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粮还有哪些可收购的公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
以河南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和华北、东北、华东、西南等地区布局众品产业基地,先后建设15个标准化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产业基地,主导产品包括冷鲜肉和低温肉制品。2007年12月,公司成为中国食品行业首家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公司。市值约30亿元(2013年)。
雏鹰农牧
2010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 被誉为“中国养猪第一股”,主打生态特色,走高端路线。市值54亿元人民币左右(2014年1月)。
雨润集团
雨润控股集团是一家集食品、物流、商业、旅游、房地产、金融和建设等七大产业于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但是规模庞大,股权复杂,不是好的收购对象。
广东温氏集团
2013年,温氏集团上市肉猪突破千万头,居全国第一,员工3万多人。在广东、海南、吉林、内蒙等17个省(市、自治区)都部署了养猪公司。温氏集团已经与上海、广州、番禺、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签订生猪供应协议,成为多个城市的放心肉供应基地,广东省内挂牌的猪肉特约经销点超过300个。
新希望集团
在四川、湖南、河北和山东用全产业链方式养猪,在刘永好带领下,新希望在终端产品上谋求发展。市值255亿元左右(2014年1月)。
中粮的完美猎物
面对世界级新对手,联手才是最佳选择。
本刊记者 卜祥
1月初,中粮集团收购肉食品公司金锣的消息传出,立即引起外界普遍关注。
《财经天下》周刊立即就此事向中粮求证,得到了十分干脆的回复“无此事”。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目前中粮与金锣之间的接触仍在初期阶段,在中粮的尽职调查完成后,才会有所推进。
而另一位业内人士称,实际上金锣正在积极寻求收购者。他透露说,金锣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连奎因身体原因希望退休淡出,但其子热衷金融领域,无意继承父业。
金锣集团的上属企业为大众食品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而在收购传言几个月前, 这家公司已经启动了私有化程序。现在看来,大众食品的退市很可能是为整体出售做准备。
实际上,具备收购实力的买方并不算多。宣布私有化的前一个交易日,大众食品市值为13.4亿新元(约合63.7亿元人民币),因此买家只可能是中粮、康师傅和温氏等业内巨头。
而从双方资产的匹配度来看,中粮的确是最合适的买家。
金锣在肉制品行业内的排名仅次于双汇,与雨润难分伯仲。公开资料显示,金锣集团拥有年屠宰加工生猪2000万头、肉鸡2亿只、年产肉及肉制品300万吨的生产能力。
此外,过去20年间,金锣还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包括200多家销售办事处、18000多家专卖店、9000多家经销商。
这些正是急于在肉食行业有更大作为的中粮集团所看中的。
中粮集团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食品生产商。有“中国摩根”之名的宁高宁执掌中粮集团后,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并购和入股。
中粮的扩张还在继续,而且正在完成从低利润米面油品类向高利润的肉蛋奶的产品升级。
肉食产业也是中粮几年前就开始布局的领域。早在2009年底,中粮集团专门成立肉食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胃口很大,成立伊始就定下用7年时间将销售额翻三番的目标。
目前中粮旗下拥有的肉食品牌包括“家佳康”“富瑞”“万威客”牌冷鲜猪肉及肉制品。这些品牌定位在高端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此外,中粮还在全国建立了59个养殖基地,产能逐渐增加,肉食全产业链初现。但是,完成翻三番的业绩目标,不可能只靠内部自建产能,中粮近年来也一直在寻求收购机会。
而且,作为猪肉产业的后来者,中粮还缺乏屠宰能力和渠道分销、销售能力,这与中粮做全产业链的一贯思路不符,而且也将抑制猪肉产业的变现能力。
在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看来,屠宰和分销能力是中粮急需弥补的短板,“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压缩掉50%的已有屠宰产能,中粮拿不到新建屠宰场审批,只能通过收购获取。”
金锣算得上是完美的收购目标。从地理布局看,金锣在吉林省九台的屠宰基地, 离中粮的松原生猪养猪基地仅200多公里。金锣总部所在的山东,也是中粮肉食重点布局之处。
另外,猪肉产业链条上主要风险集中在养殖环节,饲料价格波动、疫病传播、人工成本攀升等等风险都集中于此。没有上下游协同运作,中粮在承担养猪风险的同时,却享受不到应有的利润。
一个退市待沽,一个急需健全产业链,看起来两家公司擦出火花顺理成章。何况他们共同的对手双汇已经棋先一招, 2013年9月正式完成美国头号猪肉公司史密斯菲尔德收购,将中国肉食行业的竞争拉升到一个新高度。交易完成后,目前肉制品行业的第一阵营只有双汇一家,其品牌表现远远领先于金锣、中粮。
面对这样一个世界级对手,双方联手无疑是上策。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中粮收购金锣只是条件没有谈拢。
中粮的确财大气粗,但过去几年投入太大。自2004年执掌中粮后,宁高宁主导了超过50起以上的并购,中粮集团整体负债率经常高居60%以上。
受控于资金压力,对于中粮来说最现实的收购方式是“蒙牛模式”,也就是联手投资者,以少量自有资金投入成为被收购公司的大股东。2009年,中粮集团联手厚朴基金以港币每股17.6元的价格,投资61 亿港币收购蒙牛公司20%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完成中粮向肉蛋奶转型升级的关键第一步。
现在,宁高宁能否再次运用高超财技促成收购尚未可知。但在分析师看来,最理想的程序是金锣退市后被中粮收购,然后在香港资本市场重新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