富并存,达到了理性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吕俊杰参演的文化剧《紫玉金砂》在央视八套播出后,一度被冠以“叛逆”的称谓。而谈及到紫砂艺术之于传统的关系,他表示:“正是因为很重视传统艺术,才会那么努力地去和它搏斗,紫砂艺术必定是要在继承中发展的。”然而不破不立,每个艺术家都有明确且独特的创作方向,吕俊杰所确定的这个方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创作立意中透露出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丽与空旷,同时加入西方与现代的审美情趣,用别具一格的方式讲述当代中国传统艺术。同时,海外留学的经历使他的创作有了更多开放性思维,西方印象画派恣意、流畅的风格也被他融入作品中。
吕俊杰从来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的创作心态轻松且宽和,但对艺术的追求有显然的坚持。他认为,古人说书讲究内功,而陶艺亦是如此。他不辍积累,每日临帖,即兴作画,其执着与刻苦中透着与“世儒”一脉相承的严谨,传统与创新的恰当融合成为他鲜明的个人特征。日常的他涉猎广泛,不仅美术功底扎实,还将武学之道融于创作中,使得作品中线条收放间柔韧有道,造型构建落落大方,在紫砂艺术界独树一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杨永善教授曾赞他是“一位崇尚自然,道法自然,卓尔不群的紫砂艺术家”。
吕俊杰的作品风格也几经蜕变,从最初雄浑粗犷的“龙系列”至古风浓郁的“牧童渡水”、“高山流水”再至意境清远的“玄石”、“天水间”,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事实上,以时间的顺序观察他的作品可以看出,“龙系列”是他开启原创之门的第一步,那时的作品,如其外在的风度,豪气过人,有着“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魄。到了《渔歌》时,作品中流露出的细腻、丰富的情感如其内心,令人感叹。而近来的《菩提》、《百衲》、《子非鱼》等作品,已有了超凡脱俗的气质,像一位从容不迫的老者,低声在耳边诉说着“繁华落尽终成空”。
一直以来,吕俊杰的诸多作品在工艺美术界都获得了高度评价――“极具时代气息,不落旧矩和俗套,新意十足。”因此在各个拍卖会上,这些作品广受商家青睐也并不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紫玉金砂》主题壶《阴阳太极壶》曾以人民币150万元被收藏,《高山流水》在广州的拍卖价为人民币26万元,《菩提》则是人民币30万元……
陶艺之家 父子连心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土一丸。”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数来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而宜兴则是紫砂艺术的发源地,从宋朝的供春,到明清时期的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程寿珍等等,一众前辈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紫砂文化。
吕俊杰的故乡宜兴丁蜀镇是个一眼望去,即使有着漫天大雾也能看到尽头的小镇,而紫砂在这里随处可见。与其说别无选择,不如说是无法自拔,吕俊杰17岁那年深深迷上了紫砂艺术。他静默地在学徒工的板凳上整整坐了三年,然后出人意料地赴新加坡工艺美术学院攻读美术学位。学成归来后他就职于南京人文环境艺术研究院,并长居于太湖边的“醉陶居艺术工作室”。
在吕俊杰至今的创作生涯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他的陶艺启蒙老师,也是后来与他交流最多的、帮助他最多的父亲。吕俊杰的父亲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颇为开放、注重交流的家庭教育模式使这对父子俩形成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被业界成为“吕派壶艺”。
“这两个人是类似于过去书法界的王羲之、王献之;类似于小说界的大仲马、小仲马。”著名文化学者、北大中文张颐武教授曾如此评价吕俊杰和他的父亲吕尧臣。“吕氏绞泥”是这对父子的独特语言,同时,这一在紫砂艺术领域中具备划时代意义的紫砂语言也是吕俊杰再创作的起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每个了不起的艺术家都会通过作品来表现他的内心感受,吕俊杰亦是如此。他一直将自己的性情灌注于作品之中,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作品已然成为了他的最佳代言人。他的作品《高山流水》、《是以系列》都是用绞泥营造意境,将天下文人的梦境再现,其中《高山流水》极具意象,壶的提梁处所展现的弧度突破传统,新意盎然。《紫气东来》中灌入“吕氏绞泥”的灵魂,手法严谨,造型豪放大气,其中流露出的豪迈激情正是创作时的吕俊杰所具备的。
交流学习 功在壶外
作家舒国治说,人生得两腿,不知为了从甲地赶到乙地,更是为了途中。从五年前成功举办“五行无色――吕尧臣吕俊杰紫砂作品展”到三年前有了在中国美术馆独立办展的心愿,每一枚愿望的种子落地,都能长成一株秀美大树,吕俊杰的所经之路渐成蓊郁森林。紫土深耕,责任先行,弘扬之路漫漫长远,相较结果,他更在乎其间的过程,更在乎引发的共振与回声。
在日常频繁的文化交流中,吕俊杰平静却饱含热情。他时常说“功在壶外”,“一个作品的失败是从整体气质上的失败开始的”。他认为交流与学习是毕生的事业,跨出业界去和未知的领域作交流需要勇气,在其它领域里发现美则需要一定的见识,二者结合、有胆有识才可以谋求艺术境界的提升。而他也是在聆听与思考中,不断地健全自己的艺术观,不断地推动和传播紫砂艺术。
吕俊杰不仅担任大型历史文化剧《紫玉金砂》的壶艺顾问,并且出演该剧的重要角色。《紫玉金砂》播出后,紫砂艺术以最快的速度被全国乃至世界人民所熟知,紫砂艺术家在工艺美术界的地位也由此飙升,这对紫砂艺术面向国际范围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业界人士评价他是“一个光耀了紫砂却暂时还没有听到太多掌声的未来大师”。
和传统的紫砂艺术家不同,吕俊杰没有选择闭门造车,而是频繁和外界接触,在接触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他北上南下,从欧洲到东南亚,足迹遍布域内外,与工艺美术界、文化界甚至影视艺术界的诸多名士交流。
吕俊杰时常会离开一个城市去往另外一个城市,有时候是探望朋友,有时候只是出去走走。那些离开的时候,他常常带着几许孤独。某一年的秋天,吕俊杰突然就去了九寨沟,蓝天碧水里,一个人看着风景直到天黑。他说:“想象力决定艺术家的境界,而幻想是没有边界的,艺术创作要靠一个又一个的愿望和努力才能实现。”九寨沟之行后,他创作了《高山流水k“高山流水觅知音,余韵一生守望归。”至此,吕俊杰的那些作品,突然之间都有了合理的阐释,不再令人疑惑。他所创作的每一把壶,其实都像一篇独白,带着曲高和寡的清高,又饱满丰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