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暑的中药治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暑的中药治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暑是由于人体受长时间高温或日光曝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中暑与人体的免疫机制和人体对暑热的耐受力有关。笔者在此介绍几种由不同原因引起中暑的治疗方法。

1 体温调节障碍

人体能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体温调节,使体内产热与散热之间保持相对平衡。机体向外散热的方式主要有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常温情况下(15~25℃),人体一昼夜的散热量为2 400~2 700千卡(其中30%通过对流,45%通过辐射,25%通过蒸发)。气温超过33℃以上时对流和辐射散热就受到了限制,机体只有靠蒸发散热。但高温时,尤其在低风速的条件下,过多的汗液会降低蒸发散热的有效率,耐受力低的人容易体内蓄热,使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引起中暑。

一旦出现头痛、头晕、眼花、心慌、恶心、口渴、出汗等先兆症状时,首先应让病人到阴凉、通风的空调室内躺下休息,同时服用中成药,仁丹、避瘟丹或十滴水等。或中药金银花10克、野10克、苍术6克、鲜藿香20克,一次煎服饮用。经过上述处理,大多可以很快恢复健康。同时可吃些绿豆、百合、冬瓜等消暑食品。

2 水盐代谢失调

据研究,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对机体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有重要的作用。水盐代谢的失调,会使机体代谢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在盛夏,正常人日排汗约在800~1 000毫升;体力劳动者可达800~3 000毫升。所以,此时宜多补充些盐。平时每人每天盐控制在5克,而夏季宜适当多补充点盐分,否则出汗过多,也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

对此类中暑,采用中药生地12克、大青叶10克、桑叶10克、马齿苋10克,一次煎服即可。中成药藿香正气片、甘露消毒丹、避瘟丹疗效也很好。

3 心脏负担增加

在长时间高温影响下,由于机体水分的损失,血液浓缩,以及为了散热向高度扩张的体表血管网输送大量的血液,使心脏负担加重。同时,血液温度也升高,使心率加快,导致中暑。

对此类中暑病人,采用人参3克、生地20克、五味子6克、麦冬10克一次煎服。中成药可采用生脉饮。

总之,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让病人脱离高温环境,安置在阴凉通风处,宽解衣服,用凉水毛巾或用冰块擦身降温,口服温盐水或含盐的冷饮。也可针刺人中、合谷、涌泉等穴,疗效很好。

笔者的验方是,采用大蒜3~4瓣捣烂后调水送服。

(作者每周三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