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二氧化钛纳米溶胶对空气污染胁迫下海芋生理特性及环境效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二氧化钛纳米溶胶对空气污染胁迫下海芋生理特性及环境效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了探讨纳米材料对空气污染胁迫下植物生理响应及环境效应的调节作用,以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inn.)Schott]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纳米材料对城市绿化植物的抗逆性、光合作用等生理指标及净化污染空气效应的影响;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溶胶对模拟酸雨胁迫下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作用日变化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芋具备一定的净化尾气污染能力。二氧化钛纳米溶胶预处理(0.2%~0.8%)后,能有效提高海芋在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中的评价指数,减少空气的含菌量。同时,纳米材料处理能减轻污染空气下的植物叶片细胞质膜透性,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加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叶片的抗逆性。在空气污染胁迫下,海芋叶片的“光合午休”现象加重,日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明显降低,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增大;经过纳米材料预处理后,Pn、Gs和Tr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而Ci降低,其中以0.4%浓度预处理下的效果最好;可见二氧化钛溶胶预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缓解空气污染胁迫下非气孔因素引起的海芋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降低对光合系统的破坏作用,提高胁迫下的光合能力。试验同时对纳米光触媒与植物触媒交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纳米材料;二氧化钛溶胶;海芋;生理特性;空气污染

中图分类号:TB383;S682.36;Q945.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8-1628-06

Influence of TiO2 Nanosol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Alocasia macrorrhiza under Urban Air Pollution Conditions

NIE Lei1,2

(1. 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uangzhou City College, Guangzhou 510405, China;

2. 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scape Gardening, Guangzhou 510405,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TiO2 sol nanocomposite on air pollution purification capacity and stress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urban landscape plant Alocasia macrorrhiza(Linn.) Schot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macrorrhiza could purify the urban off-gases pollution to some extent. TiO2 sol nanocomposite treatment could enhance the air pollution purification capacity of plant. Meanwhile, nanocomposite treatment could enrich the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reduce cytoplasm membrane permeability, decrease lipid peroxidation of membranes under polluted conditions, and therefore improve the stress resistance. Under the stress of air pollution, the midday depression of photosynthesis of leaf aggrawated. The daily averag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stomatal conductance(Gs) and transpiration rate (Tr) were al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Ci) was increased. By treated with TiO2 sol nanocomposite(0.2%~0.8%),Pn,Gs and Tr were increased at different extent; while Ci was decreased, especially in the treatment of 0.4% TiO2 sol nanocomposit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photocatalyst and phytocatalyst on air pollution purification was preliminary discussed.

Key words: Nanocomposite; TiO2 sol; Alocasia macrorrhiza(Linn.)Schott;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ir pollution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如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空气污染日趋严重情况下,城市绿化植物的生长状况普遍较差,不但难以发挥净化环境的功效,而且自身也无法生存[1]。自1972年本田-藤岛效应发现以来,以二氧化钛(TiO2)为代表的光半导体材料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表明,纳米级的TiO2半导体颗粒表面在光激发状态所生成的超氧阴离子和氢氧自由基等活性氧类物质,具有很强的光氧化活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水处理、环境卫生与保护、杀菌消毒、农产品贮藏与保鲜、建筑等技术领域[2]。然而,有关纳米TiO2光半导体材料对植物生理、包括光合作用影响方面的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在城市绿地植物上应用纳米TiO2溶胶试验,探讨了纳米材料对城市绿化植物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inn.)Schott]的光合作用等生理特性及净化污染空气效应的影响,以期为纳米TiO2半导体材料在城市绿化植物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样地概况

于2009年6~7月,在广州市广园快速路旁的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苗圃(E 113°16′27″,N 23°09′44″)选择样地,样地环境空气污染严重,污染类型为尾气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铅等。

1.2材料

供试材料为天南星科(Araceae)海芋属[Alocasia(Schott)G. Don]的海芋,苗龄约2年,以盆栽形式种植,常规水肥管理,分别放置在广园快速路旁(<5 m)及距离道路较远(>100 m)、环境良好的大棚内培养,时间在3个月以上。纳米TiO2光半导体材料系采用日本光钛子株式会社生产的Ponation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溶胶,其纳米二氧化钛含量为1.5%,锐钛晶含量≥99%,纳米二氧化钛粒径小于5 nm,pH值在2~3之间,外观为蓝色半透明溶胶,对人畜安全无害、无腐蚀性,具有良好的成膜和附着性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3试验设计

