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城柳市 3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城柳市 3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作为浙江省小城市培育27个试点镇之一,通过近3年的系统工作,城市框架拉开、经济实力增强、服务能力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在新型城镇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但是要素制约、管理权限下放、产业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柳市镇应着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城市形态。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市培育经济发展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自党的十召开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家战略。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应该至少包括“人”在三方面的转化:一是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的转化;二是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的转化;三是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作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之一,近年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一、基本情况

柳市,五代时期以柳树下形成的集市而得名,于北宋正式建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后,柳市以家庭作坊式的电器生产为起点,较早地实行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形成了民营经济为主体,股份合作制为特点、商品市场为依托的经济格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新路子,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现柳市全镇区域面积92平方公里,辖10个农村社区,158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共有户籍人口21.6万,外来人员约24万。2012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71.2亿元;财政总收入28.05亿元。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和进展

2011年开始,浙江省对包括柳市镇在内27个试点镇开展为期3年的第一轮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小城市培育以“加快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为着力点,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培育一批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功能完备、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社会和谐的小城市,构筑集聚能力强、带动效应好、体制机制活、管理水平高的城市化发展新平台”为目标。其虽是在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之前就开始施行,但实际工作思路和举措都很好地契合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本质要求。

以柳市镇为例,在近三年来的小城市培育工作中,柳市镇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推进人口职业转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扩大建成区人口覆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服务均等化。”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通过近三年的培育试点工作,柳市镇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小城市培育核心指标完成较好

浙江省第一轮小城市行动计划按照八个方面,即投资总量与建设用地、城市规模、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市政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体制创新,提出了57项细化指标,柳市镇基本完成,其中包括GDP、投资、财政收入等在内的十大核心指标全面完成。

小城市培育三年(2011—2013年)行动计划十大核心指标完成情况

(二)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2011年,柳市实现了行政区划的优化调整,原象阳、七里、黄华三镇纳入柳市行政辖区范围,镇域面积从49.8平方公里扩展到92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26.3平方公里的柳白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建成区面积从12.8平方公里扩大到23.2平方公里。随着柳江路的全线贯通,溪桥路、柳青南路延伸工程的大力推进,“八纵八横”路网框架初步形成。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建成区户籍人口从5万增至11.8万,建成区常住人口集聚率由50%提升到54.8%。

(三)经济实力稳步发展

三年培育工作推进以来,柳市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发展。三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80亿元,全镇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135亿元,增长到2013年预计的183.1亿元,年均增长10.7%;财政收入从2010年的19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预计29.69亿元,年均增长16%。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37.8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预计64.2亿元。农业人口进一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从2010年的92%增长发到2013年的94.3%。

(四)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以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为抓手的城市管理建设全面突破,客运中心、垃圾焚烧发电厂、乐清市武警消防中队、消防管理站等一批公共设施相继落成使用,文化中心、市三医迁扩建等工程加紧实施,公共服务的硬件基础不断得到夯实。同时,深化行政服务、审批和综合执法的改革,目前镇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执法中队、项目审批中心等平台已具备238项审批执法职能,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一支懂专业、会管理、有觉悟的干部人才队伍,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完成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全镇还重新调整设置了12个城乡社区,每个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社会管理中心、文体服务中心等“五大服务中心”,基础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全镇158个村。

(五)城市形象逐步改善

结合全省“三旧改造[ 旧村、旧城、旧厂改造。]”、“四边三化[ 公路边、铁路边、山边、河边的洁化、绿化、美化。]”等工作着力改善城市形象,柳市两年多来拆除违章建筑168万平方米、违章广告近10万平方米,完成各类绿化4400多亩。同时以街景综合改造为突破口推进旧城改造,实施完成多条主要道路商铺业态、建筑立面、标志管线、休闲设施、道路绿化、灯光夜景等的综合改造,城镇公园绿化、河道整治等项目有序推进,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三、存在问题和内在原因

柳市镇的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一)要素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土地要素制约已成为柳市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优秀企业外迁、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难以再上台阶以及公共基础设施落地难,都与此密切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交通道路等用地量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由于没有专门政策支持,占用了本已十分紧张的指标份额;二是虽然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要求县市政府每年都给予试点镇一定数量的土地指标,但通常难以足额执行到位;三是旧城、旧村改造拆迁征地由于缺乏切实有效的政策推进机制,阻碍土地的及时到位。

