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社区孕产妇保健现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社区孕产妇保健现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社区保健是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孕产妇是社区中的特殊人群,是社区保健的重点对象。目前我国社区发展水平不一,应根据我们孕产妇面临的现状,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设定更为实际的服务内容。

关键词 社区卫生 孕产妇保健 现状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408

Abstract Community health is the health center and community groups as objects,to promote and safeguard the community as the goal of population health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future development.Pregnant women are special groups in the community is the focus of community health.The current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communities,we face the situation of maternal,from reality to establish a sound management,set more realistic services.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Maternal health;Analysis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老幼妇残为重点对象而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1]。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8年要求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孕产妇保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妊娠和分娩是妇女一生中重大改变,关系着国家的国泰民安和整体人口质量,因此建立完善的社区孕产妇保健机制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社区孕产妇保健服务模式

管理模式:①实行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分级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卡的有效运作,是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采取的管理模式。我国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是以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为中心,筛查高危孕产妇为重点。而三级医疗保健网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途径。②医院和社区之间转诊制度的建立: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离病人最可能近的地方,向患者提供能够满足要求的最低级别的卫生服务,将各个级别的卫生服务连接起来是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3]。我国转诊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孕产妇分娩与保健分别主要由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这项制度在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落实好的地区如深圳特区等地有较大的突破。

社区孕产妇保健服务提供:①社区家庭孕产妇保健:孕产妇家庭是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对他们应提供以预防保健、护理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目前较好的是昆明市儿童医院于1998年2月成立婴幼儿社区护理服务部。该服务部隶属于医院,服务内容包括预防保健咨询、健康教育、体检、生长发育监测,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保健、婴幼儿护理等十余项服务,服务形式是以深入居民家庭为主[4]。②社区个案护理模式:是指对高危孕妇进行系统管理,根据不同的高危病种提供不同的护理保健、医学指导及干预措施。佛山市实行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后,高危妊娠的比例明显下降,高危孕产妇、高危妊娠率、新生儿死亡数、新生儿死亡率、缺陷儿数、缺陷率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规范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孕前检查的质量提升,高危孕产妇筛查及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利因素发生率的降低,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措施[5]。

社区孕产妇保健其他方式:①健康教育: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控制医疗费用、降低医疗成本的根本措施。健康教育能使医疗保险改革达到“低水平、广覆盖”的要求。现在主要是利用橱窗、板报、展板,进行孕产妇知识宣传;发放孕期知识资料,普及卫生知识;随诊进行健康教育,推行健康教育处方;利用电教设备,为孕妇及其家属放映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片等。②助产士门诊的建立:助产士门诊是连接社区与医院的有力纽带,她既弥补了社区护理的专科性不强的缺点,又拓展了医院整体医疗服务的方向。这种“个性化小班健康教育”模式,是在充分了解孕妇知识需求的情况下,运用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模式,采取预约和电话续约方式,孕妇及家属感受到我们给予的重视,均采取积极参与态度,特别是家属的介入,使得与医方配合程度加大,孕产妇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明显提高[6]。③孕妇学校的建立:根据孕周安排孕妇听课时间,一般孕早、中、晚各1次。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可以显著促进围生期保健,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提高4个月以下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促进孕期合理营养,减少巨大儿出生率;了解有关分娩应对技巧、剖宫产的利弊,从而降低剖宫产率[7];促进孕妇按时行产前检查及疾病筛查,及时发现并发症或胎位异常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8]。

我国孕产妇保健面临的严峻形势

剖宫产率直线上升: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剖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9]。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的5%左右上升到90年代初的20%,目前大多数医院报道40%~60%,有的医院甚至高达80%[10]。而当前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已基本稳定在5%~20%,这些国家的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居世界最低水平。多数文献显示,剖宫产率控制在20%~25%,高危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率可降低到相对的最低水平;剖宫产率再升高,高危围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则无明显下降趋势,只增加产妇的手术近、远期风险[11]。社区作为孕产妇保健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医疗场所,应对高剖宫产率做出相应的措施,做出积极的应对。

