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上好盲童的软陶美工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上好盲童的软陶美工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软陶是一种人工的低温聚合粘土,又叫彩陶。这种材质本身具有高度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它色彩鲜艳饱满,质感细腻,又防水防霉不变形,而且无毒无味、环保健康。近年来深受各阶层手工爱好者的喜爱,尤其在全国各大中小学校的美术课堂上被广泛推广和应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也采用了软陶作为媒介进行美工教学。

美工课上我们利用软陶制作来训练盲童双手对事物认知的能力。盲童对软陶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因为软陶很软,可塑性强。制作过程中,可以任意改变形状,做出各种不同形态的物品。软陶的制作方法简单,对于形状要求不那么苛刻。盲童主要是用手直接揉搓软陶,制作时,很少应用工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如果没有课前预热,直接进入课上制作环节,上课效果很不理想。所以,在课后我都会故作神秘的“泄露天机”埋下伏笔,告知盲童下节课需要捏出什么物品(主要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食品)。生活能力强或者视力较好的低视力盲童会立即知道我说的物品大致的形状、颜色、味道、温度、硬度等等。能力和视力相对差的全盲的同学就一定会回家预习,不是听家长讲述就是自己徒手摸索,继而寻找他们认为的、物品独有的特点。上课的时候我还会特意拿来实物,让盲童尽可能的触摸此物品,让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对事物充分的认识。在教学形式上我鼓励他们用大胆、独立的创作方式来完成作品,也可以用合作学习方式在小组讨论之后合作共同完成。这种富有情趣、开放的教学,不仅使得同学们对软陶的兴趣越来越浓,而且为盲童打开了一扇,与社会交融、与生活对接的知识大门,激发了他们对事物主动认知的学习欲望,更使他们独立完成的自主性与合作完成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培养与发展。

对于健全人来说手意义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非握持功能,握持功能和感觉功能。非握持功能是指用整个手或个别手指做推,提,勾,压等动作,如拳击,拎皮箱,叩击等。握持功能是指将所要拿或抓的物体握在手里。握持又可分为强力握持和精细握持两种。如手拿榔头等工具是属于强力握持;手拧小螺丝,执笔写字,拿筷子等动作是属于精细握持。手的不同功能发挥的来源于手的感觉。当手握持某一物体时,手能够确切知道被握持的物品的形状,大小,重量,冷热等信息。手是人类的第二副眼睛,没有感觉的手是“盲手”。对于盲童来说手不仅仅有这些作用,同时也是他们的生活的眼睛、学习的眼睛,甚至是他们未来生存的眼睛,是特殊教育教学中,在补偿教育里的一种人体器官的应用,它的实际应用和作用举足轻重。因此,上好美工课对于盲童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特殊的意义。有利于提高盲童的实际操作能力,使盲童手、脑、心相互协调统一,促进左右手相互配合,达到空间上的流畅与自如的运用,让盲孩子们尽善尽美的感知这个世界。

随着我和学生课上课下不断的磨合,教学中并没有出现太多太大的问题,反而经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当我说到单一、独立的植物用词“花”的时候,他们就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有的盲童会做成仙人掌,有的盲童做成郁金香,有的会增添叶子,有的会增添花盆。这些大胆的想法和细节的改变,着实让我惊喜不已。他们已经开发出了自身丰富的想象发散的能力,独立“观察”事物的能力。不仅对事物有了正确的认知,还运用自己的双手、感官去体验和感受,获取丰富的经验。最后,运用双手用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们到达现在的这样一种程度,真的是通过无数次的学习积累获得的。这种过程是艰难的,而结果却让人无比的喜悦和欣慰。

小小的软陶,大大的世界。盲童软陶美工课带给我的不仅是工作中的喜悦、生活中的感动,更加坚定我投身基础教育的信心,激发我献身特殊教育的热情。我愿守护着这样一群折翼的天使,化为一双新生的翅膀,向着太阳的方向,不停的挥舞。

收稿日期:20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