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箱包行业出口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箱包行业出口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箱包产业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至今已占了全球70%以上的份额。但是由于我国箱包产业自身规模小、品牌缺乏等特点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箱包出口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具体介绍我国箱包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箱包出口的概况以及制约我国箱包出口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箱包行业;出口;现状;建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箱包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中国的箱包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缺乏自主品牌、产品开发投入不足,使中国出口的箱包产品大多仍属于中低端产品,出口箱包的均价通常只是进口箱包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并且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下,目前行业利润空间压榨,与此同时国外市场树立各种技术和贸易壁垒,不断提高进口门槛,我国箱包出口形势严峻,产品结构急待优化。

一、我国箱包行业特点

(一)生产集中趋势明显,并且以中小企业为主

伴随着箱包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皮具产业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生产集中趋势明显。主要有:花都狮岭皮具生产基地;广州市梓云岗皮具城;河北白沟箱包生产基地;深圳的皮具产业集群;上海虹口区箱包中心;海宁的皮革城等专业市场。这些生产基地的产值约占全国皮具产业的80%左右。其中约有65%的箱包来自广东。仅在广州有一定规模的箱包生产厂家就超过1万家,小厂更多。在产销两旺的高峰时期,广州的箱包生产厂家有近3万家。这些箱包企业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

(二)缺乏品牌意识,在中低端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我国箱包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产品极大丰富,但企业却普遍缺乏品牌意识的培养,主要依靠低成本基础上的低价优势竞争。国外的出口主要以贴牌生产为主,很少有企业将自己的品牌推向全世界,即使有这样的意识,因为开发设计水平不能跟上,能力上也有很大的不足,或者有很多企业根本就不会投入资金在开发设计上。因此我国的箱包行业在已经处于成熟期的中低端箱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我国箱包的出口现状

(一)出口市场仍以美国、欧盟为主,日本为辅

2007年对美国出口28.58亿美元,占比重26.4%;对欧盟(27国)出口28.33亿美元,占比重26.21%;对日本出口10.67亿美元,占比重9.87%;对中国香港出口8.95亿美元,占比重8.28%。2008年主要出口至欧美市场,对东盟出口倍增。2008年,中国对欧盟出口箱包35.3亿美元,增长24.6%;对美国出口33.3亿美元,增长16.2%;对日本出口12.6亿美元,增长17.7%;对上述3市场出口额合计占当年中国箱包出口总值的58.2%,可见我国箱包的出口比例,美国、欧盟国家及日本占了一大半,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的箱包产业拥有完善配套的产业链,箱包出口更具有优势。2009年主要出口至欧美日市场,对东盟出口大幅增长。对上述3市场出口值合计占当年我国箱包出口总值的63.2%。同期,对东盟出口1.2亿美元,大幅增长74.3%。

(二)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加工贸易有下降的趋势

2008年,中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箱包90.9亿美元,大幅增长33.2%,占当年中国箱包出口总值的65.2%;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34.8亿美元,增长7.8%。所以箱包出口型企业中相当大的企业。

2009年1季度我国箱包出口小幅下降,3月份当月出口强劲反弹,1季度,我国箱包累计出口26.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其中3月份当月我国出口箱包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7%,环比增长1倍。1季度我国箱包出口的主要特点: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加工贸易出口明显下降。2009年1季度,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箱包17.4亿美元,增长3.3%,占同期我国箱包出口总值的66.2%;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6.6亿美元,下降12.9%。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箱包出口,一般贸易所占的比重加大,加工贸易的比例减少,也就是附加价值在逐步加大,低利润的加工贸易开始退居。

(三)民营企业出口稳步上升

我国的箱包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企业的性质是以民营企业为主,而由于技术门槛较低,很多民营企业起家容易,不少企业都是由从小批量的出口订单做起,也使得我国箱包行业的出口民营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民营企业出口也随着增长迅猛。2008年,中国私营企业出口箱包63.2亿美元,大幅增长58.7%,占当年中国箱包出口总值的45.3%。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7.6亿美元,增长13.2%,占34.1%。2009年私营企业出口稳步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下降明显。2009年1季度,我国私营企业出口箱包12.6亿美元,增长9.4%,占同期我国箱包出口总值的47.9%。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出口9.3亿美元,下降8.2%,占35.4%。国有企业出口4.4亿美元,下降10.4%,占16.7%。可见民营企业作为箱包出口的中坚力量开始突显。

