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淋证方剂组方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淋证方剂进行显性经验分析及隐性规律挖掘,可以确定淋证用药模式和用药规则,并获取新方剂。显性经验分析得到治疗淋证使用频次50以上的药物22味,其中以清热利水通淋药为最多,其次是清热凉血和益气养阴药,另外,行气活血、化痰解毒药也较常使用;出现频次35以上的药对34个,3味药物组合5个。充分反映了淋证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隐性规律挖掘得到13个新处方,这些新处方所主证候较多,符合淋证证型复杂的临床实际。这为淋证新药研发提供了有益线索。
[关键词]淋证;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组方规律;中医方剂大辞典
淋证是以小便频、急、涩、痛为特点的病证[1],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前列腺炎、膀胱炎、泌尿系结核等疾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证。目前临床尚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的总结带来了许多不便。我国历代中医药文献中记载了大量淋证治方,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挖掘并总结其用药规律、组方特点,不仅可以为淋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而且可为淋证病机的认识提供重要数据信息。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开发的集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等为一体[2]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可根据方剂数据集发现用药规律,确定用药模式和用药规则,采用聚类算法获取新方剂[3],为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及新药处方发现等提供了便捷快速的统计分析工具[4]。本文运用该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淋证的方剂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处方筛选及录入
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筛选“主治”项中明确记载治疗淋证的方剂,剔除其中组成重复的方剂,得到673首,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该系统软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杨洪军研究员提供。
1.2 数据分析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功能,进行组方规律分析。首先在“中医疾病”项中输入“淋”,提取出治疗淋证的全部方剂;其次进行药物使用的频次统计,将所有方剂中每味药物的出现频次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再次进行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将支持度个数设为35(支持度个数表示至少在35首方剂中出现,支持度为5.2%,即某2味药物A和B同时出现的概率),置信度设为0.6(表示A药物出现时B药物出现的概率,本参数越接近1,A出现后B出现的几率越高),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并进行“规则分析”,即分析所得组合的规则;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核心算法包括改进的互信息法[5]、复杂系统熵聚类[6])进行新方分析,选择合适的相关系数(衡量强相关和弱相关,本文为8)和惩罚系数(指改进互信息用的惩罚因子,本文为5),然后点击“提取组合”按钮,发现新组方(核心算法是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7])。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淋证的673首方剂包含442味中药,进行频次统计得到治疗淋证使用频次在50以上的药物有22味,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治疗淋证使用频次高的药物以利水通淋药为多,其中主要是清热利水通淋之品,表明热淋为淋证的主要类型,临床较常见,反映了湿热结聚膀胱为淋证的主要病因病机。从表1还看出,清热凉血药的使用频次也较高,表明血淋临床也常见。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说:“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可见热淋可以发展成血淋。另外,使用频次较高的还有益气养阴药,提示淋证之邪易伤气、阴,常致气虚阴亏之证。
2.2 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组方规律分析
根据本文所筛选的治淋方剂数量和药味数,结合经验判断以及不同参数提取数据预读,以支持度个数35从组方中提取出34个常用药对,5个3味药物的核心组合,见表2。
从表2看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以清热利水通淋药为主,这与常用药物的统计结果一致。并体现出阴虚者配伍清热养阴药、血热者配伍清热凉血药、湿热较盛者配伍清热燥湿药的配伍特点。
2.3 基于熵方法的新方分析
根据所得治疗淋证方剂数目,并结合经验判断和不同参数提出数据的判读,选择相关系数为8,惩罚系数为5,进行熵方法聚类分析。
2.3.1 基于熵方法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 按照上述相关系数和惩罚系数的约束,基于熵方法聚类,挖掘出可能为隐性规律的3~5味药的核心组合63组,见表3~4。该分析结果不仅体现了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而得到的组方规律,而且发现活血行气药的使用较为常见,提示气滞血瘀在淋证病机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对淋证与气血运行阻滞有关已有阐述,刘河间云:“淋,小便涩痛也,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热客于肾部,干于足厥阴之经,廷孔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而神无所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在治则上朱丹溪提出“流行滞气”(《丹溪心法・淋》),尤在泾认为“其膏沙石淋,必须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方可”(《金匮翼・诸淋》)。关于淋证病机张景岳指出与“积蕴热毒”有关(《景岳全书・杂证谟・淋浊》),这在隐性规律核心组合中泻热解毒药的使用相吻合。
2.3.2 基于熵方法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 在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用于新方聚类的组合后,进一步组合得到13个新处方,见表5。
