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触摸教育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触摸教育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往今来,最能打动人心的是故事。故事娓娓道来,总会给不同的人以心灵的感悟和启迪。故事不需要说教,也不需要论证,它总是在生动的叙述中开始,在感人的事件中结束,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近两周来,一本教育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动了我,使我在教育智慧的花园里流连忘返。它就是张帮群老师的新作《生命的跋涉――从民办教师到特级教师》。正如亳州市十八里中学王东升老师在书后的评论中所言:“读张老师《生命的跋涉》一书,犹如和久别的好友在倾心交流,看起来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教育、对学生的大爱。正是这种大爱打动了无数教师读者,当然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张老师的“大爱”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把这种爱融入了他的自育自助和教育教学的故事之中。在《我的自训之路》一文中,他用近乎白描的手法,生动地叙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委实令人震撼。让我从中认识到一位草根式教师坚韧的成长历程,明确了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发展自己、超越自己,如何让生命与时间赛跑,如何过敬畏饱满的日子,如何过有尊严的教师生活。他在《教育路上》一文中,毫不掩饰地讲述了自己教学成长的三个阶段,深层剖析了心灵的成长过程。他认为“教师最快乐的事”就是“不断超越自我”,“教师最幸福的事”就是“经常有梦”,他进一步说:“有梦就有追求,有追求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快乐,有快乐就无需计较什么得失,也无需计较什么名利,只管‘做自己’,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评说,这样还有什么放不下、看不开的呢?”是啊!只要能够做到坚守自我,沉潜于“追梦”,还有什么放不下、抹不开的呢?

针对教师头疼的教研问题,张老师提供了一把打开教科研之门的金钥匙。他从“一位丢失日记的女生”说起,娓娓道出了自己教研兴趣的源头,原来教育研究是如此有趣、轻松、易做。其实,教育研究最忌抽象化、概念化和远离教师的生活。而该书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教学案例,他从自己身边教育的点点滴滴开始思考,不求宏观,但求真实深刻。正如作者所言:“学会观察和思考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必须养成的一种习惯,有了这种习惯,我们就能够明确把握教育规律,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有效解决我们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此,张老师积累的一摞摞的素材笔记就是最好的见证――用他的话说,这些素材足够支撑他二十年的研究和写作。

作为一线教师,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无疑是张帮群老师教育思想的重点。该书用了几乎一半的篇幅讲述了“我的反叛”和课堂探索。令人惊讶的是,早在二十年前,张帮群老师就对语文教学有了自己的独特认识和深度实践,而当时全国零星的课改还正在筹划当中。他对《语文能力是教出来的吗?》一文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调研,最终明确提出了“欲过语文关,功夫在课外”的论断。与此同时,他还顶着压力开设阅读实验课,并敢于创生教材,自编教材,成为当地新课改的领跑者。在阅读“记《游褒禅山记》一节活动课”“我教《回忆我的母亲》”以及“我教《君子于役》”等文章时,我完全沉浸在创生教材带来的深层愉悦中,同时也深刻地认识

到,真正的创生教材应该来源于学生而不是老师,学生的智慧是最具活力、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

在张老师所有的教育故事中,“人的教育”成为最亮丽的主

题。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培养完整而有智慧的人。他说,教育只有将知识渗透于人的灵魂生活与行为时,才能给学生一个敞亮的生命出口,让其灵魂往来自由,感受生命的快乐;一名教育者只有“为思想而生活,为观点而生存”,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因此,他不仅仅追问自己的教育教学问题,还在不断地思索教师群体的成长、学校教育的发展乃至民族教育的未来。《唤醒被培训者的自培意识》《学校是什么》《三位特级教师的心灵独白》《捉泥鳅的哲学思考》等文章,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在我生命的拐角处,有这样的“故事”陪伴,我真正感觉到了教师职业的尊严和意义,增强了我生活的信心和教学的勇气。《生命的跋涉》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怎样才能做好教育,它让我知道了自己应该走的路。

作者简介:

闫洁,女,1979年10月生,小学高级教师,县“优秀教师”,省、市“骨干教师”,心理辅导专家。所写《走进窦桂梅――读〈为生命奠基〉有感》一文发表于“作文指导报・教师版”2008年2月20日头版;申报的省级课题《教育技术促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应用研究》于2011年9月10日结题(AD-0609046)。

(作者单位 安徽省利辛县城关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