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购物时为何爱冲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购物时为何爱冲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支付宝对账单派发之后,一批“剁手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所谓“剁手族”,就是那些热衷于网上购物,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而不自觉,直到看见账单时,懊恼后悔得恨不得将确认下单的手剁下的人们。

现实生活中,“剁手族”绝不少见,而且除了在网上购物之外,平时到超市只想“逛逛”,或者买点生活必需品,结果却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堆自己根本不需要的商品的消费者也是大有人在。据统计,在一次购物之旅中,消费者在百货公司、超市以及打折店至少发生一次非计划性购买的比率分别为39%、50%以及62%。

人们为什么会在购物时“冲动”呢?这是心理学上的“门槛效应”在作怪。

中国有一句话叫“万事开头难”,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一旦开了头,后面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心理学家在对被捕的惯偷进行询问时,发现他们对于“偷窃”大多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也不会产生后悔、自责等情绪。但是当问到初次偷窃被抓的小偷时,这些人则往往表示自己在犯案前曾进行了非常激烈的心理斗争,并且表现出了强烈的悔意。

购物其实也是一样的,对于那些非计划内的购物,消费者往往在一开始会表现得相当“纠结”,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购买计划外的物品,要给自己的非理性购物想一个恰当的“理由”。而一旦他们已经找到了这个理由,那么多买一种商品和多买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反而没有什么差别了。

心理学家发现,第一次购买计划外商品,与之后的疯狂购物,顾客的心理是完全不同的。在初次计划外购物时,顾客经历了一场艰难的思维定式转换,即将“努力克制自己”的心理转换成了“放弃克制”心理,这时人们需要考虑如此转换的原因、衡量行动的优势和劣势。而在跨过这道“门槛”之后,人们再次进行购物时考虑的则不是“要不要购物”,而是“选择哪样好”。这样一来,没有了心理的障碍,冲动购物自然变得顺理成章了。

怎样才能在购物时克制自己的冲动呢?经济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调整一下你购物的顺序,控制冲动就变得简单多了!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商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实用型”商品,而另一类则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享乐型”商品,或者说是奢侈品。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心理学家发现,购买这两种类型的商品时,人们的心理是不同的。

购买“实用型”商品时,消费者的心理负担不大,这样一来,再加上购物时的“门槛效应”,你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只是想进超市买一包食用盐,结果出来时大包小包拎了一堆。但是在购买“享乐型”商品时,由于花费了大量金钱,消费者心里便会产生“懊悔”、“自责”等负面情绪,这类情绪能够有效地抑制门槛效应,让人不会继续冲动。因此,以后在采购时,我们最好先去购买享乐型消费品,只要购买了计划外的享乐商品,就会马上产生后悔情绪,这能抑制我们接下来的计划外购物冲动,甚至还会使我们对计划内的购物重新斟酌。如此,我们原本已跨过门槛的购物冲动又会重新缩回到门槛之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