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曲女性的哀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曲女性的哀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自古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眉毛是窗扇”的形象说法。本文针对中国古诗词中“要言女性美,必言其眉”的特殊现象,从古诗词歌赋有关眉的描写入手,梳理了中国古代妆眉行为的女性化过程,分析了男性统治者对女性妆眉行为的掌控过程,剖析了隐藏在女性妆眉现象下的深层社会原因及其悲剧性。

关键词:古诗词 女性妆眉行为 悲剧性 剖析

一、妆眉行为的主体――女性

(一)妆眉行为的无性别阶段

中国人自古尚眉,具有妆眉的传统。秦汉时期的作品中的“粉白黛黑”不仅用来描绘女性,而且也时常言及男性,如《后汉书・马援传》用“眉目如画”形容马援之貌美,《南史・宋顺帝》也言:“帝姿端正,眉目如画。”

(二)男性妆眉现象的逐渐寂寥

中国古诗词对男性之眉的描绘主要有赞美年轻男性貌美,指代年轻男子的勇武、阳刚,赋予年长男性智慧、长寿、慈祥等三个义项。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诗词中男性之眉的义项呈逐渐递减之势。如上所述,秦汉时期的作品曾用“粉白黛黑”“眉目如画”来形容男性之貌美,具有明显的褒扬成分。但至唐传奇、元杂剧、明清小说时期,只对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用“眉目如画”类似的词语来形容,如《西厢记》中的张生、《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个个眉目清秀,性情柔弱,偏爱儿女情长,与中国人心目中的“治国齐家平天下”英雄男儿形象相去甚远,因此,在中国古文学中通过“眉目如画”“眉目清秀”等义项来赞誉男性美的篇章愈来越少。

(三)女性妆眉现象的日益风行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诗经・郑风》)中的“清扬”一词是中国诗词中隐性描绘女性眉清目秀好容颜的第一笔。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言“臣东家之子,眉如翠羽”。又由于历代皇帝的倡导、文人的渲染,自此,美丽的眉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女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眉的美化和修饰也成为中国古代女性重要的闺中趣事。缘于此,也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要言女性美就必言其眉”的特殊现象,女性成了眉的美化主体,眉成了女性的代名词。

二、妆眉行为的操纵者――男性

唐朝诗人朱庆余《闺意》诗中的“状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真实地呈现了中国女性千年妆眉行为审美标准的男性化现实。

(一)男性统治者的导向和支持

千年的历史诉说着女性通过蜂腰、丰乳、美颜、小脚来博取男性一笑的悲惨故事,但历史的积淀也昭示出:妆眉之风潮与其他妆潮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多由男性发动和倡导。关于修眉艺术的起源问题,多数人认为其“始作俑者”是秦始皇,虽然目前无法断定“红妆翠眉”是否是秦始皇的“佳作”,但眉的修饰与美化却与这些居于高位的男性们的好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汉武帝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记载沾染女性粉黛的皇帝。《二仪录》记载汉武帝“令宫人扫八字眉。”八字眉一时风行全国。与汉武帝钟情于“八字眉”不同的是,东汉的魏明帝倾情的是纤细如蛾之触须的“蛾眉”,史称明帝宫人拂青黛蛾眉。三国曹操则“令官人扫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细长,谓之仙娥妆,齐梁间多效之”。(宇文氏《妆台记》) 因隋炀帝爱长眉,以致“殿脚女”们也“争效为长蛾眉”。唐是一个物富人丰、思想开明的时代,故唐代女性的眉型眉式也花样翻新,异彩纷呈。唐代修眉之风的炽盛是与统治者的提倡和推行分不开的。《海录碎事》载,“唐元宗命画工画十眉图”。在“十眉图”的基础上形成了宋代的“百眉图”。至此,在男性统治者的倡导和支持下,中国古代女性妆眉行为已经走向成熟,“十眉图”“百眉图”也是中国古代女性妆眉行为的结晶。

