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真与假的对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真与假的对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教授曹禺的《雷雨》时,笔者常常在思索着周朴园到底是否真正爱过鲁侍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一是三十年前周朴园是因为真爱而与鲁侍萍在一起,还是只是富家少爷对一个下层侍女的、迫害呢?二是三十年后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只是为了在儿子、妻子面前摆摆样子而特意表现出来的一种伪善行为呢?

在通读全剧和查阅了不少资料之后,这个问题还是悬而未解。其中万老在谈《雷雨》时,提到“周朴园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个坏人”,其中的理由之一是三十年前,周朴园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把遭受他、迫害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丫头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硬是从家里赶了出去。而他并未认识到自己错了,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万老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因为他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但两次婚都不如意。他也花天酒地地放纵过,但从来也没有尝到什么是幸福。回想起来,还是和侍萍相处的日子,在他生涯中多少留下了些美好的记忆。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这样看来万老所认为的这种“可能是真的”的真实性中又包含了多少虚假的成分,至少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利己因素。

同样在夏竹的《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中谈到“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时,万老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真实的,绝对是真实的。”万老的理由是: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万老还指出,周朴园基本上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侍萍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惠体贴;周朴园对她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一个人对初恋总是难以忘怀的,何况侍萍还为他生过两个孩子,最后又因为被他遗弃而投河自尽。特别是他后来的两次婚姻都不美满,特别是繁漪,她追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这与周朴园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周朴园自然更加怀念他最初的恋人了。

可是在《中国现代文学采英》中,吴建波老师认为周朴园是个伪善者。他认为最能反映周朴园的伪善特征的,是他对侍萍的情感态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时间段:一是三十年前,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情是真实的,他们的爱情生活是和谐的。他爱侍萍的漂亮、柔顺与聪慧。但这种爱情一开始就潜伏着危机。危机的客观因素是封建婚姻的等级观念不允许周家少爷正式娶侍女为妻;主观因素是周朴园的爱不是建立在真正的人格平等基础上,而是以自我为核心,以不损失自己的利益为前提的。二是失去侍萍后,周朴园遇到了两大人生难题:其一是把周萍怎么办,承认他是私生子吗?那不仅有损周家和自己的名声,而且也会刺伤自己的自尊,他的封建伦理观使他在感情上难以容忍周萍的母亲是下等人,不是明媒正娶的妻子;其二是他的爱情生活不如意。吴建波认为周朴园的怀念包含着虚假的成分。这种怀念不是源于对侍萍悲惨遭遇的同情,而是源于自己爱情生活的空虚。他从这种怀念中得到精神的慰藉,他用这种怀念来美饰自己的灵魂。

由此看来,不管是万老还是吴老师,他们都认为周朴园在三十年前对侍萍的爱是真的,三十年后的怀念也是真的,但是这种爱与怀念都带有浓重的利自色彩,这样说来,他的这种爱与怀念都是虚情假意的。其实笔者认为周朴园当年对侍萍的爱是真的,后来的怀念也是真的,而且不带利己色彩,不是虚情假意的。只是他的这种爱不够深刻,敌不过当时各种外界环境的威逼利诱。

