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呼吸衰竭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其病死率高。因此,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如何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水平,已成为新生儿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方法以机械通气为主,目前已经从单一的模式发展为多种模式联合,呼吸机的应用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但是治疗过程中仍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提高治疗水平的同时,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就近年来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介。
关键词:呼吸衰竭;治疗;新生儿
呼吸衰竭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 其病死率高[1]。因此,在提高治疗水平的同时,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就近年来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介。
1 高容量机械通气
引起呼吸衰竭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机械通气诱导的肺损伤,即使呼吸机治疗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机械通气[2]诱导的肺损伤仍不可忽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低潮气量通气[3]可明显降低肺损伤的发生,又不影响肺的氧合,因此,医生们逐渐主张根据病情选择较小潮气量(5~8ml/kg)来进行机械通气,希望达到避免潜在的呼吸道和肺损伤的效果。另外,"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只要pH值保持在7.2以上对机体一般无不良影响,通气时不增加潮气量可减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同时能够有效调节脑血流,抑制兴奋性氨基酸转移酶的分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还可以增加呼吸驱动,有助于减少新生儿对呼吸机的依赖。
2 无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对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有一定的疗效。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无创机械通气是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有文章报道[4],无创机械通气明显降低了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气管内通气率病死率以及提高拔管成功率,并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因此,无创机械通气对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3 一氧化氮吸人和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治疗
一氧化氮是一种具有脂溶性,半衰期短,细胞间弥散快特点的气体。它是一种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具有强烈扩血管作用,能够降低肺血管阻力,减少肺内分流,抑制肺部炎症细胞催化因子等的合成释放,抑制肺部血小板凝聚能力。新生儿难治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常存在[5]明显肺动脉高压,其内源性NO代谢物呈下降趋势。而一氧化氮能够增加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提高动脉血氧张力,因此,新生儿呼吸衰竭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吸入一氧化氮公认的适应症。一般情况下,对于足月儿或近足月儿难治性呼吸衰竭患者低剂量NO是安全有效的,但对于稍大些的新生儿及早产儿其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覆盖在肺泡外表面的蛋白-磷脂复合物即肺表面活性物质,近年来的研究表面,肺表面活性物质[6]对新生儿难治性呼吸衰竭有显著疗效,而且能够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天然合成和人工合成两类肺表面活性物质,已经有研究表面,人工合成制剂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等均不如天然合成制剂。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疾病种类不同则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剂量也不同。研究表明[7]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够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缩短病程,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氧合功能。
4 体外膜氧合和液体通气
体外膜氧合, 在发达国家体外膜氧合[8-9]已成为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常用治疗方法,其用于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已有30余年历史。它是一种人工心肺机,能够较长时间的全部或部分替代心肺功能从而使有严重病变的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获得功能恢复和病变治愈的时间。体外膜氧合主要应用于[10]严重呼吸衰竭和心功能不全患者。其容易出现的主要并发症有溶血,肾功能不全,感染和出血。
用一种液体代替气体灌注气管进行呼吸的特殊通气方式叫做液体通气。临床应用的液体通气方法[11]有全液体通气和部分液体通气两种。前者是应用特殊的仪器设备将全呼吸道及环路中的气体用全氟化碳替换,后者是肺功能残气量应用全氟化碳替代,但是仍使用呼吸机,全氟化碳经气管内注入。液体通气的可能机制[12]:全氟化碳对肺内交换的气体均有较高的溶解度,有助于改善气体交换;全氟化碳表面张力低,能够恢复功能残气量;可能能够作用于炎症细胞减轻肺部炎症;全氟化碳的重力作用改善通气/血流比值。目前,临床上早产儿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已经使用了部分液体通气,其疗效需要继续随访评价。
5 展望
呼吸衰竭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其病死率高。因此,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如何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水平,已成为新生儿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方法以机械通气为主,目前已经从单一的模式发展为多种模式联合,呼吸机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对于稍大些的新生儿及早产儿其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有一定的效果;部分液体通气的疗效需要继续随访评价;体外膜氧合在费用,并发症以及侵入性方面有待提高。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要采取个体化治疗,出现并发症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参考文献:
[1]梁湖秀.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19例临床疗效体会[J].河北医学,2013(05):752-754.
[2]Bahman-Bijari B. Bubble-CPAP vs.Ventilatory-CPAP in Preterm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J].Iran J Pediatr,2011,21(2):151-158.
[3]吴景才,张可刚.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力学及脑血流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14): 96-98.
[4]Sun B. Develop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and intensive care: Chinese perspectives[J].Neonatology,2012,101(2):77-82.
[5]童建明.两种通气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疗前沿,2013(12):63.
[6]贺军民.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3(01):52-53.
[7]卫功文.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工企医刊,2011(06): 21-22.
[8]Bamat N. 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for preterm infants requiring 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r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1:p.CD004500.
[9]Federici M. Pulmonary ultrasonography in the follow-up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n preterm newborns.Reductionof X-rayexposure[J].J Ultrasound,2011,14(2):78-83.
[10]杨占华,王平.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15例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03):351-352.
[11]Barst RJ. Clinical perspectives with long-term pulsed inhaled nitric ox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J].Pulm Circ,2012,2(2): 139-147.
[12]Dushianthan A. Clinical review:Exogenous surfactant therapy for 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where do we go from here[J].Crit Care,2012,16(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