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生性别角色的比较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生性别角色的比较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次研究通过重测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并在自评性别角色基础上引入对他人性别角色作评价的项目,结果发现:两校学生中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的比例分别是18.5%、19.3%、29.8%、32.5%,将该数据与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男性被试的男性化类型和女性被试的女性化类型有下降的趋势,男性被试的未分化类型有上升的趋势,男女被试的双性化类型比较稳定;本研究证明了性别角色期望的存在,同时发现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存在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双性化者的性别角色认同较好,而未分化者的性别角色认同较差。文中将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进行了比较,并对以上变化和差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类型;性别角色期望

1.前言

1.1 相关概念澄清

Spence认为,性别角色是“社会认定的为适合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Gilbert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景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

对于性别角色期望,国内外学者都有比较一致的定义,即在个体形成与其性别身份相适应的、为社会所认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之前,社会和他人总会根据个体的性别身份,对其提出某种角色要求或寄予某种角色期望。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希望女性温柔、顺从、勤劳、节俭、善良,即女性性别角色期望;人们希望男性理性、大胆、豪放、主动、精干,即男性性别角色期望。

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较多的男性气质和较多的女性气质的人格(心理)特征.这是一种超越传统性别分类,更具有积极潜能的理想人类范型。未分化是指男性化水平与女性化水平都较低的个体。他们同时拥有男性与女性的特质,但特质表现的程度不如双性化者那样显著。

1.2 性别角色的研究现状

Terman&Miles1936年发表了第一个男性气质―女性气质测验(M―F),随后研究者们对性别角色做了大量的研究。1964年,Rossi提出了一个与传统看法不同的“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又的人格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1974年Bem根据这个概念,以社会赞许性为基础,制定出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Bem’s Sex Role Inventory),她用中位数分类法将被试分为四个性别角色类型:双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女性化类型,未分化类型。这种分类方法得到当今研究的广泛证实和应用。1978年,我国台湾学者李美枝以中国台北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类似的性别角色的研究。获得两点结论:(1)虽然社会结构在变迁,在台湾,男女大学生仍然存在着相当男女有别的观念;(2)男女大学生对男女有别的人格特质有着相当一致的看法。2000年,钱铭怡等人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的基础上,引入负性量表,编制了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证明了性别角色的二维理论,并对中国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类进行了测量。2005年,田澜等人,对师范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期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男女生均对男生的强壮和事业心,对女生的善良温柔、文静、爱打扮和可爱性有较高期望。师范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期望的性别差异明显,城乡来源、专业类型及年级差异均不显著。

性别角色是一种社会性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中的,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局限性,以往的性别角色研究结果能够反应当时的性别角色分布情况,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不能很好的解释现在的性别角色分布情况。本着与时俱进的治学精神,研究当代中国人的性别角色类型,对解释当下部分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和有效的参考依据。以往的性别角色研究多从人格维度角度对性别角色期望加以解释,却鲜少从性别角色本身,探索对性别角色类型的期望,研究个体对自我性别角色的认同。本研究欲克服以往研究的上述不足,对性别角色的变化、性别角色期望等进行比较分析。

2.研究方法

对南京的学生施测,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33份(男121份,女212份)。被试平均年龄18.6岁。

采用钱铭怡等人于2000年所做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该量表由五个分量表组成,即男性正性量表、男性负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女性负性量表、干扰词表,每个分量表中有20个词,共100个词,随机排列后形成正式量表。

本研究在对该量表自评的基础上,增加被试对期望中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评价,本研究的同质性信度为r=0.69,使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测得的分半信度为r=0.623。

用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算个体对评价对象(自己以及期望中的男性和女性)在每一个分量表中各题得分的平均数。

用Spence的中位数分类法则确定每位被试自己的性别角色类型:计算男性正性量表的得分(记为M分)的中位数和女性正性量表得分(记为F分)的中位数,将每位被试所得的“M分”“F分”与求得的“M分”“F分”的中位数进行比较,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四类别。

“男性化”:“M分”>“M分”的中位数,“F分”

“女性化”:“M分”“F分”的中位数;

“双性化”:“M分”>“M分”的中位数,“F分”>“F分”的中位数;

“未分化”:“M分”

