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审清题干,明确指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审清题干,明确指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个命题的板块。认真研究近年来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的命题思路,我们发现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命题特别注重答题的指向性,这种预设性和提示性的提问可以说是命题者的良苦用心,目的是在引导同学们答题的方向,做到有针对性地答题,可是“好心却没有得到好报”,到头来,弄巧成拙,导致此类题目的得分率极低。分析其原因所在,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固然没有错,关键在于同学们在复习时对于有关知识点缺少把握,在答题时审题不清,胡乱答题。下面笔者通过两道典型答题误区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审清题目,避开解题陷阱,掌握此类题型的解析规律,准确答题,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典 型 例 题

例1(2009·江苏卷)《上善若水》:

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例2(2012·江苏卷)《邮差先生》:

第14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错 答 列 举

例1典型错答:

(1) “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一句运用拟人描写了岷江的古老;“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李冰修建都江堰的艰难。

(2) ①“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激起读者的思考,增强文章的语势;②“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都江堰的古老沧桑感;③引用《史记·河渠书》记载,突出都江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 通过对都江堰修建过程和作用的记叙,歌颂了在历史上为人民造福的人。

(4) 先写去参观都江堰看到的景物,再写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最后歌颂了修建和保护都江堰的人。

(5) 运用对比衬托、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的多种表现手法。

例2典型错答:

(1) ①写了邮差先生送信的故事;②写了一个老太太和他的口舌;③写一个小子和他开玩笑。

(2) 表现小城的贫穷落后,百姓生活艰难和愚昧。

(3) 本文以阳光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阳光的变化表现邮差先生的艰辛和心情的舒畅。

(4) 有利于刻画邮差先生的形象,突出小城生活的特点。

错因分析

例1:

(1) 看题不清,匆忙作答。题干提示“不以描写见长”,该同学只看到“描写”二字就匆匆作答,也许有心理紧张的因素,在考场上不能冷静看题。

(2) 概念混淆,张冠李戴。将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混为一谈,对写作的基本概念理解不清。

(3) (4)答非所问,目中无题。题干问表达特色,这两位同学答为文章主旨和结构思路。

(5) 只贴标签,不作分析。提干要求具体分析,该同学答题时只是贴标签,概念化,缺少具体内容。

例2:

(1) 审题不清,能力错位。题干问“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该同学答为哪些故事情节。

(2)(3) 答非所问,目中无题。这两位同学答为文章主旨和线索的作用,与提干要求毫不相干。

(4) 要点遗漏,表述不全。未能概括出邮差先生怎样的形象和小城怎样的特点,遗漏了对文本风格的阐述。

正确答案

例1:

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例2:

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例题分析

例1当年全省均分只有027分,得分率为45%,实在低得令人寒心,都是由于审题不清,导致失分严重。命题者已提示“不以描写见长”,描写属于表达方式,意思就是暗示同学们要从与“描写”同一维度的表达方式角度答题,常见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题干已排除“描写”,而赏读全文,记叙性的文字很少,没有说明,那必然是“议论抒情相结合”了。另,本文是以都江堰为写作对象的文化散文,其目的是讽喻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实写都江堰的修建,主旨是挖掘其精神文化内涵,在表达技巧上运用了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手段,应掌握类文化散文这些常用表达手段。

例2全省均分为179分,得分率298%,也属于低分。此题命题者提示本文没有太强的故事情节,叙述舒缓,对表达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审读题干,首先明确答题的指向——小说的内容;其次,调动头脑中的知识架构,考虑小说的内容包含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等;最后思考人物具有怎样的特征,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同学们如果能从这些角度思考答题,也就减少了失分的风险。矫 正 方 案

一、 精思题干信息,明确答题角度。

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审题,就是要精细思考题干相关信息,把握题目要求,准确划定答题的有效阅读范围,选准答题的切入点。因为,题干本身往往就提示了阅读区间、解题思路和答题角度,所以必须认真阅读题目,确定好思考角度。同学们头脑中一定要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如例1,题目问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并要求具体说明,也就是在指出特色后,还要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大多数同学审题不仔细,忽略了题目中“不以描写见长”这一提示,因而也就不能明确题目的答题角度,不知道与“描写”并行的是“抒情”和“议论”,也就更不知道“抒情”的下面还有分支,如“托物言志”等,最后只能是凭着感觉做题,焉能不“离题万里”?

二、 整合归纳要点,规范答题训练。

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材料多为散文、小说,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依据题干要求,进行适当归纳并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如例1答案中的“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喻今”等概念性的词语,就必须要从文本的特色中概括出来,并能做到分点答题,将答案清清楚楚地呈现在阅卷者面前,借此给阅卷者留下良好的第一感官印象。

三、 建构知识体系,掌握答题技巧。

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考查主要为五类:含义题、概括题、作用题、赏析题和探究题,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分析重要语句的含意、分析作品的结构、欣赏作品的形象和表达特色、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取向和作品的深刻意蕴。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对语文的知识点有完整的架构体系,如句子、段落在文始、文中、文末的各自作用,常用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重要的记叙顺序:倒叙、插叙及其作用,常见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以及主要文体的要素。对于这些知识体系,考生都必须了然于心,方能灵活运用,准确答题。

(作者:吴剑如,南通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