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民币升值压力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民币升值压力形成的原因及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关于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措施出台,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汇率将参考一揽子货币来确定。至此,人民币升值风波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并没有消除。笔者认为,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把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以此遏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二是货币因素与实体因素。从货币因素来看,世界基础货币增长速度比我国快一倍。从实体因素来看,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靠投资和外贸的增长。文章最后指出了人民币汇率大幅变动的不利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分析

(一)美国把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

1.美国认为人民币价值低估的借口及剖析

首先,美国认为人民币价值低估造成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这是长期以来美国的观点。但是从理论到实践,找不到任何证据支持这样的观点。相反,历史经验证明这是非常荒谬的说法。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对日本就开始出现巨额的贸易逆差,对德国也是,对其他很多国家都是。因此,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有所谓“三高”之病,其中之一就是高贸易逆差。当时美国认为:只要日元相对美元大幅升值,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就会消除,至少会缓解。但二十年的历史,完全反驳了这种观点。日元自70年代起一路大幅升值,就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一直攀升。日本累积的美元外汇储备达到天文数字。其中一部分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一部分是日本中央银行从外汇市场购买美元以防止日元升值的结果。

美国这一论调的理论支持是国际经济学的“贸易收支的弹性方法”,这一理论主要内容是改变汇率就可以改变贸易收支。这在理论上有缺陷的,其最根本的缺陷之一是分析贸易收支的变动时,只单独考虑价格因素,而且是短期价格因素对于进出口需求的影响。根据这个理论,只要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就会相对贵,外国货的进口价格就会相对便宜。因此,出口就会相对减少,进口就会相对增多。但是,影响进出口需求的因素除了价格,还有财富、收入、支出能力等等。分析汇率改变是否影响出口需求和进口需求,一定要把财富效应和支出效应考虑进来。当我们考虑到财富、支出效应时,汇率升值就不一定改变贸易收支了。

这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国内居民和企业持有的美元资产,以本币计价就会贬值,财富下降,支出自然下降。他们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就会下降,对于进口的需求也会下降。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后,美国人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不一定会减少。因为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基本上是美国自己早就不生产的产品。中国出口有可能下降,但那是需求的转移,美国人不从中国进口了,转向其他国家进口。

除了上面说的原因外,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或一般而言的国际收支逆差,是当今国际金融制度的必然结果。美元是全世界的储备货币,所有国家都需要美元作为最后的清算手段。美元是全球经济交易的计价货币。各国储备货币,美元的比例高达80%还多。“金本位”时代或“银本位制”时代,全球的储备货币是黄金或白银,现在是美元。每个国家都需要储备货币,用于国际清算、国际支付和干预外汇市场等等。这意味着每一个国家都要储备美元,储备美元就意味着多卖少买或贸易顺差,要不就是向美国或他国借储备货币,但最终还得靠贸易顺差来偿还。将美国作为一方,世界其他国家作为另一方,美国必定是贸易收支逆差或国际收支逆差。

2.美国对人民币施加升值压力出于政治问题

美国对世界各国的贸易逆差,是国际经济制度的问题,是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必然结果,即使人民币大幅升值,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或国际收支顺差仍然会存在。所以,美国之所以要给中国施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不是个经济问题,而是个政治问题。汇率问题不过是美国找的借口,用来遏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引起中国的金融动荡,削弱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美国的国家战略十分清晰,那就是在整个国际领域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但是,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如此稳定的高增长,中国就有可能真正成为美国霸权地位的最大障碍。

(二)货币因素与实体因素

尽管中国的汇率问题并不会影响美国的贸易赤字,但是从外汇市场上看,人民币确实存在着升值的压力。那么,是什么原因形成人民币如此大的升值压力?很多学者已经做了分析,在这里,笔者将其主要原因总结为如下两个方面。

1.货币因素

在国际上,世界基础货币增长速度比我国快着一倍。1997年以来全球基础货币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每年高于10%,甚至达到25%,相对经济增长只有2―5%,二者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美国一直保持低利率,无节制地大量发行美元。同时现行的国际货币储备格局,使各国银行特别是亚洲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市场的干预,支持美国的巨额“双赤字”,导致世界基础货币增长迅猛。根据IMF国际游资统计,20世纪80年代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1997年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生产总值的20%。仅对冲基金已达8000多只,有1万亿美元资产。而中国的基础货币发行量正好相反,比1997年下降近90%。在国内,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及国家平衡经济运行的不信任预期下个人与企业对经济行为进行调整:一是海外资金回流近500亿美元;二是我国在海外的企业与个人的收入的转移支付2000年只有几万亿,部门转移也不大,2004年却增长2倍;三是外资企业收益汇出减少;四是外贸部门在中国结汇增加。这四个方面就组成“游资”,是国家无法管制的。

