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香港六优产业引发争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香港六优产业引发争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讨论,非始自今天,九七亚洲金融风暴后,单靠金融业支撑经济体系的问题已表露无遗。故而,前任特首董建华主政期间,已不断抛出各种建港方案,希望令香港的经济结构更趋多元,但数码港、中药港等概念,行之不得其法,最后被人讥为“地产项目”,徒劳无功,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只能在原地踏步。

六优诞生的背景

最近两三年,香港的经济重拾正轨,市民对经济前景的忧虑一扫而空,经济结构转型的讨论于焉再度搁置。但年前金融危机使香港尝遍金融动荡之苦,香港人终于意识到金融业的高利润、高风险特性,冀拓展多元产业,巩固经济根本,结构转型的讨论就此重回台面。在这背景下,六优产业于焉出炉。

六优产业是特首曾荫权在2009年度施政报告的重点内容,六优是指教育、医疗、创新科技、检测认证、环保及文化创意六项具发展优势的产业。六项产业最初由政府特设的经济机遇委员会提出,然后列入施政报告之内。骤眼观之,就可看到当局希望朝知识型经济发展,拓展产业链最高端的部分。在全球朝高增值产业迈进的大潮下,六优的发展大方向无人质疑,而且六优亦符合香港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向,理应得到市民商界普遍认同。在施政报告内,政府也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扶助六优踏上正轨,例如放宽土地供应,预留土地予医疗及教育项目拓展。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此项政策解决了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对产业起步极为有效。尽管如此,坊间却普遍对六优存有质疑,反应比预期差。

造成这种落差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未明了的产业身份

六优最为专家诟病的是产业性质不够清晰,创新科技及文化创意的定义不明。另一方面,政府又未有将相关产业现时的统计数据公诸于众,市民商界不能就此作出深入探讨,遑论参与其中拓展。

除却产业定义不清外,产业的性质亦有不少争论。资本主义理论的一位奠基者,经济学家熊彼得的《经济发展理论》第一章开宗明义即说,“一件事实绝不会单纯只是或纯粹是经济的;其它的──并且常常是更重要的层面也往往存在”。政府正是忽略了熊彼得的忠告。比如医疗及教育不止是经济政策,同时具有社会性,属福利政策之一。医疗是保障市民基本健康的必要福利,教育则是提升市民知识水平,增加竞争力的政策工具,两者俱属市民的基本权利。政府推动产业发展,虽可引来外资,带来商机,但亦有可能带来更多竞争者,如吸引更多外地流入的学生与本地学生争夺大学学位,令本地学生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引入私人公司,虽能扩大服务数量,亦可能推高服务价格,增加市民负担。如福利政策不作出相应调整,市民自然大力反对。尤其是香港的中产阶级,一方面须缴纳税款,一方面在享受更佳医疗及教育服务时,又得自行付费,加重负担。在推动六优时,政府如未能厘清产业性质,令公众信服产业与福利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拓展六优势必困难重重。

高端城市的盲点

在施政报告中,政府着力推动六优、巩固金融业优势,以第三产业为经济体系主流,足见其希望香港成为一个高端城市,立于产业链上层的愿望。但政府冀令经济结构朝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亦需注意此举可能加剧社会的分化。六优就是最佳脚注。当政府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产业发展时,易令利益分配倾斜,加剧本地贫富悬殊。一方面令外地具经济实力的消费者流入本地市场,一方面因用者自付的原则,排斥本地缺乏经济实力的低下阶层享受福利服务,尤其是教育方面的影响更为令人担忧,如切断低下阶层向上流动的管道,更易衍生各类社会问题,形成不稳定的社会状态。

经典之成为经典,在于其历久弥新。熊彼得的话仍未过时,这就是经典可贵之处,亦是其可悲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