试验在样地上设置8种处理,分别是D0(大棚环境内海芋叶面喷施清水,作为大棚对照)、D1(大棚环境内海芋叶面喷施0.2%纳米TiO2溶胶)、D2(大棚内海芋叶面喷施0.4%纳米TiO2溶胶)、D3(大棚内海芋叶面喷施0.8%纳米TiO2溶胶)和L0(路旁环境的海芋叶面喷施清水,作为路旁对照)、L1(路旁环境的海芋叶面喷施0.2%纳米TiO2溶胶)、L2(路旁海芋叶面喷施0.4%纳米TiO2溶胶)、L3(路旁海芋叶面喷施0.8%纳米TiO2溶胶)。每处理设置20盆海芋,用去离子水分别配制不同浓度(0.2%~0.8%,pH值6.2~6.4)的纳米TiO2溶胶溶液,现用现配。于2009年6月23~25日连续3 d,在当日的17∶00左右,对植物材料采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施,每次均喷至叶片滴液为度,每盆每次喷洒量为500 mL,对照喷施等量的去离子水。

1.4测定方法

1.4.1部分植物生理指标测定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按照文献[3]的方法测定;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4]测定;细胞膜透性用相对电导率表示,采用电极法[3]测定;根系活力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5]测定。

1.4.2光合作用日进程的测定纳米TiO2溶胶处理结束后的第三天(晴天),对试验标记的叶片进行测定,采用美国Li-COR6400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的标准叶室,在自然条件下测定标记范围内上数第三片叶的净光合速率(Pn)、大气CO2浓度(Ca)、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为1-Ci/Ca计算所得)、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等光合指标。测定时间为8∶00~18∶00,每隔2 h测定1次,连续测定3 d。

1.4.3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指数的测定采用DLY-3型空气离子测定仪测定群落环境空气中的正、负离子浓度,参照日本空气净化协会采用的安培空气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其公式为Ci=n-/1 000q,式中,Ci为空气质量评价指数,n-为空气负离子浓度,q为单极系数(空气中正离子与负离子之比)[6]。

1.4.4环境空气含菌量的测定按照文献[7]的配方,配制真菌、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综合培养基。将暴露在群落空气中取了菌样的培养皿倒转,置于30℃恒温箱中培养,培养25 h后检查细菌菌落数,培养36 h后检查霉菌菌落数,培养72 h后检查放线菌菌落数。计算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微生物菌落数,计算公式为5 000 N/A・T,式中,A为培养皿的面积(cm2);T为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min);N为培养皿中的菌落平均数,计算结果单位表示为n/m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检验,试验数据表述为“平均值±标准误”。

2结果与分析

2.1纳米TiO2溶胶对海芋生理指标的影响

纳米TiO2溶胶处理对海芋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见图1,由图1A可知,与大棚对照(D0)相比,在空气污染条件下,路旁对照(L0)的海芋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了31.2%。在纳米TiO2溶胶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有了显著的升高;如在空气污染(路旁)条件下,0.2%、0.4%、0.8%的纳米TiO2溶胶处理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比路旁对照增加了28.1%、32.7%和51.0%;而在正常空气条件(大棚)下,0.2%、0.4%、0.8%的纳米TiO2溶胶处理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比大棚对照增加了33.3%、30.2%和14.4%。由此可见,外源纳米溶胶处理明显抑制了空气污染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下降(P<0.05),其中以0.8%纳米TiO2溶胶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由此证明,纳米材料处理能有效地保护叶片叶绿素的完整结构,可防止叶绿素在空气污染逆境下的加速降解。

喷施纳米TiO2溶胶10 d后,测定海芋的根系活力,结果(图1B)发现,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根系活力呈上升趋势,其中大棚条件下,0.8%纳米TiO2溶胶处理与大棚对照相比,根系活力增加了36.5%;而在污染空气下,0.4%纳米TiO2溶胶处理较路旁对照上升了27.3%。

