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兴课程,并逐渐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意义、现状进行分析,积极探索在课程重要性认识、教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思路,力求为高校职业生涯课程建设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89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1971年由时任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伦博士提出,如今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和日趋大众化,中国的高校毕业生承受着空前的就业压力。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新浪网和北森评论网近年来的联合调查显示,中国只有12%的高校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了解自身职业发展面临优势和劣势的大学生是18%,仅8%的大学生表示清楚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茫然无措。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对自己真实的性格、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规划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职业生涯走向。今天,国内高校已基本普及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作为舶来品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引进和传播的过程中,高校在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发展的前途和实践效果。

1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

1.1 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够重视,课程教学仍然停留在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完成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即单纯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提供招聘信息,进行求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只是暂时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无法避免学生在就业时的迷茫与盲从,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长期走向。

1.2 课程吸引力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别于传统的高校课程教学要求。虽然大多数高校均以必修课形式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教学内容上,仍是以概念化的职业理论进行指导,只有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实践操作的内容,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在教学形式上,仍以传统的课堂演示和讲授模式为核心,授课教师往往照本宣科,或是脱离实际,或是生动性不强,导致课程流于形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3 专业师资队伍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教师,在知识、技能和经验上较之其他专业课教师有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自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党务部门,他们虽然熟悉学生情况并具备一定基础教学经验的优势,但是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导致教师专业化水平有限,对学生的指导缺乏针对性,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2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2.1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抛弃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思维,树立人本教育理念,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主,明确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2.2 教学环节改革

首先,在课程设计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要贯穿学生大学生涯始终,便于学生可以尽早树立目标,有目的地学习。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安排,制定学大纲,避免任课教师各自为战的无序教学状态,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在课程内容和形式上,力求丰富教学形式,充实实践教学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践与理论课紧密结合的课程。单一的课堂理论化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课程的实际需要,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如:通过学生的性格测试、职业兴趣测试和职业能力测试,可以帮学生科学地了解到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职业能力倾向,有助于学生规划自身的职业方向;又如:在课堂教学同时安排学生进行职位需求市场调查、模拟求职面试、求职简历制作等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配合课堂理论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再次,在课程教学方法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规划未来。如:通过“案例法”,列举不同的人在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实例,教师与学生一同从社会、企业、个人的不同角度分析他们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通过“职位体验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职场中亲身体验职场环境和岗位特质,再回到课堂中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所得等等。另外,也可以依托新媒介的手段,如:网络社区平台等辅助教学。

2.3 专业师资保障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有很强专业要求的工作,需要一支既有学术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的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应安排专职教师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聘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做兼职导师,并对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教师进行相关业务培训等。

2.4 考核方法改革

考核是评价课堂教学水平以及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下,考核的内容基本上以书面形式的理论考试为主。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实践性要求强的课程,很难体现真实的教学效果。本课程合理的考核方式应当是开放式的,目的是体现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如:布置学生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考察学生是否将传授内容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中加以实践。在考核中发现对传授内容运用有偏差的要及时纠正,避免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时误入歧途。

参考文献:

[1]秦津,郑伟,韩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河南科技,2010,(16).

[2]刘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成功(教育),2011,(4).

作者简介:樊非(1978-),北京人,留澳硕士研究生,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财经与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广东广州 5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