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农村金融二元性的东北农村金融倾斜问题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农村金融二元性的东北农村金融倾斜问题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将白钦先金融倾斜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农村金融二元性背景下的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研究,以东北农村金融为研究对象,估量农村民间金融规模,测算农村金融倾斜度,指出农村金融体系倾斜度低于1是由于制度诱致型的融资结构和金融抑制政策导致的,最后提出促进农村金融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倾斜 直接金融 间接金融 金融二元性

相关概念的界定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界定国内外观点不一。格利与肖(1994)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提出初级证券(即直接金融)是包括非金融性支出单位的所有负债和被他人持有的股票。初级证券与间接证券相对,后者专指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货币系统的中介作用使消费者储蓄流向企业投资的间接融资得以实现。直接融资把初级证券导入消费资产篮子,而间接融资则用货币代替这些资产篮子中的初级证券。国内大部分学者并不采取这种划分,如鄢兆熊(1993)认为:直接金融是指一定资金不足单位通过直接与资金短缺部门协议,或在资金市场上购买资金不足单位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供给资金不足单位使用,而不经过银行中介的一种融资方式。关于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界定,前者以有无间接证券为衡量标准;后者以是否通过金融中介为判断依据,基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具体状况和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采取后者的划分标准。

农村直接金融指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不经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资金短缺者直接与资金盈余者获取资金的融资方式,包括自由借贷、民间集资、银背、私人钱庄、合会典当等民间金融融资形式。农村间接金融是指资金短缺者通过农村正规金融(如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互助合作社等)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

金融倾斜是基于融资结构变迁的视角,金融倾斜特指间接融资与直接金融的不平行和不平衡发展,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之比界定金融倾斜度(白钦先等,2010)。农村金融倾斜即为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中,间接融资与直接金融的不平行和不平衡发展。

本文将白钦先的金融倾斜理论应用于农村金融体系中,把农村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放入一个框架中,提出一个金融倾斜的全新视角。

东北农村民间金融规模的测度

国内学者通常采取样本抽查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点带面,对民间金融进行测度。民间金融与农村民间金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具体分析学者关于规模的测度方法可以归纳为“供给法”和“需求法”。供给法认为民间金融活动的规模取决于民间资本,而民间资本的多少取决于民营经济拥有多少货币形式的流动资产、实物形式的流动资产和实物形式的固定资产。需求法认为民间金融规模取决于企业和家庭已经发生的从民间借入的资金量。选好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求得若干指标后进行估算某地区的金融规模,根据地区的代表性,按照权重比例估算整个经济体民间金融的规模(曾康霖,2008)。供给法虽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但不具有操作性,相比之下,需求法更具有实践操作的现实性,因此国内学者通常采取需求法进行测度。

李建军(2005)在一项关于民间借贷的专题调查中,对东、中和西部的15个省份进行调查,得出农户民间金融融资规模占比东部为56.45%,中部为55.47,西部为62.43,全国平均为56.78。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2005)通过对土饶地区的10个县、100家农村企业进行样本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同年中有63%发生民间融资行为,其中亲友间无息借贷占比28%,有息民间借贷占比例45%。诸多国内学者的样本调查研究均反映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占绝对优势,成为我国农村融资体系中主要融资渠道,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借鉴支大林(2010)关于东北农村民间金融规模的测度。东北农村地下金融课题组组织了一次大型调研活动,对东北农村地下金融的存在与规模、东北农村地下金融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方式、东北农村地下金融的现实影响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获取了东北农村地下金融活动的重要原始数据。

(一)东北农村民间金融规模指数的测算

调查报告中的问题一(见表1)表明33.6%认为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为主要借款来源,而66.4%农村居民认为除正规金融机构的民间金融为融资主要来源。对问题二(见表2)中按照一定权重测算出民间金融的融资指数为59.4,取二者平均位数,则东北农村民间金融的规模指数为62.9。

