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教学需要包容、厚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教学需要包容、厚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厚德载物”语出《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故有了北京精神的厚德。

作为北京市的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些年头了。被北京的教育教学气氛感染着,熏陶着。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越来越感觉到“厚德”二字的底蕴,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影响。

教育家陶继新说过这样一段话: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就成为人一生幸福的储蓄。善待他人,发展自身。拥有健康,再有精神的高贵和心灵的丰盈,就真正走进幸福境界了。

我想,在这,陶继新老师强调的是作为教师,应当有的博大精深的学识,用自己的学识感染、浸润学生,继而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和思想。

作为高二文科班的班主任,我曾经通过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作精神上的引领,感觉还是有成效的。举例如下:

一、《思想的星空》

作为文科班的班主任,我一直认为学文的人,应当有较深邃的思想。或者说,一直要处在不断丰富自己心灵和思想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状态,学习是出于内心对知识的渴求,而不是来自外界的压力或各种世俗的功利的目的,要学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正所谓“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出于这样的理念,我在开学初不久,酝酿了主题为《思想的星空》的班会。意在启迪思维,思索人生,思考未来。鉴于我班是普通班,我给学生准备了大约五十句左右的富含人生智慧的话,张贴在班级的墙报上,让他们自由认领并签上自己的名字;也可以自己准备。总之,要求他们就自备的或选择的这句话在班会上谈谈对这句话的感悟,与同学一起开启探索人生,思考未来之路。同时,也给学生布置了自创一首关于人生、关于理想的小诗的任务,在班会上用PPT展示并由本人朗读。或许是在墙报上张贴已两周的那些话确实让学生受到了感染;也或许,恰逢青春年少,鲜花怒放的季节,有充沛的感情需要宣泄,有对人生的追问需要表达,不管是对他们所选的话的诠释,还是他们原创的小诗,都超过我当时的预设。我感觉,至少在那一刻,我们在被感动着,感染着。如果后续的引导持续有效,这将是他们进入文科班以来的一次隆重的精神大餐。最后总结时,我引用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生命是一朵美丽的花,它绽放了,它芬芳了,然后它凋零了,生命的过程注定是这样的有限。

我们无法将生命延长到自己理想的程度,但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提高有限的生命历程的质量,使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义。让美丽的生命展示高贵的品质。

同时提议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因为,没有享受到精神富足时的喜悦,没有体味过精神饥渴时的痛苦,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二、学会享受孤独

高二也是高中阶段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时期。其中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同时,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高三的学生因为就要参加的高考,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相反,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使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较强。高二阶段较多学生一旦遇到挫折,一方面是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高中阶段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在高二;另一方面孤独感和焦虑感来自于人际交往中产生的问题。辩证性思维能力发展不成熟使高二年级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容易和同学、老师、家长产生矛盾。从而引发孤独感和焦虑感。不管是何种原因诱发,都容易使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有悲观情绪。我观察到班里有两个学生仿佛在热闹的人群中被孤立了,陷入严重的焦虑中。而另一方面,班里的其他学生我又觉太过喧嚣,并已经干扰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我给学生开了一个《学会享受孤独》的班会。并引用了周国平文章里的一段话: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

接下来让学生回忆自己人生中某个美好的独处的时刻,重新回味当时的心情;进一步让学生分析在班级里学习优秀的几个同学身上的共同特点,让学生自己体会独处、宁静的心境的妙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走出人际交往的误区:有时一个人未必不好;总是处于热闹中却一定不好。

通过以上主题班会,不仅在精神上起到引领的作用,也让学生深刻体会读书的妙处,获得心灵的丰盈,继而内化为前进的动力。

同样,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着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在与之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包容之心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总有一些人和事,不如你的期望,于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是否有一颗包容之心,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直接决定沟通是否有效。

家校沟通中,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曾有一学生进入高二没多久,就由于人际交往问题陷入到严重的焦虑状态中,有一段时间,来到教室就哭,后来都不敢来学校,说进班有恐惧感,跟家长说不想活了。家长一直忙,也疏于和孩子沟通,没想到一沟通就是这么严重的问题,当下就打电话找老师和同学的麻烦。语气非常不善。针对这个学生身上的问题,跟家长作了沟通,问题主要出在这个孩子身上,让家长配合帮助解决,找心理医生,也从医学上寻求药物治疗;我从班级里,也找了两个可靠的学生,不着痕迹地在这个孩子落单时拉她一把,并在课间,上课期间经常有意识地观察,碰上了问问她当天的情况。

正好那时听了一个培训,当时就把里面听到的这段话发给了孩子的妈妈:

三个妈妈和三个孩子过一段坑坑洼洼的路,一个妈妈是牵着孩子的手,边走边鼓励,孩子成功地走过了这段路;一个妈妈是孩子跌倒了就骂,孩子再也没有勇气走这段路;一个妈妈是抱着孩子走过去,但孩子还是没有走这段路的经验。与您共勉。

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家长也调整了心态。后来这个孩子已经走出困境,心情开朗了,学习成绩自然也提升了。

正是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和家长,才能够让彼此之间的沟通更顺畅有效;也正是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才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学识,于无声中感染、启迪学生。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