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现状与增收对策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现状与增收对策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粮食核心区农民收入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农民收入自身,而且关系到农业稳定、粮食安全。从农民收入结构方面进行农民收入现状分析,找到制约农民收入的不利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增收的政策建议,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收入结构

中图分类号:F01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24-0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又是关系到农民利益,影响农业稳定、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达到52.6%,农村人口还占到将近一半的比重,因而如何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维护粮食安全,是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突出方面和战略任务。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农民的收入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难点。近年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意见和措施,一方面,稳定了粮食生产的大好局面,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九连增”,对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也起到了明显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使得农业农村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瓶颈制约,农民增收所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粮食核心区农民收入的增长形势更严峻,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因而,必须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的现状进行分析,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以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鉴于此,本文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商丘市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当地农民收入的结构现状和增长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一、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收入现状

商丘市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粮食产量节节攀升,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保障区,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如果说河南省是中国的“粮仓”,那么黄淮四市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原粮仓”。从2006年起,商丘市粮食年产量一直都在110亿斤,而全国一共有19个省辖市粮食年产量超过100亿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丘市粮食产量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的粮食产量,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的粮食安全,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一) 农民收入总体现状

与粮食产量的稳步上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市农民收入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止步不前,相对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河南省全省收入水平都较为滞后,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样的收入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利于粮食产量的稳定甚至提高。

从表1可以看出,商丘市农民绝对收入水平提高速度较快,从2003年的1 556元上升到2012年的6 426元,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根本的转变,与商丘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相比,差距虽然有一定的缩小,但是变化较为微小,根本不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现状。与城镇居民收入的比值从25.76%,仅仅缩小到2102年的35.09%。从绝对收入差距来看,收入差距不仅仅没有缩小,反而在进一步拉大,从2003年绝对差距4 485元扩大到2012年11 886元。所以,相对于城镇化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相当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同时,与河南全省的农民人均收入相比,商丘市农民收入始终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从相对差距来看是逐步在缩小,从2003年的69.59%缩小到2012年的85.39%。但是,绝对收入水平却是逐步在拉大,2003年绝对收入差距为680元,而2012年的绝对收入差距就扩大到1 099元。这说明商丘市农民收入相对于全省农民收入来看,依然有较大差距。

(二)农民收入结构现状

从农民收入结构构成来看,主要包括四部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表2所示为2003—2011年商丘市农民收入结构分布。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3年以来,在农民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始终是家庭经营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然后是转移性收入,最后是财产性收入。虽然从2003年以来收入结构所占比重位次没有根本变化,但是各种收入来源所占比重却发生明显变化。2003年家庭经营收入为1 802元,到2011年家庭经营收入为2 823元,增长了1 021元;工资性收入从2003年的363元,增加到2011年的2 505元,增长了2 142元,增长的幅度远远大于家庭经营的增长幅度;2003年工资性收入仅仅相当于经营性收入的20.14%,2008年相当于69.57%,而到2011年就上升为88.74%。财产性收入几乎没有发生变化。由于支农惠农政策的加强,农民获得的粮食补贴、种子补贴等等也是逐步上升,但是在2011年也仅仅达到232元。从上述收入结构可以看出,构成农民收入结构的最主要的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虽然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依然是最大,但是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来看,工资性收入无疑是贡献最大的。

二、粮食核心区农民收入滞后原因分析

(一)第一产业比重太大,非农产业滞后

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民收入较高的地区,都是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的地区,因而,农民的收入来源更多的是来源于非农产业。但是在粮食核心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都是比较大,并且下降的趋势较为缓慢,而非农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如表3所示,在2002年以前,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比例始终是一二三,2003年之后才变成二一三的结构,从2007年之后,生产总值的比例才稳定为二三一的结构。这说明,商丘市非农产值所占比重上升相对比较缓慢,而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较为缓慢。2011年商丘市的第一产业比重还高达24.1%,非农产值比重为75.9%。而同一时期河南省的第一产值比重仅为13%,非农产值为87%;全国2011年的第一产值比重仅为10%,非农产值比重高达90%。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与河南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商丘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都过高,而非农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都过低。商丘市的生产总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代表粮食核心区生产总值比例结构,这是农民收入较低的经济结构客观原因。

