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游学的候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游学的候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逢夏末秋至时节,成群结队的候鸟开始陆续飞过芦苇荡、飞过大海和云层、飞过一栋栋现代建筑,开始它们的海外游学之旅,昼夜兼程。生物学把它们的迁徙归结为生命的本能,一到迁徙期,部分物种会终日朝向迁徙方向站立,不断试图起飞。像候鸟一样跃跃欲试的,还有正待出国的莘莘学子。

2011年10月15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教育展在北京国贸展厅拉开帷幕,为期两天,此后将陆续在青岛、西安、上海、武汉、成都和广州各地巡回。北京专场共有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所高校向中国学生推介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对有意出国的学生们来讲无疑是与院方代表交流的好机会。

走出国贸站地铁口,穿过100米左右的宣传队伍,一列更长的队伍横亘在记者眼前,足足有四五节动车车厢的人群正在向着入口处缓慢移动,在一张张年轻朝气的学生面孔中,偶尔能见到随行的家长。

“一直想去香港读法律,”排队等候进场的高二学生小王说,他在上初中的时候就按照自己的理想规划好了求学目标,“但是香港大学这次没有来参展,来这随便看看,没准儿能碰到更想去的学校,”与他一起来的同学则戏谑地表示,“他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记者的身后不一会儿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学生们拿自己的学生证和填好的留学意向调查问卷便可免费进场,家长们则需要在售票处花10块钱购买一张入场券。手里已经攥满宣传资料的刘阿姨,胳膊上挽着七八个中介的宣传袋子。她想给女儿选择一个欧洲的大学,“孩子在家学习,她自己也没什么主意,我给她参谋参谋。我是想让她去欧洲,因为我去过,感觉还不错。”排在后面的一个女孩儿听到刘阿姨这么说,也赞同地表示,“喜欢欧洲的范儿”。

通过安检后,进场的人群呼啦一下四散开来。有的人在门口扫了一眼展位图,直接奔着预想学校的展位而去,更多的人则是从头开始走起,遇到感兴趣的学校才停下来看一下。一层和二层所有的展位加起来,光是走马观花,就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展位所在处有国外各大院校的代表、各国使馆人员,另外也不乏一些中介机构。如果咨询者的外语能力不是很好的话,选择和国外院校的中介交流,倒是一条捷径。“那你说我孩子学什么专业比较好?”面对这位男士的提问,一家中介公司的高级顾问分析说,“学技术吧,学点技术回来好就业,现在出去学管理的太多了。”得到答案的男士半信半疑地离开这个展位,走了几步后对记者说,“我还是想让他学管理,可能好一点,如果学技术,还不如在国内学个职业技术学校呢,不用跑外国那么远。”

快到中午的时候,展厅内已经十分拥挤了。有的培训机构人员趁着人多眼杂,开始偷偷地在展厅内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学生的资料。他们三五成群,时刻防备着被保安人员发现,但还是有人躲不过盘问,狡辩不成后便乖乖地把宣传单和调查问卷上缴,然后走到角落里或者楼梯转角处,稍作调整。

记者也跟到角落里,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儿走上前来,“帮我填一份问卷呗,随便填填就行,”她是北京理工大学一名大二的学生,平时没课就出来做兼职,在她看来,今天的工作很有意思,“能看到很过国外的名校,”但她说从没想过要出国留学,“考研的话可能会去成都吧,先把中国走遍。”

午时渐至。找到答案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开,心里尚无所属的学生和家长们则随处找个地方坐下来,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一个女孩在展厅内买了咖啡和快餐,在记者身边席地而坐。“我姓‘生’,学生的‘生’,”这个姓氏很特别的女孩儿穿着打扮也很特别,她指着手中的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手册对记者说,“我觉得这个学校还成,它们有一个珠宝学院,不死板,我不喜欢什么中文呀、数学呀、外语呀,”她也不清楚学了之后能不能当上珠宝设计师,“先出去呗,还能学口语。”

在记者的采访中,学生们多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开眼界、练口语、有意思,对以后的就业几乎没有考虑。而家长们说出的理由更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国内的压力太大了,想送孩子出去读高中,能不回来就不回来,他姨在美国,能照顾他,我们平时多去看看他呗,”面对价格不菲的学费,这位阿姨笑笑说,“在北京读个好一点的高中没有几十万也下不来呀,反正都是花钱,”她想让自己的孩子出去当一个纯粹的学生,而不像在国内当个考生。

有的家长主动送孩子出国留学,有的家长更像是被迫的,“送他出去干啥?送出去好呗,孩子整天太压抑了,”这位叔叔在跟记者交流的过程中,情绪很激动,他想抓紧在这两天给孩子选到一所合适的学校,“咋整,他成绩不好,在国内考不上什么好大学,也没什么理想,出去镀镀金呗,”让他看到不错的一点是国外部分大学可以在大三选择自己的专业,让孩子有更多时间选择专业。

在国贸展厅的贵宾室里,每隔十分钟就会有一场留学说明会,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日本、法国、瑞士、瑞典、德国等国家的留学说明会依次举行。听日本和法国留学说明会的观众相对较多。

“很难得,早稻田大学也来了,但是能申请英语入学的专业特别少,我想去的专业只能申请日语入学,其他的专业也要求有相关专业背景,”面对重重限制,一心想去日本赏樱花的女孩儿说,她大学毕业后当了两年白领,“趁着年轻,出去转转呗,钱都准备好了。”

像早稻田大学这样的国际知名大学展位前,咨询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但是也有一些学校的展位前门可罗雀,“准备了1000份宣传资料,发出去能有20多份吧,大多数都是一些中介,来谈合作的,”俄罗斯一所大学的中介代表说道。各个展位开始纷纷整理宣传资料,准备接下来一天的展览。

走出国贸展厅,人们四散而去,不知道提着沉沉资料袋的他们是否已经找到了想去的方向。在与院方交谈后,一些或主观或客观的条件将限制他们不能前往心仪的大学,对此,他们会改变初衷还是攻克障碍?面对出国留学,人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归根结底,就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需求。当考试这一道门遇到对多彩生活的渴望,孰更具吸引力,一见便知。

有人说,中国的小学生是练出来的,中国的高中生是考出来的,中国的大学生是混出来的,这确实是个别学生之外的常态。一年又一年,一代代不断重复着师兄师姐的前车之鉴。无论在想象中还是事实上,国外的教育都更符合人的本性,一批批学生像候鸟一样飞出去,也不足为奇。

不管在哪种教育体制下,莘莘学子都需要经历“辛辛学子”的阶段,学习本来就是对自己未来负责的过程。如果单纯为了找个地方懒散度日,那大可不必费尽周折跑到国外去。在外生活未必比国内容易,但可能会更锻炼人;在外学习也未必比国内轻松,但可能会更多彩。

出去,寻找的是另一种可能。得到什么,也只是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