早产率增高:早产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早产率有所增加,在部分医院已高达13%[12]。加强孕期保健,对患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妇做好院内转运,尽量减少医源性早产,并加强与新生儿科的合作与交流。同时,积极合理治疗孕期感染减少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对有早产高危因素者进行早产的预测与预防,以延长早产孕周能够改善早产儿预后,降低早产儿死亡率。

高龄孕产妇比例增加:随着计划生育措施的严格执行和晚婚晚育的提倡以及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妇女生育年龄有所延迟,而高龄孕产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在增加。有文献表明,初产妇年龄的增加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并无太大的关系,但35岁以上的孕妇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增加,同时一些孕期并发症和分娩期并发症也在增加[13]。

辅助生殖比例增加: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辅助生殖技术和促排卵技术的应用,致双胎及多胎妊娠增加早产率也相应升高,孕产妇孕产期并发症率也在相应增加[14]。

国外社区孕产妇保健发展现状及服务模式

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建设和功能拓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在孕产妇保健方面也取得很大成就,可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这些成功模式。

英国:1986年英国国家审计委员会的“使社区卫生服务成为现实”的报告,使社区卫生保健范围进一步完善,包括学校保健、母婴保健、社区接生、健康教育、公共环境卫生服务等。英国针对社区孕产妇保健有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管理系统[15],推行的是一对一围产期保健服务模式。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社区卫生服务与我国的“六位一体”体制十分相似[16],主要包括儿童和家庭保健、社区康复、家庭护理和临终关怀、急性病后期的社区保健以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澳大利亚实行的是社区连续性围产期保健管理模式[17],推行的是以助产士为主的连续的围产保健服务模式。

美国:美国有着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医院、家庭式护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8]。美国护理协会(ANA)在1996年号召应该以妇女和婴儿的需求为基础,实行社区围产期随访组织服务,通过家庭护理模式使孕产妇得到良好的服务。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孕产妇现状,社区孕产妇保健发展将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任重而道远。随着政府重视力度的增加和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各个城市社区发展的经验积累,在今后的发展中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成功模式,我国的社区孕产妇保健模式必将规范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 龚幼龙.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与发展[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7,9(10):433-434.

2 高惠琦,乔磊,黄敬亨.世界卫生组织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的由来和发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8):3-5.

3 Edington DW,Louis Y,Li KK.Rencent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management[J].Health management research,2001,76(103):140-147.

4 饶庆华,徐乙萌,汪美丽.医院设立婴幼儿社区护理服务部的方法与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62-563.

5 尚晓娣.日本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0,19(8):355-357.

6 余建芬,李雪芬,程蕴玉.助产士门诊在产科专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全科护理,2008,6(11):2875.

7 易艳平,黎灿.实施孕妇健康教育对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9):1598.

8 李龙琼,黄明华.孕妇学校孕产期知识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3,12:7-8.

9 王春芹.降低剖宫差率措施总结[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163-164.

10 黄醒华.对剖宫产的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385-388.

11 王波君.社区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处理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9,7(3):73-74.

12 郭战坤,马京梅,范玲,等.北京地区早产发生现状及早产儿结局的调查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2):99-103.

13 郭志荣,沈惠,周永兰,等.孕妇年龄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7,16(1):20.

14 Steer PJ.The epidemiology of preterm labour-why have advances not equated to reduced incidence.BJOG,2006,113(3):1-3.

15 Hedgecock J,Castro M,Cruikshank munity health centers:a resource f or service and training[J].Henry Ford Hosp Med J,1992,40(1-2):45-49.

16 金生国.关于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的考察报告(上)[J].中国社区医师,2005,21(9):4-5.

17 Barnett S,Nair N,Lewycka S,et munity interventionsf or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J].BJOG,2005,112(9):1170-1173.

18 葛恒云.美国的医疗服务体制及其对我国社区医疗工作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5: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