相对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商丘市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却居高不下。由表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始终是最高的,在2009年之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一直高于50%。在201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依然高达45.2%,而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仅仅为24.1%。由此可以看出,过多的从业人员分配过少的产值很难让农民收入提高,这也是家庭经营收入,尤其是经营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的农民收入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过高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带来农业资源禀赋的减少,很多地区农民人均土地不足1.2亩,同时还有很多干旱、半干旱以及受污染的耕地,这都导致农业劳动率提升的困难。

(二)城镇化水平低

对于粮食核心区的农民来说,收入滞后的一个突出的原因是粮食核心区城镇化水平低,其结果是过多的劳动力资源只能滞留于农村,过多的从业人员从事产值较低的第一产业,劳动效率低下,结果影响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升,都带来较为显著的影响。由于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集聚效应,因此城镇化水平较低不利于非农产业的发展,进而经济缺乏活力,过剩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漫长,结果是二三产业发展滞后。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1.3%,河南省城镇化率为40.6%,而商丘市的城镇化率仅为31.5%。城镇化水平较低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城镇建设不足,因而农民就近就地转移的进程就被拖延,甚至用户籍来阻碍农民的进城,导致的结果是农民进不了城;同时,由于土地流转的滞后,农民又与农村的联系割不断,最终的结果是过多的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业,外出的农民工也是在城镇与农村之间周而复始地流动,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三)农民自身的局限性

根据商丘市统计局对农村住户2011年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商丘市大部分劳动力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被调查的2 650个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仅仅为727人,占比仅为27.43%。在被调查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分布中,不识字或者识字较少的农民为206人,占比7.8%;小学程度的为444人,占比为16.76%;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 606人,占比为60.6%;中专以及中专以上的一共127人,占比4.78%。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住户的农民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及以下;同时,由于参加专业培训的比例较低,因而其收入水平很难短期大幅度提升。由于被调查的农户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程度低下,在选择就业地点时,被调查的2 650人中间,在乡内就业的达到1 910人,占比72.08%;由于本地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因而当地就业的劳动力很难获得较高的收入。同时,由于农民自身素质的不高,导致农民意识观念落后、市场意识淡薄,一些农民宁愿收入较少,也不愿意尝试收入较高的农业生产的调整。

(四)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依然存在,粮食生产效益低

近年来,由于人工成本的上升和农药、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以及电力、油料等能源价格的上升,粮食生产正步入高成本时代,粮食种植成本大幅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下降。据河南省农调队连续5年(2007—2011)对粮食种植成本与收益的资料分析统计显示,小麦的生产投入的各项费用都在大幅度地提升。

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天气异常情况的影响,几年来小麦的收益出现波动的态势。2007—2011年,小麦亩产值增加193元,增幅35.7%,年均达到7.9%。但是,如果扣除成本,再减去种粮补贴,实际上种植一亩小麦的平均收益仅仅增加60.9元,年均仅增长6.8%。小麦收益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成本的增长,而农民该种经济作物或者外出代工所带来的收入要远远高于种粮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就打击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

(五)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到目前为止,农业的生产依然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为主,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缓慢,农产品价值链条没有形成,分散的农民依然只是“初级”农产品的生产者,并不能从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流通中获得增值的分配,因而处于价值链条的末端,被动接受市场的调整,从而不能真正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市场价格波动过程中,农民对于市场的反应总是最为滞后,农民只能被动地受市场价格波动的摆布,在价格上涨的时候不是最大的收益群体,在价格下跌的时候却是受损最大的群体。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维护粮食安全,必须保证粮食核心区粮食产量的的稳步提高,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形成粮食核心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稳定机制。