先说说三十年前周朴园对侍萍的爱。之所以说周朴园对侍萍的爱是真的,有以下几点理由:一,从文中可以看出年轻的侍萍知书达礼,聪明伶俐,貌美柔顺,贤惠体贴,可以说除了身份地位外,一切富家小姐该有的侍萍都拥有,甚至富家小姐没有的,侍萍也都有。年轻的周朴园天天跟这么一个好女子在一起怎么能不生爱慕的情素呢?当爱情冲昏头脑的时候,周朴园暂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也暂时忘记了侍萍的侍女身份。孟子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年轻的周朴园还没有被那个社会的污浊环境污染得面目全非。况且感情需求本来就是人的一种本能。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周朴园对侍萍的这种感情是源自内心的真感情,而且是没有任何利己色彩的。二是周朴园跟侍萍同居了两年,生过两个孩子,侍萍曾用一朵梅花补周朴园衬衣上的破洞,可见他们的感情是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中间周朴园一定做了不少努力,不然以周公馆这样的家庭怎么能让一个侍女与自家少爷不明不白地一起生活了两年,而且还生了两个孩子。并且侍萍在生周萍时受了寒,总要关窗户,从周朴园还一直记得这些的细节来看,当时侍萍还是得到比较好的照顾的。这进一步说明周朴园当时对侍萍是有真爱的,而且他应该也为自己的爱情做过不少努力。三是从侍萍在怒斥周朴园时说的是“你们家”“你们周家”“你们老太太”而不是说“你”,可见当时一意要赶走侍萍的人不是周朴园,而是周家这个家庭的人,是周老太太,周朴园当时应该是被动的,周朴园当时既没有反抗,也不可能参与驱赶侍萍这件事。而且后来周朴园看到了她河边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这说明侍萍被赶出周家后周朴园找过她,而且在当时侍萍应该也还割舍不下对周朴园的这份感情。如果当时周朴园参与了驱赶侍萍这件事,侍萍不可能割不了这份情。既然这样,那么周朴园为什么不继续抗争,为自己和侍萍争取这份爱情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因为他势单力薄,而这个家庭的势力太强大了,他敌不过这个大家庭,当时的他还不够坚强,甚至有些许的懦弱。所以他败下阵来,并顺从地娶了富家小姐。并且从他并不爱后来的两个妻子来看(特别是他娶了那个富家女子之后就去留学了,这更说明他的反抗,他不是心甘情愿地娶了这个女子的),侍萍在他的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果说繁漪因为要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而得不到他的爱,那个富家小姐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女子(一个因得不到丈夫的爱而抑郁的人应该坏不到哪去)。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周朴园对感情这么专一,那他为何会做出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这又是问题的另一个关键。第一,一个人对感情的专一是一种人性,对金钱的追求是人的另一种人性。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一个人的品德与他的爱情并不成正比。品德恶劣的人一样有真挚的感情需求。第二是年轻的周朴园并不太坏,万老也说过周朴园基本上不是一个太胡闹的人。那么后来周朴园为何会做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呢?是因为那个社会、那个家庭教会他的。繁漪不是对周萍说过“你们的祖父,叔祖,同你们的好父亲,偷偷做出许多可怕的事情”吗?这说明周朴园做这些事是由他的祖辈们教的。可见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大。就是侍萍这么一个善良的女子生出来的儿子,在周家的环境生活了三十年之后也变得面目可憎,也干出了多么荒唐的事来。至于周冲,他还小,受到的污染也许还没那么严重,也许当年的周朴园就像现在的周冲爱四凤那样执着地爱着侍萍。

那么三十年后周朴园的这些怀念为何是真的,而且不带有利己色彩?这源自于周朴园对侍萍的那份真挚的爱。这毕竟是他的初恋,是他曾经执着的爱。从他保留侍萍的习惯、记住侍萍的生日、保留侍萍为他补过的衬衣,可以看出他对侍萍的那份爱。如果说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伪善的话,那么他为何只对侍萍表现出这种怀念呢?而没有对那个富家小姐表现出怀念,没有做到让繁漪高兴满意。如果说那个富家小姐没有生下孩子,周朴园这样做是为了做给周萍看的,那么周朴园为什么不做到让繁漪满意,这样也可以让周冲满意。所以说他对侍萍的这份爱绝对是真的。只是为何当侍萍出现时他又是另一副嘴脸呢?这又得回到那个关键上来了。因为在这个阶层里混的周朴园已经完全融入到这个阶层里了,他已经面目全非了,他已经完全是一个面目可憎的人物了。所以虽然他有人性的爱的需求,但是现在的他更在意的已经不是感情了,对他而言有比感情更加重要的东西,那是他所属的这个阶层给予他的各种满足。这时候他对爱的需求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当他以为侍萍已经死了的时候,这种爱不会给他带来任何麻烦,但一个活生生的侍萍却会给他带来莫大的麻烦,权衡一下,他当然选利而弃情了。这更进一步说明了一个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当年的周朴园已经成为一个封建家长,并开始压迫、残害下一代。

可见周朴园对侍萍的爱与思念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他自身的选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环境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何雪珍 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 36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