植物体内的丙二醛(MDA)是由于植物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受伤害,其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是衡量质膜稳定性的重要指标。MDA含量增多,将导致膜的渗漏,从而使植物走向死亡,因此MDA含量与植物逆境生理密切相关。MDA是膜脂过氧化的主要产物之一,对膜和许多生物功能分子均具有破坏作用,其在体内的积累是活性氧自由基毒害作用的表现。从图1C可见,大棚培养的海芋喷施纳米TiO2溶胶后,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片组织中的MDA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纳米TiO2光催化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对叶片细胞没有破坏作用,叶片细胞仍然可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而在空气污染条件下,0.2%和0.4%的纳米TiO2溶胶处理能明显降低叶片MDA的含量(P<0.05),而0.8%的纳米TiO2溶胶处理与对照差别不大。由此表明,适宜浓度的纳米材料处理能明显降低叶片的MDA含量,从而有助于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恶劣的尾气污染条件下海芋生长不良,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偏高。而在纳米TiO2溶胶处理下,叶片细胞质膜透性较路旁对照显著降低(P<0.05),在0.2%和0.4%纳米TiO2溶胶处理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仅为路旁对照的81.4%和78.5%(图1D),而在0.8%纳米TiO2溶胶处理下,相对电导率却有所上升(5.1%),说明适宜浓度的纳米TiO2溶胶处理有助于维持植物叶片细胞膜的结构,可抑制电解质外渗造成的质膜伤害。在正常空气条件下,各纳米TiO2溶胶处理对于叶片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差异最大的0.4%纳米TiO2溶胶处理的叶片细胞相对电导率较大棚对照下降了8.5%,变化趋势与MDA相似。

2.2空气污染下纳米TiO2溶胶对海芋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不同浓度纳米TiO2溶胶处理对海芋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与大棚对照相比,路旁对照的日均Pn、Gs、Tr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而Ci则有所增加。大棚对照的Pn日变化为不明显的双峰型,空气污染条件下叶片Pn的日变化则表现为明显的不对称双峰型,在12∶00左右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从图2A可见,上午8∶00~10∶00期间,Pn迅速增加,第一个高峰均出现在10∶00左右,是全天Pn的最高值,其中大棚对照处理可达5.75 μmol/(m2・s),路旁对照也达到了4.83 μmol/(m2・s);而在10∶00以后Pn开始下降,10∶00~12∶00下降较快,12∶00以后又出现缓慢回升,大棚对照和路旁对照在14∶00再次达到高峰,此时的Pn分别为3.85 μmol/(m2・s)和3.24 μmol/(m2・s)。从不同处理Pn日均值变化来看,经过纳米TiO2溶胶处理的可以缓解因空气污染胁迫下光合速率的下降,L2和L3处理下的Pn甚至超过了大棚对照,其中以L3的效果最为明显。Gs和Tr的变化曲线与Pn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图2B、图2C)。在Ci的日进程曲线中(图2D),各处理在8∶00与18∶00的Ci值最高,从8∶00~10∶00 Ci值均呈下降趋势;而从14∶00~18∶00,Ci值又呈上升趋势。10∶00与14∶00的Ci值出现了两个低谷,说明空气污染胁迫增大了海芋Ci的最小值和日均值;而经过纳米TiO2溶胶处理后,Ci日均值和最小值均降低。气孔限制值Ls变化情况与Pn、Gs和Tr基本一致,在空气污染胁迫下叶片Ls值降低,而在纳米TiO2溶胶处理下,叶片Ls值有所上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3纳米TiO2溶胶对海芋净化污染空气效应的影响

海芋具备一定的净化空气污染、改善道路空气质量的能力。经测定,样地所在的广园中路道路裸地的空气负离子平均值仅为25个/cm3,因汽车尾气污染原因,空气质量评价指数Ci值仅为0.10(图3A)。种植海芋后,Ci值达到0.15以上,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纳米TiO2溶胶处理植物叶片6 h后测定,Ci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L2处理下的Ci值达到了0.25。