(二)东北农村民间金融规模测算

本文选取农业短期贷款上浮一定比例作为测算农村民间金融规模的基础数据,这个比例暂定为20%,即农村居民从正规金融实际融资总额为农业短期贷款的1.2倍(关于20%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短期贷款中各项贷款之间的一般比例关系和各项贷款一般情况下的资金流向)(支大林,2010)。本文结合调查测算的民间金融规模指数62.9和统计年鉴数据,测算出2005-2010年东北民间金融的融资额,经调查农村居民民间金融中短期融资比例为74.2%,除以这个比例后得到东北农村民间更为准确的规模数据额(见表3)。但2011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只有短期贷款总额,缺乏短期农业贷款数据,因此采取农业贷款在总贷款数额的比例略微上浮后乘以短期贷款总额的方法估算出2010年农业贷款余额,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东北农村金融倾斜的评判

金融倾斜可以用金融倾斜程度来衡量,即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根据表3中的数据显示,东北农村金融的金融倾斜程度为0.37左右。学者公认的融资结构可以分为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依靠资本市场运作为核心进行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直接金融(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居于统计地位,其金融倾斜程度一般低于1,在鼎盛的繁荣时期2005年已降至0.16;相比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是以正规金融机构的间接金融为核心,代表性国家有英国、日本,其金融倾斜程度大于1,日本基本处于1.2-1.4窄幅波动。由此可以看出,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或地区,金融倾斜程度越低。

我国社会融资的金融倾斜度除个别年份均大于2,城乡金融倾斜差距较大。虽然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明显增加,但农村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书指出,截至2010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11.7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1%,比2007年末增长92.4%。其中农村贷款余额98 017.4亿元,占金融机构全部涉农贷款余额的83.3%;农村贷款中农户贷款余额为26 043.3亿元,比2007年末增加12 644.8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余额的22.13%。同时涉农的金融主体不断增加,2009年末,全国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点为12.7万个,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65.7%,其中,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为75 935个。我国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远未形成;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供给不足;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离农脱农”的倾向。

麦金农―肖(1973)的金融抑制很好的解释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金融二元性的现象,即有组织的、官方的或现代的金融机构与无组织的、非官方的或传统的民间金融机构并存。东北农村金融倾斜程度显著低于1,这正是由于制度诱致型的融资结构和金融抑制政策导致的。

关于解决东北农村金融倾斜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正视农村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

近日,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遵守相关法律前提下,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间有自由借贷的权利。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民间借贷关系都受法律保护。增加农村民间金融操作合规性和信息透明性,合理利用资源,调节资金的优化配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向良性发展。没有合法地位的保护,资金供给者易形成短期行为,暗箱操作,其金融行为不会受到良好管制。

(二)政府与民间金融建立“委托―”机制

民间金融对其“客户群”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降低交易成本、监督费用、风险控制成本和担保信用风险。这正是正规金融的薄弱环节,大型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边际报酬最大化的内生动力,单位贷款的成本与贷款的规模直接正相关,对于农户、乡镇企业等小规模贷款相悖;小额贷款公司、农村合作银行、乡镇银行等,工作人员分散且流动性大,对信息的掌握缺乏。

(三)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

自从四大国有银行改组成为大型商业银行之后,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机理驱动,“嫌贫爱富”的特征凸显,逐渐撤出县级以下机构,也是导致农村金融抑制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准入门槛较高,小额借贷款比例过高,小资金交易成本高等,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使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达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四)完善农村金融的征信体系

在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信息征集方面的比较优势,完善正规的征信体系,应考虑将广泛存在的民间金融正式纳入监管框架和监测范围,通过审慎监管,减少在相对宽松的政策导向下可能滋生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真正做到积极推动和稳健发展相结合。

(五)明确产权制度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政策色彩,建国初期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金融市场笼罩在“外生性”的阴影下,民间金融中的个人财产或是集体组织财产都没有明确的产权制度确立其合法的法律地位,导致产权风险贴水至民间利率水平中,增加借贷方的风险成本和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约翰・格林,爱德华・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2.鄢兆熊.浅论我国的直接金融[J].金融科学,1993(3)

3.白钦先,田树喜.中国金融倾斜的实证分析[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4.曾康霖.二元金融与区域金融[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5.支大林.东北农村地下金融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J].经济学动态,2010(5)

6.王相敏,张慧一.民间金融、非民间金融、地下金融:概念比较与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7.Vijverberg,C.An Empirical Financial Accelerator Molder: Small Firms’Investmenr and Credit Rationing[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4,15(1)

8.Bagehot,W.Lombard Street: A Description of money market[M].London,Henry,S.King and Co,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