运用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的新处方所主证候较多,有气血阴阳之异、虚实寒热之别。其中1号方和11号方主要由清热利水通淋药组成,热淋、血淋及石淋之实证可选用之;13号方重在养血滋阴,用于膏淋、劳淋之虚证较为合拍;10号方重在温补,肾阳虚者可用;4号方能行滞气,2号方能活血,7号方功可解毒,临床可辨证使用;8号方则能安神,劳淋之心劳常伴见心神不宁之症,使用此方可谓对证。
3 讨论
淋证为临床常见的肾系病证之一,自《内经》首载淋之名称后,历代医家对其症状表现、证型分类、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作了深入研究和总结,积累了丰富经验,创制了大量有效方剂,为大家今天研究、开发治淋新法新药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的临床资料。
《中医方剂大辞典》系统整理了我国上自秦、汉,下迄现代(1966年)具名方剂[8],对其中治淋方剂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可以挖掘中医古今治疗淋证的用药经验。“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一方面采用规则分析,可实现以频次为核心的显性经验分析,利用该软件分析得到治淋方剂中各味中药的使用频次,利用集成于系统中的apriori算法,选取合适的支持度,可提取出治疗淋证2~5味的常用药物组合。借此不仅可以了解治疗淋证的常用药物及其配伍特点,而且可以把握淋证的常见证候及辨证治疗规律。另一方面“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中“新方分析”模块集成的熵方法,可提取低频次高相关的药物组合,实现对组方中隐性规律的发现,包括隐性药对、隐性核心组合药物之间关联性的定量描述、核心药物组合演化与提取、新处方发现等[2]。分析这类结果,笔者不仅可能得到对淋证病机的新认识,而且通过新方设计,可为淋证新药研发提供有益线索。
本文运用以上分析方法,发现古今临床治疗淋证使用频次最多的中药是清热利水之品,该结果说明热淋为临床常见证型。从清热凉血药的高频次使用看,淋证患者中血淋的发病率很高。另外,益气养阴药的使用频次也较高,说明淋证患者气阴易耗,正虚邪实病机多见。
从熵方法聚类挖掘出的可能为隐性规律的3~5味药的核心组合看,活血行气、化痰解毒药的使用也不容忽视,应当根据临床实际并结合不同淋证分型的病机特点加以合理运用。
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13个新处方,以方测证,这些新处方所主证候有虚实寒热之别、气血阴阳之异,与临床实际相吻合。这为新药研发提出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颜平.淋证的命名体系及分类模式[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5):25.
[2] 李健,卢朋,唐士欢,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24(2):254.
[3] 卢朋,李健,唐仕欢,等.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1.
[4] 唐仕欢,卢朋,李健,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哮病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中医杂志,2012,53(14):1230.
[5] 杨洪军,赵亚丽,唐仕欢,等.基于熵方法分析中风病方剂中药物之间的关联度[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9):706.
[6] 唐仕欢,陈建新,杨洪军,等.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的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11(2):1294.
[7] Yang Hongjun,Chen Jianxin,Tang Shihuan,et al.New drug R&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ole of data mining approaches[J].J Biological Sys,2009, 17(3):1294.
[8] 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 第1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Analysis on composition principles of prescriptions for stranguria
in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SUN Jing-chang*, WANG Miao-miao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 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to analyze the dominant experience and recessive principles of the prescriptions for stranguria in the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DCMP), we aim to define the medication pattern and rule and to acquire new prescriptions. In dominant experience analysis, we were able to find 22 drugs used over 50 times, including drugs of clearing heat, diuresis and relieving stranguria which are the most used and drugs of clearing heat, cooling blood, benefiting Qi and nourishing Yin. In addition, drugs of activating Qi and Xue, eliminating phlegm and removing toxic are often used, including 34 herb pairs and 5 combinations of three-taste drugs are used more than 35 times. These results fully reflect the composition principles and compatibility characteristic of prescriptions for treating stranguria in DCMP. Thirteen new prescriptions by way of recessive principle excavating were acquired. These new prescriptions might be suitable to clinical treatments of variable syndrom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useful clue to research and produce new drugs.
[Key words] stranguri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composition principle of prescription;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doi:10.4268/cjcmm20140634