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子》如何“闪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子》如何“闪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流行文化充斥坊间,传统地方戏剧日渐式微。危机之下,川剧《金子》却声势日隆,大放光彩。

14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金子》趟出一条怎样的新路,又是如何闪光”的?

艰难叫卖

1996年底的一个星期六,渝中区金汤街76号,新落成的重庆市川剧院一楼剧场。

舞台上,正上演着根据曹禺原著《原野》改编的川剧《金子》。爱恨情仇的复杂漩涡与复仇、反复仇的剧烈碰撞,加上恰倒好处的插科打诨,让戏迷如痴如醉。

“好,好,好!”1小时40分钟的演出,六次掌声,观众手掌拍得生疼。

盘点一番,门票收入3000元左右,除掉杂费,六名主演每人补助仅几十元。

这点钱,却是行业内的“高收入”。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流行音乐、时尚话剧的兴盛,川剧市场迅速萎缩。别说演出补助,不少剧团连工资都发不出。

重庆市川剧院办公室主任王光敏是位老戏迷,他说,以前每个区县都有川剧团,现在仅存万州、永川、綦江――这些川剧团的戏多已被歌舞表演代替。

望着台下日渐稀少的观众,《金子》的主角沈铁梅一阵苦涩涌上心头。

沈铁梅的另一个身份是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她感到必须要变,但如何变?

“真感情要命,假感情要钱”、“男人越接(媳妇)越害怕,女人越嫁越胆大”……观众们发现,《金子》的俏皮话渐多。

沈铁梅亲自操刀,台词既加上诗词曲赋的韵味,又有民歌、民谣的野趣,而变脸、藏刀、踢袍等川剧绝活也不时穿插其中。

这挣来不少名声:文华大奖、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国曹禺戏剧奖……

但随着道具和背景增加,金汤街的小舞台已经容纳不了一场完整的《金子》了。偶尔搬上台的,只是《金子》的片断,一般5-10分钟。

2002年6月2日,应韩国文化艺术振兴院之邀,《金子》首出国门,连演八场。

挣的是热闹却不是钱。剧组50来人的吃住、交通费用,就用脱大头,就算加上政府补贴和商演门票收入,仍所剩无几。

戏越来越好,奖越拿越多,剧团人均月工资却不到1200元,一些演员萌生退意。

找人包装、推广……沈铁梅叹息:钱少,包装也难。剧团基本上守株待兔,等人上门,而且几乎都是“友情演出”。

通远门城墙依然沉闷矗立,遥相守望的市川剧院孤独、迷失着。

突围大戏

2010年9月9日下午,重庆市川剧院副院长黄猛匆忙赶到江北机场。

他一路小跑赶到检票区,恨不得脚下安上两个风火轮。

“几个月都没好好在家吃过一顿饭。”家人的埋怨被黄猛一个字挡回:忙。

确实忙!黄猛打开工作计划单,8月1日到10月30日间,《金子》要在云、贵、川、鄂巡演25场,几乎是每三天一场戏。

多年前,黄猛在市川剧院却是另一番情形: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

从养在深闺人“难”识到频繁出走亮相,重庆市川剧院的变化始于2005年。

2005年,重庆召开直辖后首次全市文化工作会,出台了《关于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文艺院团改革之风由此兴盛。

市川剧院班子成员开始思考,不能端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架子曲高和寡,要主动出击市场。

此时,市川剧院青黄不接,不堪重负――离退休职工是在职职工的两倍。

而身为院长,繁忙的沈铁梅知道,在《金子》里挑大梁的时日不多了。

小打小闹的调整显然成不了强心剂,市川剧院史无前例的改革浮出水面。

改革核心,是将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机制调整到以“演出”为中心的运行机制上。

完善聘用制、剧组制、项目制,拉开分配差距,用经济杠杆撬动发展,每个角色的AB角都要竞争上岗……

艺术家一旦变成“生意人”,释放的能量惊人。

一向低调的沈铁梅在公开场合“不经意”的露面多了起来,话题经常是《金子》。

2008年7月6日上午,国家大剧院一场川剧讲座,沈铁梅主讲。

沈铁梅“举例”最多的是她即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金子》,她讲了剧本创作、舞台调度,现场播放演出片段,并以主演的角度解构。

末了,沈铁梅“不忘”邀请听众现场观看。

各地演出前,只要时间允许,演出彩排就会策划为开放排练、新剧演出、讲座等相结合的川剧文化艺术展演周活动。

沈铁梅还主动和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各大单位衔接,《金子》也频繁出现在各大艺术节、文化团体活动的舞台……

2005年之后,《金子》年均市外演出超百场,年均出国演出约30场,且日渐频繁。

演员积极性提高,收入也越来越多。今年,《金子》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

演出多了,沈铁梅却更轻松了,为何?

2009年10月17日晚,上海艺海剧院的演出结束,全场掌声雷动,这是《金子》第三次到上海,不同的是,台上是第二代“金子”。

台下的沈铁梅早已热泪盈眶:改革初步成功,市川剧院已步入快车道。

更令她欣慰的是,去年2月9日,22名新成员加盟,他们年龄在13岁到18岁之间。这是市川剧院十年来的首次招生,后继有人了!

《金子》新生

台上的《金子》酣畅淋漓地演绎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台下的文化体制改革大戏同样精彩。

2010年9月,市川剧院办公室,偌大一张公示牌占用了半壁墙。

这是一份年度计划。计划第13条――组建川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计划中还有:完成《金子》数字电影拍摄,制订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让《金子》进社区、工厂、高校巡演……

公司化运作,使《金子》由抽象的文化艺术朝面向市场的“艺术品”转身。

王光敏的电脑里,有一份策划书:每年策划一两次国内大中城市的巡演活动;每年不少于十场海外演出交流活动……

《金子》“闪光”的背后,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的良苦用心。

2009年6月,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五次全会,专门研究文化建设问题。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文化广播局对市川剧院沿用“两条腿走路”――暂时保留事业单位体制,实行企业化经营。

另一方面,除了必要的文化项目资金补助外,在国外演出的交通费用由政府部门尽可能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金子》的后顾之忧。

如今,更大的舞台为《金子》开启。

重庆市副市长谭栖伟先后两次来到渝北区人和镇,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为改革中的市川剧院提供硬件支持。

原来,市政府要为市川剧院建造一个专门的川剧艺术中心。

这个占地1.2万多平方米的艺术中心,演艺厅就有两处――700个座位的主剧场,150个座位的小剧场。

仿古的牌楼,高翘而起的檐角……随着10月1日新川剧艺术中心正式启用,沈铁梅多年的美梦就要成真――在固定的演出场地,《金子》将持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