(二)男性文人的倡导和渲染

女性眉园里的花红柳绿的满园春色成了诗人墨客笔下的第二自然。因为生于自然融于自然的文人们总是不留痕迹地将人的种种情状幻化成自然杰作,而天地之间的绿水、青山、弯月、细柳、蛾和桂也都具有女性的柔美和灵动,所以,在文人的笔下,女性之眉的轻柔婉约与自然界中的轻柔、纤细、灵动之物有了共同的美。因司马相如的“长眉连娟,微睇绵藐”之句让“远山眉”的流风余韵竟至宋明而不绝;唐宋著名文人杜牧、李商隐、白居易、骆宾王、李贺、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等对眉和新月、眉与柳叶、眉与桂叶、眉黛、眉与蛾互动的形象描绘也使“月牙眉”“柳叶眉”“桂叶眉”“蛾眉”“翠羽”“蛾黛”等眉形黛式留垂千古。

总之,由于文人墨客的倡导和渲染,中国古诗词中描绘女性眉的妙词佳句不可胜数,也引起女性更强的美化热情,因此,文人墨客的渲染和倡导是中国古代女性妆眉行为的第二推动力。

三、女性妆眉行为的悲剧性

(一)妆眉目的功利化

古代妆眉的盛行与当时社会的物质条件、社会风俗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关,也与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经济上不能独立,依附于男性的社会现实有关。当时的女子为了取悦于男性,不得不对自己的妆容进行精细的雕琢和美化。由于帝王、士大夫的推崇,传统女性更把妆眉放到了妆饰的首位。李商隐的《无题诗》中的“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道出了古代女性对妆眉行为的病态的热衷和迷恋。

正如西蒙・德・波伏娃所言“谁打扮给谁看,反映出社会地位问题”。虽然大多数女性还是由于“色衰而爱驰”,但是在当时“男人为天”、男性通过容貌评鉴女性的时代,如此呼声毕竟微弱。众多传统女性还是将赌注押在容颜的修饰上,通过妆容、形体、举止来迎合男性决策者的喜好,使女性妆眉行为附带了明显的功利色彩,失去了其自身的审美意味,使中国古代女性妆眉行为具有了浓重的悲剧色彩。因此,无论是“八岁偷照镜”、“争画黑烟眉”,还是“淡扫蛾眉朝至尊”都如实勾勒了女性妆眉行为的功利性目的,可悲的从属性目的。

(二)妆眉权利的垄断化

虽然中国古诗词中有关女性之眉的描绘不胜其数,但是,详尽历史,可以发现如此丰富的眉文化仅存在于一部分人群之中,即宫中女性、贵妇、富家女或供男性把玩的之中。如此丰盛的眉文化竟与民间女子无缘,进一步凸显出中国女性妆眉行为的悲剧性,即普通女性美化自身权利被剥夺的悲剧。

汉乐府民歌以辞藻华丽而见长,但是汉乐府中对平民女性容貌的赞赏却没有触及她们的眉毛。至隋以前,“黄眉妆”风行于宫廷民间,这个时期的诗歌咏黄眉者不鲜其例,“鹅绿”“鸦黄”也开创了中国女性眉形黛式的历史新篇章,但至隋炀帝时,因为当时战乱频仍,国库入不敷出,为了节约开支,官方下令禁止民间饰粉涂黛,男性统治者通过专制剥夺了民间女性美化自身的权利。

(三)妆眉标准的男性化

汉武帝、曹操、隋炀帝、唐元宗等对女性眉形黛式的喜好和倡导使“长眉”“蛾眉”“远山眉”“八字眉”“柳叶眉”等眉形黛式风行于不同的时代,以至于形成了唐代的“十眉图”和宋代的“百眉图”。因此,可以说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女性修眉之风的炽盛是与传统统治者的提倡和推行分不开的。但是,流行下来的眉形黛式都是符合居于高位的男性统治者审美需求的,与此相反,不符合男性统治者审美标准的眉形黛式则遭遇淘汰。女性通过妆眉来表情达意的意愿也一一被扼杀,女性的美只能按照男性的审美标准来进行,否则只能被湮没,凸显女性在审美能动性被抹杀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李零.中国方术概观:服食类[G].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159.

[2]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10.

[3]范晔.后汉书.陈蕃传[M].中华书局,1996.

[4]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商务印书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