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审美多样化视角下戏曲伴奏的继承与革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审美多样化视角下戏曲伴奏的继承与革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旨趣和审美需求已不复单一化。传统戏曲音乐伴奏应顺应这一趋势,在对以往自然形成的伴奏模式和乐队配制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继承和发扬的同时,也应对其中落后的、与时代脱节的部分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变革。

[关键词]戏曲伴奏 继承 革新

戏曲音乐作为戏曲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而且也是区分不同剧种的主要标志,那么戏曲音乐也应该顺应时展的规律在继承的过程中不断革新。不言而喻,为了戏曲受到更多认得关注和喜爱,作为戏曲音乐两部分之一的戏曲伴奏的继承与革新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戏曲伴奏在戏曲艺术中的地位及特征

戏曲音乐分为唱腔和音乐演奏、唱腔伴奏俩大部分,也可以说是分为声乐和器乐俩大部分,声乐是指唱腔与念白,在戏曲中占主要地位,戏曲器乐是戏曲伴奏、场景音乐与锣鼓等的总称。

虽然器乐在整个戏曲音乐中处于随从与辅助的地位,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戏曲器乐中主要由吹奏类,弓弦类,弹拨类,以及打击乐类组成,按照传统的习惯,一般将戏曲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一般指管弦乐,即吹奏类、弓弦类、弹拨类乐器,因偏重表现文戏,又有“软乐”之称。武场则一般指打击乐类乐器,因偏重表现武戏,在民间称作“锣鼓”。也有“硬乐”之称。文场和武场虽然各以其不同的性能而分别运用于不同的场合,但它们实际上又是彼此紧密结合的,在戏曲中发挥着一文一武的作用,使戏剧节奏中的跌宕、转折、发展,且效果加强。

戏曲乐队的传统特点是少而精。主要以乐器数量不多,却能将艺术效果表达的惟妙惟肖为特长,正是这种与唱腔动作的紧密配合牵动了几千年来广大观众的心弦,无论老少男女皆为戏曲而痴狂,听戏便不觉摇头晃脑随戏而歌。而且不同剧种所选用的器乐以及器乐的组合是非常的讲究,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节奏感来突出唱腔的特点,给故事情节以及唱腔增光添彩,是值得我们后人继承并且发扬光大的,这种非常难得的艺术优点被广大戏曲工作者和艺术家们传承了下来,实乃难能可贵。至今在器乐曲目中依然保留经典曲牌或精彩段落,如古筝教材中收录的《西江月》《山坡羊》《锦上花》,以及《西厢词》等,这无疑鲜明体现了戏曲器乐的魅力和影响力,也感染了几代戏曲爱好者。

二、审美多样化对戏曲伴奏的影响和要求

观众的审美要求和审美视角不断趋向多元化,戏曲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已逐步趋于边缘化的大背景下,出现了衰落的景象并不奇怪。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戏曲未能与时俱进融入新的社会,未能不断更新其艺术理念,未能与生产发展和社会人文发展同步,这才造成了戏曲逐渐与大多数观众拉开距离的现状。

出现了这样的现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们不能消极旁观,而必须正面这个事实,为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寻求一条科学的、可行的现实路径。那就是,走分众传播的道路,在继承中寻求革新。

关于戏曲音乐的问题,CCTV在对现代观众及专家采访时,多数观众普遍认为戏曲不应该简单的固守“剧种特色”,那么也就是戏曲音乐已经该跟随潮流不断更新,去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标准。虽说“众口难调”但也应该与时俱进,而不能将一个曲牌填上不同的词,老调常弹,一奏就是几百年,所以无论在唱腔方面还是在伴奏配器方面都应作出调整。

不仅如此,审美多元化,还体现在观众的种类和层次方面。观众包含着男女老少、士农工商等各色人等,因此“我们”的欣赏趣味必定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欣赏趣味的差异在戏曲来说尤其显得突出。

为了使戏曲能够适应观众多元性的审美要求,广大戏曲工作者已经在致力于戏曲音乐及伴奏的革新,并且受到广泛的好评。兹举两例。

2008年7月11日、12日晚, “当爵士遇上昆曲”音乐会在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上演。古筝、笛、笙、二胡、鼓和小锣等传统昆曲乐器在台上排开,热闹开演;接着,张军亮嗓,一出《牡丹亭》刚欲开场,在舞台左边的尚-马龙同时按下琴键;这边是戏装亮相的杜丽娘与柳梦梅,这边是身着西装的马龙,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的昆曲与忧伤的爵士钢琴声碰撞之下,奇异地融合到一起。台下掌声热烈,这种新型的伴奏方式深深吸引和牵动着观众的心,但是也有一些票友对此持反对意见。总之好的评价是较多的,觉得充满新意,感觉好奇和紧张。这种新的组合方式吸引了很多观众的注意力,轰动了整个上海昆曲。

俗话说: “戏曲戏曲, 一半是戏, 一半是曲。”音乐是剧种的标志, 是戏曲的魂。一出戏的成败, 一个剧种的兴衰,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能否跟上时代。这需要戏曲工作者,音乐工作者的同心合力进行长期探索,从而使戏曲艺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戏曲音乐伴奏虽然只是戏曲艺术的一部分,但是牵一发遍会动全身,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多样化视角下戏曲音乐伴奏的继承革新,为弘扬美妙的戏曲艺术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吴海燕.戏曲音乐中器乐的组合功能与伴奏.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王建宗.论戏曲打击乐的组成与功能.戏剧文学,2003年第6期

[3]史韵新.让戏曲音符跳动的更美,大舞台,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