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实验中加强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验证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精心设计探究性习题,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性教学;实践与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它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探究实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探究的过程,而化学实验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对实验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将实验知识、实验方法与实验操作有机地统一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自主实验、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是我们化学教学所追求的的目标。
所谓探究性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探究的过程。进行研究性实验,而化学实验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拓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1.自主实验,探求新知
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创新意识是一种可贵的科学品质。什么是创新意识?它是一种是使学生进行创新、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大多数学生一般都具有创新和创造的潜能。教师应具有的保护学生创新心理和创新精神的意识,这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如在实验教学中,因材施教,拓宽实验思路,使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综合性,以满足学生动手、动脑、求新的心理特点,支持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大胆质疑,鼓励他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例如:在学习了氢气和氧气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之后,我们在学习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可以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进行如下的设问:(1)制取气体的装置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适用于制取哪种气体?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哪种装置?(2)制取气体应注意哪些问题?(3)如果实验室没有稀盐酸,可不可以用硫酸代替?(4)用纯碳酸钙代替大理石行不行?(5)若没有大理石该用什么药品代替?经过动手、动脑,使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探究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2.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设计性实验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演示实验中,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使之变为探究型、设计型、科研型的实验。例如:在关于中和反应的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给出所需的药品和仪器,然后让学生自拟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物质的导电性。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安排:(1)学生通过讨论自行设计实验方案。(2)学生设计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3)完成实验。(4)师生交流。这样,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探索、思、研究,虽然用时会长一些,但在操作中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解决实验中出现疑难问题,提高了学生独立实验和学习的能力,增强了探索和创新意识。
二、在实验中加强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为的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究性地主动学习,这是学习过程的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探究式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促使学生产生质疑并主动探索求解,从而将化学学科的各部分知识、技能、技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例如教材中的“电解水试验”,可以这样设计:
1.提出问题: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液体物质,如果给它通电会怎么样呢?
2.提出假设:由于学生对水这一物质非常熟悉,纷纷猜想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猜想一:没有变化。
猜想二:生成其他物质。
在学生提出各种猜的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
具体步骤:、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让学生制订详细的探究计划,就上述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实验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实验一:按照教材中的要求,连接好实验装置,接通直流电源。
现象:正负两极上均出现气泡,负极上产生的气泡的体积大约是负极上气泡体积的二倍。
实验二:检验正负两极所产生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正极产生的气体中,负极产生的气体靠近火焰点火,观察现象。
现象: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3.结论: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从实验所得到的事实可以证明: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且正极为氧气,负极为氢气,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在验证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科学方法和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增强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铁生锈条件时,由于实验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应该在讲课前的10天前布置学生按要求进行试验,将装置放置于教室或是实验室(也可让学生回家自己做),并让学生每天观察铁生锈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这样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趣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精心设计探究性习题,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选择好的探究性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探究性学习会占据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习题只需要利用大脑的思维,利用已有的知识,在大脑里形成探究步骤,在大脑里比较分析各种可能情况的利与弊,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它不仅能很好的锻炼探究性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探究思维品质,学会把握探究过程的脉络,有利于提高在探究活动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化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化学学习中有很多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实验,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将实验知识、实验方法与实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强调思考、鼓励质疑、主动实验、仔细观察、积极思维。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科学思想、创新意识和态度也将会逐渐地形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是具有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我们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人才。没有质疑,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探究和发现,当然也就没有创新和发展。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每位教师的重要职责,为了国家的进步,为了社会的发展,让我们转变思想,探索方法,倾尽全力,共铸辉煌。
参考文献:
[1]黄小燕.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9).
[2]王小波.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科学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