道路旁海芋环境空气中的含菌量达到2 650个菌落/m3(图3B),较大棚条件下增加了58.2%。参照北京市城区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结果得出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已属于重度污染区。而纳米TiO2溶胶处理能明显降低空气中的含菌量,与未经纳米TiO2溶胶处理的路旁对照相比,0.2%、0.4%、0.8%的纳米TiO2溶胶处理后,空气中的含菌量分别降低了17.6%、22.4%和10.5%。

3讨论

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尤其在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趋凸显,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开始呈现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大气污染治理的难度加剧。城市绿化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起着极大的作用。绿化植物不仅能改善气候、调节气温、增加湿度、平衡碳氧、减弱温室效应、美化环境,还能吸滤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吸附尘粒、杀菌,对大气污染有明显的净化作用。然而随着城市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绿化植物生长状况普遍较差,在高强度的空气污染逆境下,绿化植物不但难以发挥净化环境的功能,甚至无法生存[8]。

纳米科技是21世纪的主流技术之一,纳米TiO2颗粒具有半导体能带结构。当半导体颗粒接受太阳光照射时,会发生光催化作用,价带上的电子激发到导带生成高活性电子(e-),在价带上形成带正电荷的空穴(h+),通过不断的电荷分离,完成光能到电能的转化。这一过程类似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被称为“人工模拟光合作用”[9]。作为光合色素,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是光合作用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纳米TiO2溶胶处理后抑制了受污染损伤的海芋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降低,缓解了叶片因伤害而出现的症状,其中以0.8%浓度的纳米TiO2溶胶处理后的效果最好,其缓解作用显著。不过纳米材料抑制空气污染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究竟是通过保护叶绿素免遭破坏,还是促进其合成,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试验所用溶胶材料的主要活性物质为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半导体颗粒。试验结果证明,纳米TiO2溶胶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增加。可以推测,当紫外光照射在纳米TiO2颗粒上时,价带的电子被紫外光所激发,跃迁到导带,形成自由电子(e-),经过反应产生氢,而在价带形成一个带正电的空穴(h+),并氧化水后产生氧,也就是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纳米TiO2颗粒能够独立光水解形成电子、质子以及氧气,这样分解出来的电子、质子,并行于植物光反应阶段的电子传递,由此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本试验结果与张萍等[10]在黄瓜上的试验及洪法水等[11]用金红石型TiO2对菠菜光合作用中心的研究结果类似。

由试验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可知,洁净空气条件下,海芋叶片的Pn呈不明显的双峰型,而在空气污染胁迫下,各处理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双峰型,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说明空气污染胁迫使海芋对高温强光的适应能力受到影响。影响“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气孔因素,即气孔的关闭,Ls增大引起CO2供应不足;另一种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即叶肉细胞光合活性降低引起同化力不足而限制了光合作用。根据Farquhar等的观点,以及目前国内外学者常用的光合速率降低分析方法[12],我们判断引起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当Ci减小、Ls增大时,气孔部分关闭。而当Ci增加、Ls减小时,非气孔限制成为光合下降的主要原因。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在12∶00海芋表现“光合午休”时,不同处理的Ci值均较10∶00 Ci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12∶00 Ls值较10∶00 Ls值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海芋的“光合午休”是由空气污染所导致的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这与付晓萍等的[13]研究结果类似。从日变化整体看,空气污染胁迫下叶片的日均Pn、Gs、Tr和Ls显著降低,Ci显著升高,也反映了空气污染胁迫下海芋光合能力的下降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即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降低所致。纳米TiO2溶胶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空气污染胁迫下海芋叶片的Pn、Tr、Gs和Ls,而Ci显著下降,说明纳米TiO2溶胶缓解了空气污染胁迫造成的叶肉细胞光合活性的下降,提高了空气污染胁迫下的海芋光合能力。较高的Gs说明具有较高的光合底物传导能力,为叶片同化更多的光合产物提供了生理基础,而Tr的提高增强了植株吸水及运输的动力,有利于植株光合作用的进行和抗逆性的提高。