三、我国箱包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生产成本增加,低价优势降低

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箱包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大多数箱包企业走的是低价扩张、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价格低、利润薄,价格竞争常常是本土中小生产厂商争夺市场的主要手段。然而近几年来,皮革、尼龙、聚酯纤维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未来增长趋势也较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这些厂商的利润空间和增长策略,对其发展产生阻滞作用。

(二)非关税壁垒的制约

随着我国箱包贸易的日益增多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箱包行业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自2005年以来,已经发生多起针对中国旅行箱包的贸易摩擦。同时,由于箱包生产涉及纺织面料、皮革、塑料、金属等多种原材料,常常因此遭遇技术壁垒。欧盟等进口国针对五氯苯酚、甲醛、六价铬、重金属等出台禁令;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提出劳工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等限制性措施;均成为我国箱包出口的障碍。

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的箱包产品出口仍在依靠价格优势,挤占欧盟、美国等国的市场份额,而过于低廉的价格,很容易引发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和各种贸易壁垒。特别是欧盟于2007年6月1日实施的REACH法规,要求对进入欧盟市场的化学品及其下游产品进行注册、评估和许可。欧盟安全标准的提高,不但给我国箱包产品出口带来贸易壁垒方面的隐忧,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检测成本,对我国箱包出口欧盟市场产生极大的影响。

四、促进我国箱包出口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产品质量追求品牌化

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箱包业一直沿袭低价扩张、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企业在设计创新、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缺乏投入,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利润薄,导致箱包业始终在低端市场求生存。应对本地区箱包行业竞争对手,短期内可采用低成本战略。但想要长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产品质量,走品牌化道路。品牌是企业的综合实力、信誉和形象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的素质和一个国家形象的有力体现。因此,箱包国际市场的发展和强大,需要依靠企业品牌力量的支撑。品牌的核心是产品的质量,但背后(下转第208页)(上接地206页)隐含了先进的技术、优秀的员工素质、严格的质量体系的保证、周到的售后服务,同时也包含着大量的资金投入、精心策划的广告宣传和成功的营销策略等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有品牌的商品,国际市场更是如此。因此,公司应提高对品牌重要性的认识,结合自身的目标市场特点,推广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在国际上发展自有品牌,同时挖掘企业文化内涵,建立品牌文化,开展品牌营销,培养忠实的客户群体。

(二)加强绿色管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箱包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选择箱包时更倾向于选择环保、安全、轻便的产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企业首先应注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平,建立绿色营销。绿色壁垒的出现和国际环保消费的兴起要求企业必须考虑将环保作为重要的竞争因素。企业要想跨越绿色壁垒,必须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树立绿色产品观念,统筹考虑企业利润、消费者需求、环境保护三方面关系,从提高环保意识和水平入手,开发绿色产品,加强绿色管理,建立绿色营销,确立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环境保护竞争优势。

其次,应制定与国际标准一致的国家标准。实践证明,推广和使用国际标准,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要广泛宣传推广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和发达国家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促使我国国内企业加强对技术贸易壁垒的认识,让生产企业在掌握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去安排生产,改进产品以适应各种先进标准,尽快通过国际标准与质量认证,主动攻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扩大出口贸易;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并适时构筑我国国内技术贸易壁垒体系,企业可以将ISO9000等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和环保品质,开发绿色产品,加强绿色营销与绿色管理,使企业赢得环境优势。

(三)积极开拓新市场

我国箱包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市场准入的技术性“门槛”比较高,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产品市场准入的技术性“门槛”相对较低。因此,针对不同的国家对产品的技术性要求不同的特点,我国企业应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提高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同样有很大的市场。尤其是我国箱包企业出口的箱包以中低档为主,更加适合这些地区的消费能力和水平。箱包企业应力求出口市场多元化,在稳固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曹楠楠.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出口结构的影响[J].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4).

[2]姚铁明,丁福庆.关于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