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疑似从有”警示值得采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疑似从有”警示值得采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河北三鹿“毒奶粉”事件,又是一起震惊世人的食品安全事件。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安徽阜阳发生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事件人们记忆犹新,红鸭蛋、雀巢奶粉碘超标阴影犹在,如今又是“毒奶粉”伤害儿童……

从这些事件我们看到,都先是由消费者不适应,然后向有关部门举报,有关部门这才紧急成立调查组调查,经过一段时间得出结论。在此期间,有关部门不但没有任何预警提示,有时还想方设法隐瞒产品名称,甚至还诱骗消费者不要轻信产品质量有问题。

“毒奶粉”事件几乎也是如此。在很多省份发生婴儿服用三鹿奶粉出现肾结石时,我们没有看到有关部门对消费者的任何预警提示,甚至搪塞说“不便透露情况”,仅“表示严重关注”等,有关媒体也是用“某品牌”来代替,甚至三鹿集团此前还辩称说:无证据证明婴儿因吃三鹿奶粉致病。现在,事实如铁摆在面前,企业负责人才不得不“鞠躬”赔罪。

有关部门为什么没有任何预警提示,为什么很多食品安全预警提示非常滞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预警提示都要在确实证据证明的基础上,经有关部门验证得出确定结论才予以。这看起来是很负责,但实际上是对大众健康的一种不负责行为。

食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当发现有问题的时候,已经迟了,再经过测试验证,更需要一定的时间,短则数天,长则数月,如果不对这些怀疑有问题的食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非要等 “证据确凿”才采取措施,而这些有害食品已在市场销售多日,造成危害已无法挽回和弥补了。

因此,许多国家在食品、药品安全上,都采取的是“疑似从有”的警告方式。2006年11月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公告说,美国百利高制药公司生产的部分扑热息痛药品中可能掺杂有金属碎片杂质,这家公司随即在美国召回约1100万瓶“问题药品”。今年 8月15日,美国FDA警告消费者不要食用某些冷藏熟贝类产品,原因是产品可能受azaspiracid毒素污染。类似的警告还有很多,在这些警告里面,我们都能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词“可能”。这也意味着有关部门并不能确定该产品有有害物质,只是有根据的怀疑,但美国有关部门在没有得出确定结论的情况下,还是很认真的向社会发出警告。

其实,“毒奶粉”事件,最早发现是在今年3月中旬。6月中旬后病例增多,8到9月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在这么长时间内有关部门没有任何警告。如果我们有关部门能像国外一样,采取“疑似从有”的警示,那么有很多消费者就可以避免这种危害。

从“毒奶粉”事件可以看出,如何更有效加强食品、药品的监督,建立有根据的“疑似从有”警示制度亦非常重要。任何产品,特别是食品、药品,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建立有根据的“疑似从有”警示意义也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