(一)提升粮食核心区城镇化水平,减少农民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相对差距逐步拉大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农民过多,尤其是粮食核心区农民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导致农业劳动效率低下、农业增产增效缓慢。所以,要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只有减少农民,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这样,才可以提高农业劳动效率,进而提高农民收入。减少的农民的出路就是从事非农产业。而城镇是二三产业集聚的地方,所以需要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提高粮食核心区的城镇化水平,以产兴城、以产促城,结果就会把大批的剩余农民就近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进一步增加;同时,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粮食的稳产增产。提升城镇化水平、发展非农产业需要注意几点:第一是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政策,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平等的经营环境。目前,中国在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很多方面实行的还是“一国两制”的城乡差异的倾斜的政策,造成城乡的差距依然在扩大。为此,就需要实行城乡统筹的发展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新农村建设,形成二者相互协调发展的格局。第二是必须尽快去除农民进城的各种障碍,为农民向城镇转移创造各种有利的外在条件,尤其是在住房、教育、医疗等农民切身利益的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使得农民出得去、进得来、留得住。三是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城镇化水平。由于粮食核心区的城镇化总体水平比较低、中心城市的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因而必须提升中心城市的规模和辐射带动能力。另外,中小城镇的规模较小,体现不出规模效益,这就需要有选择地加强中心城镇的建设,提升中心城镇的集聚能力,提升二三产业对于城镇的支撑能力,这样才能吸引农民就近就地转移。为此,就需要放开户籍制度,出台有利于农民就近转移的各种政策措施;同时,调整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使得那些愿意种地、善于种地的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收入的增加。

(二)加强农民的组织合作,延长农业产业链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制约农民经营收入最主要的原因。农户生产规模小,限制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产品商品率的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先进技术的采用和推广,因而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民自身体育风险的能力和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从提升农民自身能力的方面来看,需要有序流转土地,增强农民家庭经营的规模效益,培养职业农民,逐步形成农业生产种植的职业化;与之相同重要的是,发展农民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支持、鼓励发展类型的各种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民在市场上的谈判能力。由于农民家庭经营的大部分都局限于种植业,和农业相关的加工增值环节农民都得不到,因而需要发展粮食核心区农产品加工业,让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种植业,一头连着工业。这样,既可以发挥粮食产区的农产品优势,又可以发展与粮食加工相关的非农产业,在提升农产品价值环节的同时,又吸纳了农民的就地转移就业。

(三)调整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关键

农林牧副渔各自所占比重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农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对于粮食核心产区来说,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种植所占比重“一头独大”,其他的如林业、渔业等所占比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就需要加强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第一产业的相互比重关系。第一,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发展区域化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有针对性地发展当地种植业和养殖业,搞好产业的区域化优势,突出地理品牌优势,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种植和养殖。第二,优化农产品的结构。把农产品的品质安全真正的放在首位,提升农产品本身的市场竞争力。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因而农产品的结构必须依据市场的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真正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绿色、环保、低耗农业。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农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才能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三是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发挥服务职能,真正做到农业服务体系的社会化,为农民的农业增产又增收提供专业的指导。

(四)加强国家政策对于农业的倾斜政策是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

第一,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尤其是和农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投资应该成为投资的重点领域。这样,一方面可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同时也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第二,对于和农业相关的水利、土地治理等增加投入,提升农业生产的基础技术水平。第三,是对于农业从业者的倾斜支持,重点支持产量大户,加大产粮重点地区的资金投入。为此就需要深化财政投入机制、金融支农机制改革、真正形成对于粮食核心区财政金融重点倾斜的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1] 郭建军.中部崛起重在三农问题的解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

[2] 翁贞林,朱述斌.农民收入水平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模型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2,(4).

[3] 柯炳生.关于中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

[4] 赵翠萍,任淑荣.从家庭经营收入透视河南农民增收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4,(3).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ncreasing

the farmers' income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grain production

QIU Shu-qin1,2

(1 Industry and commerce Administration college,Zhong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olitics and Law,

Wuhan 430073,China;2 Shangqiu Normal college,Shangqiu 476000,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peasants income grain core area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themselves,but also related to agriculture,food security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farmers' income from the farmers' income structure,find the adverse conditions restricting farmers' income,the inc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Key words:grain production core area;farmers' income;income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