(二)管理下放职能尚不到位

提高镇级公共管理水平,必然涉及市级部门的管理职能下放。此项工作柳市开展得较为滞后,从现在的运行情况看,一是放权形式没有真正到位。以项目审批服务中心为例,事权下放以各市级职能部门内部调整放权方式为主,审批责任单位仍是相关职能部门,柳市镇对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协调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并没有实际性地增强柳市镇党委、政府统筹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审批的能力。二是放权范围与内容不合理。以综合执法中队为例,部分职能部门在这次行政执法放权中存在甩包袱现象,一些是不好管、管不好、不想管的,还有一些是与城市日常管理无关或技术力量要求很高的,造成镇综合执法中队难以承接。三是一些部门在人员力量抽调上不够重视。在综合执法中队人员抽调时部分部门没有按要求抽调业务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的精干力量,对工作客观上造成了影响。

(三)产业发展能级尚不匹配

柳市一直是经济强镇,但从近年来发展情况看,一是工业发展始终难上新台阶。电器制造业受到房地产调控、外需市场萎缩、金融形势,以及用地制约影响,普遍存在资金紧张、融资难、生产成本上涨等问题,大部分企业难以实现升级发展,“低、小、散”仍是普遍现象。而原来已有初步规模的造船业几乎全军覆没,也没能丰富柳市的工业行业结构,使柳市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电器业的提升。然而,除了德力西、人民等大型企业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发展外,整体产业技术水平仍处于低端状态。二是服务业发展还没有足够的阵地。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依托金融街、大型商场、城市综合体、物流展销中心等规模化、大型化、高端化的项目,而柳市目前虽规划了一些项目旧因城改造难以推进、新增用地难以落实等影响,推进缓慢,造成服务业提升壮大难度较大。三是企业梯队发展没有足够助力。金融危机对柳市企业群体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一些老牌企业遇到问题的同时,部分业务规模小而精、财务状况稳而健的中小企业实际上迎来了较大机遇。但目前金融、土地等要素很多滞留在那些失去活力所谓大企业手中,这批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难以得到足够扶持。

(四)公共服务能力尚不适应

公共服务能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支撑要素。从近三年来柳市公共服务能力发展情况看,规模、品质和效率等方面仍然差距明显。一是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带来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规模的翻倍扩大,公共服务能力规模尚严重不足;二是面对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服务品质和公共服务共享水平等也存在较大距离;三是由于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应用等的滞后,服务效率离智慧城市建设取向,以及柳市未来向现代化国际电器名城发展要求,落差明显。

四、下一阶段的工作要点

第一轮小城市培育试点完成以后,2014年起浙江省将继续进行新一轮的培育,柳市要将新型城镇化推向深入,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

一是保持柳市的传统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工业电气产业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产业集群,积极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浙江省工业电气产业集群示范区”,力争到2016年,全镇工业产值要达到800亿元以上。二是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要发挥柳市民间资本充足的优势和政府投资的主导和杠杆作用,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三年完成投资额258亿元,企业和社会投资占比要在90%以上。三是深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提升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力争到2016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8%,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93.8%。突出大型商贸市场的集聚带动作用,加大城市综合体、农贸市场建设布点力度;建设新型贸易渠道,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目标年销售额20亿元。

(二)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能力。加快行政服务中心基建项目审批建设。集中更多部门,开设更多服务窗口,确保审批事项集中率超过90%。实现柳市镇项目审批中心从便民服务向真正下放审批权的跨越。二是提升综合执法管理能力。启动智慧柳市建设,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来整合管理资源,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整合化综合管理与监督,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投诉,使城管的职能从粗放的“城市管理”提升为高效的“城市管家”。三是提升公共设施覆盖水平。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别是强化文化、教育、卫生等建设。柳市职业技术中学、三医、文化中心等重点工程要抓紧进度。村级文化礼堂建设要进一步铺开,争取三分之二以上的行政村建有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四是提升要素保障支持能力。挖掘“转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等土地资源,承接好全国低效土地利用试点,全面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结合温州市金融改革,力争提升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能力。

(三)进一步优化城市形态

一是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编制柳市空间战略规划、柳市新区控规、柳白新城控规,以及地下综合管线、综合交通等规划,科学规划定位,拓展城市空间,优化用地结构,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引领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完善“八纵八横”的路网建设,形成柳市交通发展的新格局,推进柳市的区域通达能力与交通辐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探索建设一个绿色、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支撑柳市的交通以及功能发展的需求。加大城市综合管线建设,污水管网要基本覆盖全镇158个村,要完成全镇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做好新建天然气供应点建设与管道铺设工作。三是不断改善环境品质。进一步铺开街景改造,结合各街道自身实际再打造一批现代、有序、美观、整洁的示范街道。继续加大绿化力度,完善中心加社区的公园体系建设,2016年前要建好50个社区公园。提高沿河沿路绿量,形成覆盖全柳市的一张绿网,2016年确保实现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大力整治河网,到2016年要完成全镇主要河道的清淤和河岸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