在城市主干道旁恶劣的尾气污染环境下,海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数值明显偏高,叶绿素含量偏低,说明植株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细胞膜的相对透性增加。而纳米TiO2溶胶处理对维持海芋叶片细胞膜结构、降低膜通透性、保持叶绿素含量方面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叶片自由基的积累,有助于维持植株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纳米TiO2溶胶处理还可以增强植物的根系活力,这与叶片细胞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增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这三者共同的作用促进了植株吸收水分能力的提高。总体而言,0.4%的纳米TiO2溶胶处理后,对提高海芋在空气污染胁迫下的抗逆性、光合作用指标及净化污染空气的效应具有明显的作用。

纳米TiO2溶胶对植物胁迫的调节可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低浓度对植物具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纳米TiO2在太阳光照射下光催化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当自由基的量超过机体抗氧化系统的清除能力时,自由基会直接攻击细胞膜系统,造成膜脂过氧化,使细胞膜透性增加。试验结果证明,0.2%、0.4%、0.8%浓度的纳米TiO2光半导体溶胶处理大棚海芋植株后,与对照海芋植株相比,叶片组织中MDA含量和膜渗透性变化不显著,说明喷施纳米TiO2溶胶后活性氧并未对细胞膜系统造成伤害,叶片细胞质膜仍然保持较高的稳定性[14]。不过纳米光触媒产品在生物安全方面的效应,尤其对植物安全性的影响,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有研究表明,铝纳米颗粒有明显的植物毒性,试验发现未包被的铝纳米颗粒显著抑制玉米、黄瓜、甘蓝和红萝卜等植物根系的延长,而包被有菲(Phen)的铝纳米颗粒可以显著减小这种抑制。原因是菲的包被破坏了纳米颗粒表面本身具有的羟自由基,从而改变了纳米材料的表面特性[15,16]。我们在浓度筛选初步试验中发现,1.5%的纳米TiO2溶胶对于海芋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会出现叶片卷曲发黄直至枯萎,相关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同时,纳米光触媒处理植物叶片后,可有效提高海芋在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的能力,其原因是由于植物触媒与光触媒之间存在加成效应,还是纳米材料通过提高植株抗逆性而进一步发挥出植物的净化污染能力,或者是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相关,而在各自发挥着自身的净污能力,其机理还有待通过进一步的探索和试验分析来解释。

参考文献:

[1] 聂磊,代色平, 陆璃. 广州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生态效应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08(4):29-3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田秀兰. 纳米二氧化钛的合成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J]. 节能与环保,2006,7(8):167-172.

[3] 汤章城.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305-306.

[4] 赵世杰.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07-210.

[5] 邹琦. 植物生理生化试验指导[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6] 余叔文.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方法[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137-145.

[7] 黄秀梨. 微生物学实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13.

[8] 李伟华, 陈章和. 城镇绿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4):362-366.

[9] ZHANG P, CUI H X, ZHONG X L, et al. Effects of nano-TiO2 semiconductor sol on prevention from plant diseases [J]. Nanoscience, 2007,12(1):1-6.

[10] 张萍,崔海信,李玲玲. 纳米TiO2半导体溶胶的光生物学效应[J]. 无机材料学报,2008,23(1):55-60.

[11] HONG F S,YANG P, GAO F Q, et al. Effect of nano- anatase TiO2 on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of photosystem Ⅱ particles from spinach[J]. Chem Res Chin Univ,2005,21(2):196-200.

[12] FARQUHAR G D, SHARKEY T D.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photosynthesis [J]. Ann Rev Plant Physiol,1982,33:317-345.

[13] 付晓萍, 田大伦, 闫文德. 模拟酸雨对樟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6,26(6):38-43.

[14] HEDDERMAN T G, KEOGHS M, CHANMBERS G, et al. In-depth study into the interaction of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with anthracene and p-terphenyl [J].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6,110(9):3895-3901.

[15] ZHENG M,JAGOTA A,STRANO M S,et al. Structure-based carbon nanotube sorting by sequence-dependent DNA assembly[J]. Science,2003, 302 (5650):1545-1548.

[16] HOFFMANN M R, MARTIN S T, WONYONG C, et al.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 of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is [J]. Chem Rev, 2003,95(1):69-9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