3.结果

3.1 本次研究中性别角色各类型的分布比例与前人研究的比较

本研究与Bem1975年和钱铭怡等人2000年的结果进行比较,在全体被试中,男性被试和女性被试的各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都有显著差异,这与钱铭怡、Bem对性别角色类型的研究一致。男女被试的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如表1所示,男性被试中未分化类型最多,男性化类型最少;女性被试中双性化类型最多,男性化类型最少。可看出男性被试的男性化类型和女性被试的女性化类型有下降的趋势,男性被试的未分化类型有上升的趋势,男女被试的双性化类型比较稳定。

3.2 本次研究中性别角色自评类型与性别角色期望类型分布比例的比较

如表2所示,男性被试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评价是未分化类型的比例最高,男性化类型的比例最低;而男性被试对期望男性性别角色的评价是男性化类型的比例最高,女性化类型的比例最低;男性被试对期望女性性别角色的评价是未分化类型的比例最高,男性化类型的比例最低。

女性被试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评价是双性化类型的比例最高,女性化类型的比例最低;而女性被试对期望女性性别角色的评价是女性化类型的比例最高,男性化类型的比例最低;女性被试对期望男性性别角色的评价也是男性化类型的比例最高,女性化类型的比例最低。

该性别角色期望的分布中,出现了比较极端的数值:女性被试对期望男性评价为男性化的占了65%,但在212名女性被试中,无一人把期望男性的性别角色评价为女性化。

4.讨论

4.1 对本次研究中性别角色各类型分布比例的讨论

从3.1中可看出,总体上性别角色非典型化者多于典型化者,非典型化者继续上升,典型化者比例继续下降,而反典型化者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这种趋势,为选秀节目中酷女、美男现象和年轻人中的中性化风潮提供了部分解释。

本研究与Bem和钱铭怡等人的研究相比,在全体被试和男性被试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未分化类型上,本研究未分化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项研究的结果。未分化者,他们同时拥有男性与女性的特质且特质差异不显著,但特质表现的程度不如双性化者那样显著。在社会交往中,未分化者会更倾向于采取被动方式,在非必要情况下,他们不会迈出第一步,而是更愿意等待他人主动接触。

很多外国学者的研究都证明,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人在多种指标上优于男性化人格的人或女性化人格的人,未分化人格的人最不理想。而这种在高中生中出现的未分化性别角色类型增多的现象,应该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重视!

4.2 对本次研究中性别角色自评类型与性别角色期望类型分布比例比较的讨论

研究从3.2中发现,被试对期望男性性别角色的评价是男性化类型的比例最高,女性化类型的比例最低;被试对期望女性的性别角色的评价是女性化类型的比例最高,男性化类型的比例最低。这说明人们对性别角色有所期望,对性别角色本身的评价也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即人们更倾向于认为,男性的性别角色被评价为男性化更好,女性的性别角色被评价为女性化更好。而且女性的这种刻板印象比男性更为严重。“性别核板印象”是关于一群人(如男性)的一种概括表述,以使其与其他人(如女性)相区别。它往往忽略了男女角色的个别差异,以相当僵化、简化及类化而成为的一种信念或假定。

在期望性别角色的分布中,全体被试对期望男性评价为女性化的比例要低于对期望女性评价为男性化的比例,而且在女性被试中无一人把期望男性的性别角色评价为女性化。说明人们对男性女性化的接受程度要低于对女性男性化的接受程度,人们对男性的性别角色要求更高。

5.结论

(1)本研究通过重测CSRI,发现两校学生中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的比例分别是18.5%、19.3%、29.8%、32.5%,与前人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在各种性别角色类型上当代学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2)本研究引入对他人性别角色作评价的项目,证明了性别角色期望的存在,同时发现对性别角色的期望与性别角色的自评有较大差异。

参考文献

[1]李美枝.女性心理学.台湾[M].台湾大洋出版社,1984:16.

[2]钱铭怡等.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0,32(1).

[3]田澜等.师范大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96.

[4]蒋玉娜等.单亲家庭及单亲家长性别对高中生性别角色定位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6:45.

[5]张莉,冯江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

[6]付迎春等.大学生性别角色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2):168.

[7]钱铭怡等.关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J].应用心理,1999,5(1):16-18.

[8]卢勤,苏彦捷.性别角色与及本人个维度的相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4).

[9]夏小燕.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述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6(2).

[10]王道阳.大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差异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4,19(5):547.

[11]藏忠卿.因子分析在中学生女性性别角色期望分析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26(1).

[12]张积家,张巧明.大学生性别角色观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0,11.

[13]翟秀军.大学生性别特质类型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0).

[14]王会中.性别性别角色和性别观念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