2.实体因素

在实体性经济因素上,政府单纯经济增长目标的追求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出口带动”战略,必然导致“双高”(高外汇储备和国内高储蓄)的现象出现。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国这几年消费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长过分依靠投资和外贸的增长。

近年,投资、出口与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见图表)。低消费的后果是,高投资形成的巨大产能的释放在国内找不到有效喧泄出口,被迫不顾一切地寻找外部出口,从而形成了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高投资的恶性循环。同时,具有明显补贴出口和利益外溢特征出口的增长所导致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长又进一步加大了国际社会对出口的打压和人民币升值的呼声。

2000年-2005年中国GDP、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变化情况(%)。

二、汇率大幅变动的不利影响及缓解措施

通过分析看出,人民币不能按照美国期望的那样大幅升值。人民币一旦大幅升值,无论升值后汇率继续固定还是干脆让它浮动,汇率走势会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人民币继续维持升值预期或直接继续升值,第二种可能是人民币汇率趋势逆转,掉头向下,出现大幅贬值预期或直接开始贬值。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是灾难性的。

先说第一种可能。人民币升值后,如果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仍然存在,特别是如果热钱继续跟随美国的压力进入中国,升值的预期就会挥之不去,甚至可能出现人民币长期升值的预期,这样中国经济就会像日本一样陷入“流动性陷阱”之中不能自拔。一旦人民币形成长期升值预期,国内居民和企业会大量持有流动性货币,目的是等着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来赚钱。居民和企业选择大量持有流动性货币资产,实际消费和实质投资将大幅下降,国内总需求将大幅下降,中国经济将出现通货紧缩、经济增速急剧下降、利率水平大幅下降。一旦人民币形成长期升值预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没有力量来刺激经济增长,因为国内居民和企业宁可选择大量持有流动性货币资产,也不去进行实际消费和实质投资。即使国内利率非常低,消费和投资也照样一蹶不振。就像日本,其国内名义利率水平很长时间已经接近为0,日本政府还大搞赤字财政,发行了天文数字的国债。但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很少超过3%,有时甚至接近零增长。

人民币继续维持升值预期是一个可能,另一个可能是转而大幅贬值。人民币大幅升值之后,经济增速急剧下降,热钱赚钱之后纷纷撤出,出口下降,中国国际收支开始急剧恶化,人民币必然开始贬值,或出现大幅贬值预期。大幅贬值或贬值预期的形成,照样会给中国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中国经济将经历十分痛苦的调节过程。升值之后形成贬值预期,外商直接投资势必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国内企业海外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中国政府的偿债能力下降或外债负担加重。一旦贬值预期形成,国内居民和企业纷纷将本币资产兑换成美元,将进一步削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经济增速放缓乃至大幅下降是必然结果。只有等到人民币真的大幅贬值之后,各种经济行为和决策才会在新的汇率水平上逐渐调整,经济增长才有可能逐渐恢复。那将是一个十分痛苦而长期的调节过程,中间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和难以管理的重大变化。

其实,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国外经济学家早就有关注。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指出,人民币升值有18项恶果:主要是延缓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进程;导致外国投资的下降;真实经济增长率下降;恶化国民就业形势;恶化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导致通货紧缩压力;造成中国货币经济的不稳定,导致国有企业亏损面的上升;削弱人民币在亚洲的信用地位;加重周边地区债务负担进而影响周边经济稳定;让大量投机资本获利并加重投机行为;破坏中国对WTO的承诺,影响WTO的信誉等等。

所以,人民币汇率不能按照美国期望的那样大幅变动,但是从货币因素和实体因素两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币确实存在升值压力,这一点我们是不能回避的。所以我们应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以避免汇率大幅变动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局面,短期内,应该是在现有外汇管理架构下,除使用央行的市场干预和宏观调控外,还应针对储备组成中不同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长期来说,人民币汇率长久治安之道,还有赖于以市场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最终建立,而这与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资本管制的演变等宏观金融体系的改革休戚相关,将留待另行研究。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