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识字怎能如此匆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识字怎能如此匆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进行高质量表达。但这几年我们发现关于识字与写字的问题比较严重:一是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这种现象;二是书写不整洁,乱涂乱画;三是错别字多,同音字、形近字混淆不清等等。这些看似小的问题,却折射出识字教学的大问题。

一、案例回放

《借生日》识字教学片段:

引入

师:(播放《生日歌》)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来听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可要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哦!边听边想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生(齐答):生日歌。

师:一般什么时候会唱呢?

学生(甲):吃生日蛋糕的时候。

学生(乙):过生日的时候。

师:生日可以借给别人吗?

生(齐答):不可以。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8课――借生日。

学习生字

师:下面请小朋友打开书125页,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

师:读完的同学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好,现在我们看黑板,这些生字大家认识了吗?跟着老师读一遍。

师:会读了吗?一起读一次。

师:哪个小组愿意开火车读?

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全班再读读课文。

逐段学习课文,课堂上不再学习生字了。

二、原因分析

以上的教学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样学习生字,学生就会认了吗?笔者认为不行,原因有三:

1.备课肤浅,蜻蜓点水

上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课备得深入、细致,课上得就有深度;备课下的工夫深,课堂上的办法就多,上课才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如果课备得不好,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备课上必须要肯下工夫。就本节课来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在备课时教者要很好地思考: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要重点解决音的问题?哪些要解决形的问题?哪些要突破字义的问题?以上的案例中,教师对这些问题没能深入地思考,没有明确让学生识字该识到什么程度,弄不清教学的目标,没有进行充分地备课,处理教材简单化,蜻蜓点水,应该解决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体现。

2.忽视学情,学不扎实

作战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学也如此。教师不仅要精通教材,知道自己教些什么,也要深知学生,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是六七岁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刚刚入学几个月,还没有形成识字的能力。所以,教师首先就应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乐于识字。令人遗憾的是,本课的识字教学,教师没能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使得单调的复现成了索然无味的“炒剩饭”,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得不到关注,导致学生对本课的生字未能扎实掌握,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未能得到激发,识字能力也未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3.识字匆忙,重点不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与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但从这一案例看,识字、写字并没有摆在突出位置,老师仅仅教读了一遍,就让学生自己读一遍,最后开火车读一遍,读的形式单一,识的方式单一,没有放手让学生拼读,没有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更没鼓励孩子运用独特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仍停留在老师教读学生跟读的教学上。这样的识字教学成了课堂的点缀,还没有落实好识字的任务,就急急忙忙进入课文的学习,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分析课文上,识字、写字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由此可见,重视识字教学很多时候只是一句空话。

三、改进策略

小学阶段是识字的关键时期,一定要重视。那么,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

1.钻透教材――寻方法

小学语文教育大师于永正说过:“这法那法钻研不透教材都没有法。”这句话道出了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如果钻透了教材,教学方法就会了然于胸。例如《借生日》一课共有“放、布、熊、快、怎、饭、班、拿、正、礼、物、今”12个生字,对这12个生字在课前可做如下分析:

在读音上:南方人对平翘舌音不容易读好,如“怎”(平)、“正”(翘)。三拼音对于刚刚学完拼音的孩子来说较难拼,如“熊、快”;后鼻音、第三声读不到位,如“礼、放”等。对这样的字要重点进行读音的指导,切实让学生扎实地读准确,做到在书上认识,换个地方也能认识;全班齐读时会读,自己单独读也能读。

在字形上:如“熊”和“拿”,字形较为复杂,学生比较难记,教师可做恰当的点拨,那些只要求认,不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运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猜字谜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字的记忆就行了。

在字义上:学生不易明白意思的词语,可以让学生做动作理解,如“拿”。当然有些字词必须放入具体语境中才能去理解的,那就到学习课文时再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教师只有对本课的各个生字特点了然于胸,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多种形式――激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一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自主认读,读准字音;然后同桌互相正音,提醒读准翘舌音和三拼音等音节,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再检查认读情况,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正、怎、饭、放、礼、拿”等字的字音,检查的形式可以是个人读、小组读、开火车读、小老师教读、去掉拼音读、在词语中读、在句子中读等。最后通过让学生读整篇课文,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在阅读课文的同时体会识字的快乐,感受识字的成功。通过变换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这样识字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3.体验成功――自主认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知识由学生发现。在识字教学方法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探讨的方式,让学生说说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还会记哪些字,怎样记住它。本课生字中,“布、放、快、怎、礼、今、熊”等都可用熟字加(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如“巾――布、方――放、能――熊;视――礼、想――怎”。教师重点指导认记“饭、物”,随生字认识“饣”,尽量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或“你还有什么更好的记忆方法”,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潜在的创造能量,找到适合自己识记字的方法。对于孩子独特的识字方法,教师要多加鼓励,有时即使孩子说得不够好,不够完整或者不够正确,教师也要鼓励他们独特的思维,对他们的方法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绝不能马虎。正如崔峦说的一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识字犹如高楼大厦的一块块“砖”,有了这些“砖”,才能建造起语文的大厦。

(责编 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